热带鱼在饲养过程中,难免也会患上各种疾病。引起热带鱼得病的原因很多,如购回病鱼相互传染、鱼体损伤、水质变坏、鱼饵不洁、喂饲不当、水温过低或骤变等。本文针对目前临床用药过程中对孔雀石绿、硝酸亚汞、敌百虫、氯霉素、呋喃唑酮、呋喃西林等药的禁用,就热带鱼常见病的防治提出以下方案。 治疗:如病情尚轻,可用300W紫外线灯每天照射鱼缸20min,连续一周即可治愈;用5%的食盐水浸洗病鱼,每天2次,每次10min,连续一周即可治愈;五倍子按2~4g/立方米的用量,捣碎,以开水浸泡,每日让病鱼药浴1~2h。 2 烂鳃病 由粘球菌引起,患病后除病鱼的通常症状外,可见头部变成黑色,鳃上附有一层粘液和污物,以后内外叶鳃丝先后腐烂,由红变白,甚至鳃盖也腐烂,最后死亡。 3 赤皮病 病原体是萤光极毛杆菌,得病后鱼体表面发炎出血,鳞片脱落,鱼鳃充血,鳍条腐烂,严重时鳃盖表皮也会腐烂脱落,若不及早治疗,一周左右就会死亡。 4 竖鳞病 由极毛杆菌引起。此病传染性很强,但强壮而无损伤的鱼,一般不会染上此病。得病后部分或全身鳞片竖起向外张开,并伴有烂鳃、鳍条甚至基部出血等,常会造成成批死亡。 5 棉口病 由柱状软骨球菌引起,因病鱼的口部周围长出一种棉花状的菌丝,故而得名。 6 白点病 由多子小瓜虫侵入鱼体而引起,传染性很强。四季都可发病,但以秋冬多见。病鱼身上和鳍上会出现一个个白色小点,病鱼因痒常在石块、花盆、缸底侧身摩擦,如不及时治疗,会迅速传染给其他鱼,造成大批死亡。 7 感冒 水温在短时间内的变化超过4℃时,热带鱼会感冒,表现为食欲减退;游动缓慢,失去原有的色彩和光泽,严重时也会死亡。 8 气泡病 由于水中溶解气体过多而引起,主要危害幼鱼,尾鳍吸附许多小气泡,影响鱼游泳及平衡。治疗:发现病鱼立即移入清水中饲养一段时间即可恢复正常;用车前草10g/立方米水体、生石膏10g/立方米水体加水磨成浆液,遍洒于水体中,可防治气泡病。 9 鱼波豆虫病 病鱼早期无明显症状,当病情严重时,病鱼离群独游,食欲减退,游动缓慢。病鱼皮肤上呈现一层乳白色或蓝色的黏液,使鱼体失去原有的光泽。 10 指环虫病 寄生于鱼的体表和鳃丝上,破坏鳃丝和体表上皮细胞,刺激鱼体分泌大量粘液,病鱼鳃瓣浮肿,灰白色。 治疗:用20mg/L浓度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洗鱼体,25℃以上时,浸洗10~15min。 11 烂鳍病 鱼鳍破损变色无光泽,伤口分泌黏液,腐烂处有异物,透明的鳍叶发白,并逐渐扩大由鳍边缘开始脱落,渐迫近鱼身;严重时鱼鳍残缺呈扫帚状或不能舒展,常导致鱼死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