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于营养“识”堂周刊策划

 阳春白雪418 2015-06-19
    端午节是古老的传统节日,始于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端午节的由来与传说很多,最多的说法是为了纪念屈原。每年五月初五这天,民间用赛龙舟、吃粽子、喝雄黄酒的习俗,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过去,受地域局限性,粽子的种类和口味都较为单一,如今,来自全国各地的人们汇聚到一起,因此也聚集了各地不同口味的粽子。今天小于老师就跟大家说说端午吃粽子的那些个讲究。
    一、糯性大米是地道细粮
    粽子虽然口味繁多,可主料无非就是糯性大米。糯性大米和平时吃的大米虽然长得很像,但淀粉构成比例相差却很大,其中支链淀粉的比例高达99%以上,正是因为这个原因,糯性大米才能显示出较强的粘性。这里小于老师告诉大家,糯性大米是一款地地道道的细粮。
    二、吃粽子不易消化
    1、首先粽子不出货,正常1斤大米能做出2.5斤左右的米饭,而糯米平均也就出1.3斤左右。如此看来,吃同样质量的粽子和大米饭,糯米实际吃进的量要远多于大米的。
    2、支链淀粉本就不易消化,所以吃粽子比吃米饭难消化,需要我们适量的吃,并且要计算出当日总主食的摄入量。[阅读全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