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元青小语》(《丹道薪传》校稿摘录)

 大山860 2015-06-17
的心灵进化和提高是从事物的变化中而来的,是通过事物的成败总结出的经验,道中产生的一切物象,是帮助生灵进化的种种条件。道中所产生的万物之间的关系都是有规律性的。虽然有矛盾和对立的存在,但,是促进更完善、完美发展的条件。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着对立的关系。这说明了万物本是整体性的道理。你、我、他合起来才是群体。善与恶合起来是互补的条件;美与丑是对立而出现的结果;有与无之间的关系促使相互推进;难与易促使相互转化;长与短互补而用;高与下相互必须依存;声和音内外统一;前和后互相推进和发展。这些自然的对立条件反而是全面发展中的一种需要,去掉了这一面,那一面也就不完美了。美是建立在丑的基础上的;善是建立在恶的基础上的;高是建立在下的基础之上的;后是建立在前的基础之上的;声是建立在音的基础之上的;长是建立在短的基础之上的;有是建立在无的基础之上的。这些相互对立又统一的“矛盾”,究竟能说明谁好谁不好呢?月有圆缺之日,事有成败之时,是因为万物都离不开对立的一面。万物的参差不齐说明了这个道理。万事万物中的矛盾与统一是自然而然的分配现象。也说明了宇宙中的协调性必须依靠对立和统一去完善。圣人是经过清净后的养身修心得到的开悟。从生活和万物的规律中总结了道的原理。以道为楷式来修炼自心,以道为模式来施化自己的行为,以自然的心态去总认识事物,以无为的精神去对待事物,以无言的方式去点化众人的觉悟。万物在道的规律中自然而然地去生存,自然而然地去分配,自然而然地进化。道对万物的生长不加以干涉,不索取回报。而万物以自然繁衍来回报于道。人为何做不到呢?由于后天时辰的影响使得人的主观性加强,而自然性退化。圣人发现了这个规律,以无言的方式作为示范,以道作为楷模来对众人进行奉献,以此将众人引向自然。圣人以道作为反朴的条件,以众人的成就来检验自己的成绩,不以奉献求得回报。而是以继续奉献作功德。老子认为,以道来建业的人,是没有休息的终点。生命不息,不能到休息的终点中去。世人以“功成”为终点,而圣人以道的归宿为终点。圣人的精神随道而存在。即使有了优厚的享受条件,仍然心在道的事业中,而不在物质环境之中。圣人以“弗居”作为退化道心的一种阻力条件。“是以不去”,来要求自己对道的认识和提高,必须以道的精神来伴随着自己的生命,这样下去永远没有休息的终点站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