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眼生姜崽1:古籍及名人考

 把吴钩看了 2015-06-19
郭璞——别号郭弘农。东晋河东郡闻喜县(今山西省闻喜县)人。
别人可以不分先后但老郭一定要排第一,因为他是注解《山海经》的祖师。
后世所有有志考究《山海经》的人们全都得尊称他一声“老师”。
当然他可能不是第一个注解的人,但迄今为至他是成就最高的。
郭老先生灰常的牛逼,注释个《山海经》也就是顺手而为。
他还注释过《尔雅》、《方言》、《穆天子传》、《葬经》等等。
他老人家还是文学家、训诂学家、风水学祖师,精通天文、历算、卜筮,擅长诗赋,还是游仙诗的祖师。
后来明代有人将他的作品集合一起称为《郭弘农集》。
限于篇幅我就不把他的事迹全都贴出来了,总之他是个大牛。

《说文解字》——简称《说文》。作者:东汉 许慎。经学家、文字学。
他首次提出了造字法的“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的“六书”学说。
《说文》是中国第一部按照偏旁部首编排的字典,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字书之一。
我们的漫谈里将会时常看见。因为在文字考注界《说文》是毫无疑问的权威。
要了解文字的起源和古义,我们还要多多仰赖许慎老先生的注释。

《尔雅》——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解释词义的词典,是中国古代第一部的词典。成书的上限不会早于战国。
尔,有“近,接近”的意思。雅,是“正”的意思。连起来就是“接近正确”的意思。
古代又把官方语言称为“雅言”,所以这是古人对官方语言的注释书籍。
《尔雅》也是儒家的经典之一,列入十三经之中。
后人模仿《尔雅》,写作了一系列以“雅”为书名的词书。
总之这是一本老祖级别的字典。

《尔雅注疏》——该书是对我国最早一解释语义的专书《尔雅》加以注解的著作,本《注疏》为“晋郭璞注”与“宋邢昺疏”的会合集成,现以清代阮元校刻本《十三经注疏》为底本整理。
《千字文》——据传为梁武帝萧衍周兴嗣从搨取王羲之一千字不重者编为四言韵语而成。周兴嗣,南朝梁陈郡项(今河南沈丘)人,字思篆。
《淮南子》——西汉皇族淮南王刘安及其门客集体编写的一部汉族哲学著作,道家作品。又名《淮南鸿烈》、《刘安子》。我们上学时曾经学习过的《共工怒触不周山》、《塞翁失马》就是其中的名篇。
《吴越春秋》——东汉赵晔撰,是一部记述春秋时期吴、越两国史事为主的史学著作。
《本草纲目》——明朝李时珍所著。中华医学中的瑰宝,我就不多介(nian)绍(tie)了。李先生的著述我贴子里引的地方会很多。
《广雅》——三国魏时张揖所撰。是仿照《尔雅》体裁编纂的一部训诂学汇编,相当于《尔雅》的续篇。但其取材的范围要比《尔雅》广泛。所以算是我国最早的一部百科词典。

《韩非子》——又称《韩子》是战国时期法家韩非的著作总集。韩非,战国末期韩国人。是先秦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他总结了商鞅申不害和慎到三家的思想,提出了一套法、术、势相结合的法治理论。
《史记》——原名《太史公书》,由西汉司马迁所著。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位列“二十五史”之首。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开始到汉武帝太初四年(前101年)约3000年间的历史。中国人不知道这书的不多。
《礼记》——西汉戴圣对秦汉以前汉族礼仪著作加以辑录,编纂而成,共49篇。又称《小戴礼记》,是战国至秦汉年间儒家学者解释说明经书《仪礼》的文章选集,是一部儒家思想的资料汇编。与《周礼》.《仪礼》合称“三礼”。
《论语》——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纂而成。中国春秋时期一部语录体散文集,主要记载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它较为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孔子的政治思想核心是“仁”,提倡“仁”、“义”、“礼”、“智”、“信”。这一思想贯穿了其后中国几千的历史直至今日。
《论衡》——《论衡》是王充的代表作品,王充以道家的自然无为立论宗旨,对东汉时期儒家学说里掺杂进的谶纬学说等神秘主义的论调进行了批判,是中国历史上一部不朽的无神论著作。

《玉篇》——南朝梁黄门侍郎兼太学博士顾野王所撰的一部训诂学方面的字书,共30卷。《玉篇》之体例仿《说文解字》,但比之《说文》进行了较多改进。
《老子》——又称《道德经》、《道德真经》、《五千言》等。是春秋时期的老子(即李耳)所作的远古语录体。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名著之一,对中国哲学、科学、政治、宗教等产生了深刻影响。
相信大家从小就多有接触,我就不再多加复述了。
《墨子》——墨子名翟,相传原为宋国人,后长期居住在鲁国,是春秋战国之际墨家学派的创始人。《墨子》尚贤、尚同、兼爱、非攻、节用、节葬等主张。该书现在一般认为是墨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对墨子言行的辑录。
《谷梁传》——是《榖梁春秋》、《春秋榖梁传》的简称。与《左传》、《公羊传》同为解说《春秋》的三传之一。
具体成书时代和作者不详。据考证该书要较《公羊传》为晚。
传说孔子的弟子子夏将这部书的内容口头传给谷梁俶,谷梁俶将它写成书记录下来,但实际上这部书的口头传说虽然早已有了,但其成书时间是在西汉。
据此传说可见,我国古代许多著作都是口口相传的,越是远古出书就越是奢侈艰难。
我估计这书绝对不可能出于秦代,所以我就把这书的年代标到了战国末年。大家知道个大概就可以了。

《说文解字注》——清代段玉裁所著。由于《说文》著述时代古远,文字简奥,不易卒读,到了清代有许多学者对之进行了考注,其中尤以段玉裁的论述一枝独秀,其注创见颇多,所在学界影响深远。本贴会经常引用到他的论述。
《山海经笺疏》——清代郝懿行所著。是非常著名经学家、训诂学家,他的对《山海经》的补正超过了同时代吴任臣的《山海经广注》和毕沅的《山海经新校正》等书,被称为“实事求是之学”。本贴经常会引用到他的论述。
《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三国陆玑所撰,是一部专门针对《诗经》中提到的动植物进行注解的著作,有人称它是中国第一部有关动植物的专著。
《韩诗章句》——这是一部对《诗经》进行注解的著作。
由于秦代的焚书以及战乱,到了西汉许多古籍都断了传承,
西汉武帝为了加强中央极权开始独尊儒术,官方为此专门设立了“经学’’博士。
也就是说这些“博士”可以拿到政府划拔大笔经费(和现代各大学教授拿的科研经费意思差不多),
于是研究儒家经典之一的《诗经》就成了“显学”(干活少拿钱多社会地位还高)。
其中以齐人辕固所传《齐诗》,鲁人申培公所传《鲁诗》,燕人韩婴所传《韩诗》最出名被人称为“三家《诗》”。也被称为“今文经学”。
不过悲催的是后来人们在在孔府旧宅的墙壁夹层中发现包括《尚书》在内的大批藏书,
这些书是秦国以前的版本也就是“原版”,人们一看原版注释和“三家《诗》”的说法大相径庭。
这对“三家《诗》”的研究人员来说无疑是摔锅砸碗般的噩耗,
所以他们就对“原著”派进行了攻击和打压。
第一个被打倒的是刘歆,他们给刘歆扣上了“颠倒五经”、“变乱师法”的罪名赶出了京城。
刘歆没有因此气馁继续研究成了为“古文经学”(复古派)的奠基人。
其实我觉得吧“官方”对于谁是谁非其实并不关心,官方划拔研究经费的主要动因是为了找出一个天下人都认同的利于统治的理论基础。
“今文经学”派是古文新解,为了迎合官方那当然是顺手就塞了很多官方喜好的口味进去的。
而“古文经学”派则强调“原味”。
原味不合官方口味,所以刘歆在政坛上的失败是必然的。
后来毛亨、毛苌所传《毛诗古训传》兴起,最终替代掉了“齐鲁韩”三家,所以我们现在所看到的《诗经》基本都是“毛诗”。
而“齐鲁韩”三家经现均已亡佚,甚至没能留下传承,仅存《韩诗外传》。
《韩诗章句》作为“韩诗”学派的代表作品,好像也未能完整流传下,甚至是何人所著我都查不太清楚。
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自行考究。
《小尔雅》——汉代训诂书,原作者不详。仿《尔雅》之例,对古书中的词语作了解释。
《字汇》——明代梅膺祚编著。是明代至清初最为通行的字典,此书依据楷体,将《说文解字》部首简化为214部,开创了全新的字典体例。
《天演论》——英国著名博物学家赫胥黎所著,达尔文进化论最杰出的代表。清末学者严复翻译并于1897年12月在天津出版的《国闻汇编》刊出。影响巨大使“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观点深入人心。
袁珂——本名袁圣时,神话学家。著有《神话故事新编》一书。我们中学课本里《女娲造人》一文为袁先生所作。现在市面上通行的《山海经》基本都是袁先生的校注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