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病毒的传播规律是等温传播

 昵称8018013 2015-06-17

病毒的传播规律是等温传播原创

级别:中尉等级10等级10等级10等级10积分:6331

  ——科学预防新型病毒性传染病之三

一、在同样环境下为什么有的人被感染,有的人平安无事?

古今中外的任何一次传染病流行都存在有些人感染了,有些人平安无事,这是为什么呢?现在99.9%的人都说是免疫力不同。这种解释好像十全十美,是标准答案。但本人认为这种解释不全面,不准确。仅举两例说明之。

1、成年人和儿童相比公认儿童的免疫力低,但2003年非典时期,同样的环境下儿童的发病率极低这是为什么?

2、同样环境下H5N1禽流感病毒的患者为什么大多是是儿童?

二、病毒在人类中的传播是同性相吸

世界上的生物在同一个种类之中是异性相吸,这里的性是指性别的性。世界上的生物在不同种类之间是同性相吸,这里的性是寒热温凉属性的性。寒性的病毒喜欢寒性的人,热性病毒喜欢热性的人。这是为什么呢?这是病毒的本能,任何病毒都有自己特定最适合的温度,任何病毒都喜欢找到有最适合自己体温的人,因此病毒的扩散就存在同性相吸的现象。

三、病毒的传播是等温传播

寒性和热性是两个大概念,研究病毒扩散规律还要细化,因此提出病毒是等温传播的基本理论。病毒是对温度非常敏感的,环境或受体即使有0.1℃温度的变化,病毒也会有明显的反应。

病毒的传播只能是等温传播,所谓等温传播就是任何病毒都有它本身特有的最佳温度,在这个温度下,病毒可以快速成长,快速复制。如果病毒的受体也是这个温度,那么它就可以很快进入受体,并在受体内快速复制。如果病毒的最佳温度与受体的温度差异大,病毒在受体内或者死亡或者不能正常成长,正常复制而被排除体外。

能使低温动物感染发病的病毒,如果进入高温动物,高温动物也不会有反应。原因是高温动物的体温数值超过了病毒的动物体内临界死亡温度,病毒进入高温动物后,就被高温动物的体温杀死了。

例如2003年中国流行SARS的时候,全世界的科学家为了找到SARS病毒的宿主,地毯式搜索了广东的所有动物,只查到果子狸等几类动物体内有SARS病毒的抗体,但查不到因感染SARS病毒而发病的动物,想找到能试验SARS病毒的试验动物也找不到,其根本原因就是SARS病毒在动物体内的临界死亡温度是36.9℃,而查到的所有动物的体温都高于这个温度。因此这些动物不会感染SARS病毒,即使感染了也不会发病。甚至人为大量注射SARS病毒,想使之人为感染、发病,这些动物也只有轻微反应,不会死亡,其根本原因就是SARS病毒进入这些体温高的动物体内会被很快杀死。全世界的很多科学家为此而残害了许多珍稀动物。

能使高温动物感染发病的病毒,如果进入人体,比如H5N1禽流感病毒进入人体,因为H5N1最佳存活温度是41.5~42℃,人体的温度远远低于这个温度,所以成年人即使感染了H5N1病毒,也不会发病,只有极少数人因正在发热的同时又感染了H5N1禽流感病毒,才会发病。

一种病毒面临多个不同体温的生物体,最容易被感染发病的生物体就是与那种病毒最佳存活温度一致,或非常接近的生物体。

病毒和人之间的联系有一条最基本的原则,这就是等温传播原则,称为病毒传播定律。任何病毒也不会违背这条定律。看似简单,但应用起来并不容易。违背了它,就会劳民伤财,人流感病毒的生长温度、疯狂温度都在人的体温范围内,和人类在同层,因此经常见面,经常交流,经常发生。

SARS病毒的生长温度、疯狂温度都在人的体温范围的低端,因此在天时地利适合的特殊条件下,会和人类中体温偏低的人密切接触,但时间不会很长,少则几天,几十天,多则三个月四个月。

MERS病毒的生长温度、疯狂温度都在人的体温范围之外,因此在正常情况下正常的人即使感染了正常剂量的MERS病毒,患者也不会发病,这就是世界卫生组织宣布存在感染MERS病毒而不发病的人的原因。

在天时地利适合的特殊条件下,MERS病毒会和人类中体温最低的人密切接触,并且发病,这是极少数。但如果感染的病毒剂量大,又在误诊误治的情况下,促使病毒在患者体内急速发展而成为超级传播者,卫生部门又对超级传播者缺乏认识和防范,就造成了韩国现在的结果。但这种结果每次时间不会很长,少则几天,几十天,多则三个月四个月。由于隔离措施的到位和管理的适当,以及天气的变化,韩国的mers流行很快会结束的。这就是MERS患者为什么绝大多数都是老年人的根本原因。

因此同样环境下,有人感染了不单纯是免疫力低下,也可能是你的体温恰恰是病毒喜欢的。在MRES和SARS面前,体温偏高的人就是优势,他们的发病率就明显低于其他人群。但是在禽流感、甲型H1N1面前,体温偏高又变成劣势,成为禽流感和H1N1的受害者。

因此要全面了解病毒的寒热属性和人体的寒热属性,在预防和治疗上合理安排妥善处理,就能提高预防效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