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城庆2500周年·历代名人(甲篇)③】——张纮:“谋”动三国

 青梅煮茶 2015-06-18

?

张纮:“谋”动三国

张纮(153- 212)

  字子纲,东汉后期广陵郡江都人,三国时期著名的谋略家、文学家、书法家。
  张纮早年在洛阳求学,钻研《易》《尚书》《韩诗》《礼记》《左氏春秋》等典籍。回到本郡后,被推举为茂才。
  东汉后期,皇室衰微,宦官外戚轮流专权,人祸天灾,激起黄巾起义。各路诸侯在镇压黄巾军的过程中,扩充实力,谋夺东汉政权。张纮虽已名声远播,但严守儒家道统,《三国志》中记载:“大将军何进、太尉朱俊、司空荀爽三府辟为掾,皆称疾不就。”
谋略出众
为孙吴政权定国策
  孙策的父亲孙坚,投靠在袁术帐下。汉献帝初平三年(192),孙坚为袁术先锋,与刘表争夺荆州,被刘表部将暗箭射杀。当时只有17 岁的孙策把父亲棺柩运回江南,葬在曲阿(今丹阳)。来到江都,寻访声名远扬的张纮,求问日后大计。
  《三国志·孙策传》记载,孙策最初只是想回到袁术帐下,统领父亲旧部,再到丹阳(安徽宣城)舅舅那里去召集流散的兵士,辅佐汉室,为父报仇。然后在吴郡(江苏吴县)、会稽(浙江绍兴)一带,做朝廷的外藩。
  张纮坦言:当年西周王道陵迟,齐桓公、晋文公才能应运而起;王室一旦安宁,诸侯就只能贡奉周朝,尽臣子的职分了。您继承父辈威烈,骁勇善战,假如真能栖身丹阳,召集吴郡、会稽兵马,那么,荆、扬二州自可扫平,报仇雪耻也指日可待。那时您凭倚长江,奋发威德,扫除群雄,匡辅汉室,所建的功业,绝不会下于齐桓、晋文,定会流芳千古,岂止作一个外藩呢?
  孙策听后豁然开朗,顿觉前途一片光明,说道:“一与君同符合契,有永固之分。”从此,张纮成为孙策政权的重要谋士之一。后来的历史发展证明,这个战略决策对以后孙吴政权的发展壮大起了关键性的作用。后世研究者也对张纮决策予以高度评价,认为张纮实际上是为孙氏制定了发展计划,明确了孙吴政权的发展方向,或者叫做制定了国策,可与《隆中对》媲美。
孙策
痛批袁术
为孙策赢取主动权
  田余庆先生在《秦汉魏晋史探微》一书中称赞张纮:“孙策后来鼎足欲江外,也已在张纮的筹划之中。”
  汉献帝建安元年(196),袁术见曹操把献帝接往许县(也就是许都),挟天子以令诸侯,就在寿春称帝。张纮替孙策给袁术写了一封信,力劝袁术切勿称帝。信中指出,就连贪淫残暴的董卓,虽废少帝,也未敢称帝。如果比董卓做得更过分,是难有好下场的。此信写得大气磅礴、犀利深刻,表面看是劝袁术不要称帝,实际是对袁术的鞭挞和警告,也向世人表明孙策不与袁术同流合污,为孙策赢得了政治上的主动。袁术不听孙策的劝诫,孙策遂与之断绝了关系。
  曹操为抚纳孙策,上表拜孙策为“讨逆将军”,进封“吴侯”,孙策欣然接受。为表示尊奉朝廷,也为自己割据江东谋取有利的外部条件,孙策派张纮出使许都。史书记载,张纮到达许都后,'述策才略绝异,平定三郡,风行草偃,加以忠敬款诚,乃心王室'。曹操早就知道张纮的才华,'欲加恩厚,以悦远人,至乃优文褒崇,改号加封'。不让他回江东了。张纮是忠义之士,'心恋旧恩,思还反命,以疾固辞',并不为高官厚禄所动。但曹操以献帝的名义挽留张纮,张纮难以抗命,只好暂时留在北方。张纮此次出使北方,既代表孙策表示尊崇汉室,不主张称帝,又宣扬了孙策的功勋。
曹操
说服曹操
放弃趁危攻孙吴
  建安五年(200)四月初四,已据有扬州五郡的孙策遭仇敌暗箭身亡。曹操闻孙策死,欲趁机伐吴。因出使许昌而滞留在北的张纮力谏:“趁人之丧,既非古义,若其不克,成仇弃好。”倒不如借此备礼吊丧,结为友好。曹操听了张纮的话,上表请封孙权为讨虏将军,领会稽太守。

  张纮凭借一己之力,不但成功说服曹操放弃了对孙吴进攻的企图,而且进一步缓和了双方的关系。这从客观上为孙权成功平定江东的叛乱、巩固自己的地位赢得了时间。孙策死后,张纮在许都托病不出,坚决要回江东。曹操强留不住,又对张纮极力拉拢,做了个人情,“令纮辅权内附,出纮为会稽东部都尉”。张纮知道不答应就走不了,假装考虑了一番,答应了。张纮则趁此机会回到江东。
南京石头城遗址
孙吴政权定都于此
运筹帷幄
助孙权定都南京
   张纮回到东吴后,帮孙权做了很多事,《三国志》中说,孙权刚继承大业的时候,年纪还很轻,张昭、张纮一起为孙权出谋划策,张纮不但在幕后运筹帷幄,遇有战事,常亲临前线献计献策。《三国志》中记载,张纮认为秣陵(今江苏南京)“有王者都邑之气”,宜为都,建议孙权建都秣陵。司马光的《资治通鉴》中也有记载:“张纮以秣陵山川形胜,劝孙权以为治所。”孙权遵从了张纮的建议,建都秣陵。

  建安十七年,张纮出使返回的路上病故。临终之前,给孙权写了一封信,信中反复规劝孙权“从善如登,从恶如崩”。言语与诸葛亮的《出师表》有异曲同工之妙。
  作为为孙吴政权草创、建立、巩固立下汗马功劳的两朝元老,张纮居功不自傲,时时提醒孙权,语重心长,同时不忘君臣之礼,难怪孙权会”省书流涕“,伤心不已了。
孙权
多面张纮
除了善谋略
他还是文学家
   张纮好文学,善诗赋,'著诗赋铭诔十余篇',陈琳在北方见之大为欣赏,“以示人曰:此吾乡里张子纲所作也”。在许都时,张纮与陈琳见了面。张纮称陈琳的文章写得好,陈琳说,我的文章比起你的来,就“小巫见大巫,神气尽矣”(成语'小巫见大巫'也由此而来)。张纮又善楷、篆,深得“建安七子”孔融、陈琳等人的好评。建安四年(199),张纮出使许都,“与少府孔融等皆与亲善”,'与孔融书,自书。融遗纮书曰:“前劳手笔,多篆书。每举篇见字,欣然独笑,如复睹其人也”。
作者 黄继林
传记里的成语
挟天子以令诸侯
  【解释】:挟制着皇帝,用皇帝的名义发号施令。现比喻用领导的名义按自己的意思去指挥别人。
  【出自】:《后汉书·袁绍传》:“今州城粗定,兵强士附,西迎大驾,即宫邺都,挟天子以令诸侯,蓄士马以讨不庭,谁能御之?”
小巫见大巫
  【解释】:巫:旧时装神弄鬼替人祈祷为职业的人。原意是小巫见到大巫,法术无可施展。后比喻相形之下,一个远远比不上另一个。

  【出自】:汉·陈琳《答张纮书》:“今景兴在此,足下与子布在彼,所谓小巫见大巫,神气尽矣。”
城庆2500周年
历代名人

城庆办 、《扬州日报》全媒体部
联合制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