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厚金小语

 大山860 2015-06-17

厚金小语——《丹道传薪·厚金卷》摘录,请关注本书,共三卷

1、一意不散精心采,文武妙取实中真。此诀是讲外药采取的法则,慧修性命法对外药的采取,特别是对此类清纯外药之采炼,根据“开口神气散,意动常伤真”的原则,是以元神为主、识神为辅的方法,不采而采,暗示为主,神动则意随为法则,一意不散是指心意不可散漫无归,而要高度重视阳物勃起这一微妙现象,暗示元神采取,心意默观炉火片刻,待阳物将软未倒之际,存想整个外阴俱化为紫气一团,随着深吸气,收归腹中炉火之上,烹化为氤氲之炁归入炁穴之中。一般如此采吸13次外药即被收回,仍按丹田返照法静坐,等候第二次阳物举起,再按此法采炼。

2、金筒吹嘘采取法,此法就是调息求真法的变通运用。适用于第一种外药频生、频采、阳物愈来愈坚挺时,以及第二类、第三类外药产发时。此法在采外药时,同上法,根据阳物的软硬区别火候的老嫩,坚挺时为嫩,疲软时为老,不嫩不老时采取最佳。外药嫩时,默照阴跷炉火,存想黄金吹火筒。火候一到,存想外阴化炁,随着吸气收归腹中筒口之下端,进入筒内,意在吸入而不在呼。如此行持69次阳物必缩,而外药全收入筒中。再接行吹嘘之功,意在吸而不在呼,吸气时筒内外药之炁下降于火中,呼时火焰燔然,如此行持约三十六次,炼尽阴滓,再接行丹田返照功法。

2、

3、   第三种采药法,俗称还精补脑法。此法只适用于第一类清纯之外药,而不适宜第二类、第三类浊性外药。还精补脑法,当外药生发后,选准火候,存想外阴内紫气随吸气而动,经会阴、尾闾、命门、夹脊上升入泥丹,闭息片刻,随呼气一起,此炁循任脉而下,复归炉焰之上。如此行持七至九次,至外阴阳举消失为度,再接行丹田返照法以文火烹炼即可。有为采外药之法,须知采取时呼吸特点。一般说来,吸则有心,呼出无意,心力提起,目光射定,一丝不挂,万缘皆空,如猫捕鼠,抓住时机,采归炉内,再根据药质决定用文火或武火烹炼。外药生发是内药生发的基础,特别是第一类外药,他是内药不久将出现的讯号。古人修真,当在修持丹田返照法入静,静中生动,静坐中外药自产后,就正式入室下功,持续修持百日。采外药乃命功修证的重要阶段,是内药生成的重要基础。一旦静坐中出现外药生成,即应创造条件,延长静坐时间和每日修持次数。静中生动,动中采药,复于静中求动,动中采药。这样采入炼之,炼后又复采之,再又采入炼之,循环不已,则越静越生,越采越旺。自古仙佛下手,可以说就是寻找和把握此根苗。这种外药自生,万不可当而错过,这是造化之源,修证命功之基。这一阶段,要求战胜睡魔,谨防药物化作后天在梦寐中走失而拖延时日。日保夜防,常清常静,常生常采,常聚常炼。修持十四至二十一日左右,内药则相伴而生,采外药过程即基本完成。

4、慧修性命者的外药返归法,应重慧、重无为。在此前提下,掌握外药的采取火候老嫩这一关键即可。武火烹炼过程不宜过久,“物倒武火止,无为化阴精”。注意在无为状态下观察元神的做功和空间恩师的加持、调整。以执中态度寂照静现,自然生妙。慧修性命,在功法的修持至此步法以后,诸法之中,玄境形形色色、变化万千、目不暇接,笔难尽述。如何对待这一阶段修持中的玄境变化呢?吾有一个原则,一句忠告。这就是“不取于相,如如不动”的原则,和“对境无心”的忠告。前人曾有诗云:“对境无心是大还”。此乃高度概括修炼大还丹的原则与修证方法。性命双修必有玄境出现,此乃必然规律。难就难在“无心”二字。“无心”两字意味深长,“无心”是检验筑基炼己是否合格的尺度。“无心”是安全通过命功修证全过程的保证。如未修持到“无心”境地,切勿问鼎大还丹,最高层次也只能采小药,否则危险重重。“无心”境地之达成,乃是基于德志行信的修持,德性、佛性的觉悟。炼己未纯者,应以勤补拙,早日觉悟。修持以下各法,切勿忘此原则和忠告!

5、前辈云:“佛家离宫修定,道家水府求玄。”这是指佛道世间法而言,由于承传等各方面之因素,而将上乘性命双修法割裂分离,各执一端而争论不休。其实,有性便应有命,性命是一对阴阳。此阴阳互根;有命则应有性,性命本不可分。性无命则不立,命无性则不存。性命本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执其一端即是偏执,画地为牢,自我封闭。佛道本圆融,道释无二致。神气虽有二用,性命则当双修。刘海蟾云:“真个佛法便是道,一个孩儿两个抱。”清和翁云:“性命双修教外传,其中玄妙妙而玄。”《性命圭旨》云:“权而言之则二,实而言之则一,神气因非二物,性命则当双修。而双修之旨,久失其传,以至玄禅二门,互争高下。”性命双修之旨果真失传乎?非也!大法绝不会失传,双修之旨全在于仙传,而非人力可以全传。离开仙师之传度,双修即是浮沫流云。双修之旨代有传人,只是稀之又稀,少之又少,历史上凡有成就者,无一不是由性命双修之阶登堂入室而大成。双修之旨,全隐藏于古代许多著名丹经典藉之中,惜乎求真者大多不能执两用中,反而偏执偏悟,不能体用兼全地破诀而已。慧修性命,即是双修之旨,即是佛道双修。三教一理同源,是无门无派最上一乘修证大法。正所谓:“跳出派墙,佛道同光;蹬井观法,世俗迷茫。”

6、凡重德志向宏大者,既往不咎,“无心为恶不为过,有心积善不为德”,只要改过向善,修德性,修心性,修佛性,修道心,都有得度之机缘和福分,重在今生之修持,能托生于人身、得闻大法就是极佳的福缘。世人盲修瞎炼,不达真诠,难明至理。丹经万卷,如入海数沙,永难实证。若重德志行信,宿有福慧而志心不改,必遇真师、仙师,将天机妙用、阴阳至理,逐一诀破,妙眼天开,则如同夜行得烛,贫中得宝,囚中得赦,死而复生。能得法诀,胜于万两金银,金银易尽,而妙法无穷。修证得道,虽三朝帝位不易,九世状元不换也,岂不快哉!悲哀者,执迷不悟,醉生梦死,以幻为真,以假为实,闻法而不修,得诀而不炼。志浅德不修,无常上心头,大难一旦至,一切付东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