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十说端午

 山爷wzs0718 2015-06-20

十说端午

端午亦称端五,是我国最大的传统节日之一。“端”字有“初始”的意思,因此“端五”就是“初五”。而按照历法五月正是“午”月,由此“端五”也就渐渐演变成了“端午”。据《燕京岁时记》记载:“初五为五月单五,盖端字之转音也。

端午节始于春秋战国之际。关于其由来,说法不一。对于其起源的探讨,最早见于东汉末年的文献,迄今已有1800多年的历史。在这期间关于端午节的起源也是众说纷纭,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十说端午。

10.源起黄巢起义

10

传说,在唐朝僖宗年间,黄巢领兵叛乱,所到之处杀人无数,老百姓们听到这个名字都十分恐惧,急忙出逃。五月,黄巢的军队已经攻入了河南的邓州城下,黄巢亲自到城外勘察地形,他在马上看到一位妇人背着包裹,左手拉着年龄较大的孩子,右手抱着年纪较小的孩子,急急忙忙的赶路。黄巢便下马问这妇人:“你们这么急去哪里啊?”妇人答道:“听说黄巢那个杀人不眨眼的坏蛋马上就要攻进邓州了,我们要快点逃命。”黄巢听了便对妇人说:“你快回家吧,只要你在门口插上菖蒲和艾草,他的军队就不伤害你们。”妇人半信半疑,回去将消息告诉给了邻里。第二天,正好是阴历五月初五,黄巢军队攻城,发现家家门上都插着菖蒲和艾草,为了遵守诺言,便领兵离去,于是人们为了纪念躲过劫难,便在这一天悬挂菖蒲、艾草,将这一天定为端午节。

9.源起三代夏至节

9

上古之时,人们以“夏至”和“冬至”为一年中的两大节日。夏至节是殷历的新年,殷历一月即相当于夏历五月。西周至汉代,从周历、太初历到三统历,历法运算日益精密,夏至不再确定为五月初五,夏至遂于端午分为两个节日。还有另外一个说法是端午起源于夏、商、周时期的夏至节,其时仲夏之日万物方盛,夏至日阴气荫生恐物不懋,故在五月初五以五色印为门户饰,以惩恶气。据《岁时风物华纪丽》对端午节的第一个解释是:“日叶正阳,时当中即端午节正是夏季之中,故端午节又可称为天中节。由此端午节的最早起源当系夏至。

8.纪念孝女曹娥

8

在浙江的东部地区,当地的居民把过端午节看作是纪念孝女曹娥的日子。曹娥是东汉上虞人,父亲溺于江中,数日不见尸体,当时曹娥年仅十四岁,昼夜沿江号哭。过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也投入江中,五日后抱出父尸。就此传为神话,继而相传至县府知事,令度尚为之立碑,让他的弟子邯郸淳作诔辞颂扬。

孝女曹娥之墓,在今浙江绍兴,后传曹娥碑为晋王义所书。后人为纪念曹娥的孝节,在曹娥投江之处兴建曹娥庙,她所居住的村镇改名为曹娥镇,曹娥殉父之处定名为曹娥江。因此相传端午节亦为纪念孝女曹娥之日。

7.源于蓄兰沐浴

7

据《礼记》载,端午源于周代的蓄兰沐浴。古人五月采摘兰草,盛行以兰草汤沐浴、除毒之俗。《大戴礼》上说:“蓄兰,为沐浴也。”沐浴的目的在于清洁,以禳除毒气,这是针对五月所采取的积极预防措施。古人五月采摘兰草,盛行以兰草汤沐浴、除毒之俗。据《大戴礼记·夏小正》道:“五月,……煮梅,为豆实也,蓄兰为沐浴也。”屈原也在《九歌·云中君》中写道:“浴兰汤兮沐芳,华采衣兮若英。”更有南朝梁人宗懔《荆楚岁时记》云:“五月五日谓之浴兰节。”此俗流传至唐宋时代,又称端午为浴兰之月。

6.纪念涛神—伍子胥

6

春秋时吴国忠臣伍子胥含冤而死之后,化为涛神,世人哀而祭之,故有端午节。这则传说,在江浙一带流传很广。伍子胥名员,楚国人,父兄均为楚王所杀,后来子胥投奔吴国,带吴伐楚,五战五胜,攻破楚都郢城。当时楚平王已死,子胥掘墓鞭尸三百,以报杀父兄之仇。吴王阖闾死后,其孙夫差继位,吴军士气高昂,百战百胜,越国大败,越王勾践请和,夫差许之。伍子胥建议,应彻底消灭越国,夫差不听,吴国太守受越国贿赂,谗言陷害子胥,夫差信之,赐子胥宝剑,子胥以此死。子胥本为忠良,视死如归,在死前对邻舍人说:“我死后,将我眼睛挖出悬挂在吴都之东门上,以看越国军队入城灭吴”,便自刎而死,夫差闻言大怒,令取子胥之尸体装在皮革里于五月五日投入大江,因此相传端午节亦为纪念伍子胥之日。

5.源于勾践训练水军

5

在浙江,还有端午节来源于勾践操练水军之说。龙舟竞渡活动则被认为是为了纪念越王勾践操练水军打败吴国的历史。据传,勾践战败被俘后,在吴国过了三年忍辱含垢的生活,骗得了吴王夫差的信任,被放回越国。回国后,勾践卧薪尝胆,立志雪耻,于当年五月初五成立水师开始操练。数年后,终于一举消灭吴国。后人为昭彰勾践这种坚韧不拔的精神,便效仿越国水师演练时的情景,于五月初五这一天划船竞渡,以示纪念。但是这种说法也受到了很多的争议,有学者认为竞渡活动只是一种娱乐,游戏,生活在江河湖波地区的人们驾舟竞渡如同生活在陆地上的人赛跑一样自然,在《越地传》中只是说竞渡起于勾践,并没有说端午节源于勾践,不过端午节的民俗事象不止一端,焉知是竞渡形成了端午而非他?

4.纪念介子推

4

据东汉时期蔡邕《琴操》中载端午节系为纪念先贤介子推。相传,晋文公重耳流亡在外十九年,大臣介子推曾偷偷割下自己腿上的肉煮给重耳吃。后来重耳回国称君,封赏所有随他流亡的王公大臣,惟独忘了介子推。介子推不求做官,不愿领赏,背着老母亲跑到绵山隐居起来。后来重耳发现此事,悔之莫及,亲自到绵山寻访,但介子推拒不出山。重耳无奈下令放火烧山,想以此逼他出来。谁知火烧了三日,介子推竟抱着大树和母亲被活活烧死。为了纪念他,每到端午节这天,家家户户在房檐上插上杨柳,人们把这种插在房檐上的杨柳称为“招魂柳”。

故云:“介子推五月五日烧死,世人为其忌,故不举火食。”粽子被作为寒食的一种在端午节被人们食用,不过后来经流传,介子推更偏向于是寒食节的起源人物,而不被人们在端午节所提及了。虽然介子推的端午节起源说更多让位于寒食节起源说,但与端午节吃粽子习俗相同的是,由于粽子是既可用来祭奠又可用作冷食的食物,在禁火期间把粽子作为主要寒食食品,就是顺理成章的事了。现在很多地方民众依然在寒食节吃粽子,这与端午节吃粽子习俗可以说是一脉相承,都是为纪念介子推而形成的风俗。

3.源于恶月恶日驱避说

3

为何说端午节是源于对恶月的禁忌,是因为农历五月正是仲夏疫病流行的季节,且有“不举五月子”之俗,即五月五日所生的婴儿无论是男或是女都不能抚养成人。一旦抚养则男害父、女害母。甚至出现了“五月到官,至免不迁”,“五月盖屋,令人头秃”等说法。这一习俗至迟从战国开始流行,迄至汉代盛行不衰。此俗在汉人王充的《论衡》、应劭《风俗通》以及《后汉书》中,多有记载。五月五日是恶月恶日,以除瘟、驱邪、求吉祥,相应而生了很多活动。

2.纪念屈原

2

在众多端午节的起源传说中,最广为流传的就是纪念投汨罗江而死的爱国诗人屈原。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屈原在楚怀王面前渐渐被疏远,但屈原宁肯承担迫害也不变志,在他没有放弃探索未来的道路上留下了这样的名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可理想的丰满并不能掩盖现实的残酷,秦国接连攻占了楚国八座城池,又派使臣请楚怀王去秦国议和,屈原冒死进宫进谏说这是秦王的阴谋,但楚怀王不但不听,反将屈原逐出楚国都城。被流放到远离京都的湘流域的屈原终日忧愁,独自徘徊江边,在怀着“举世皆醉唯我独醒,举世皆浊唯我独清”的忧愤中创作了《离骚》、《九章》、《天问》等不朽杰作。果不其然的是楚怀王一到秦国就被囚禁了起来,三年后客死秦国。屈原得知楚怀王客死,郢都被攻破的噩耗,悲痛愈加,仰天长叹写下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入了汨罗江中。这一天,正是夏历的五月初五。

楚国的百姓听说了屈原投江,纷纷涌到江边,渔夫们划着船打捞他的身体,百姓们为了不让鱼咬食他,将准备好的饭团和鸡蛋丢进江中,为了将鱼喂饱。以后,每年的五月初五屈原投江殉难日,楚国人民都要吃粽子,喝雄黄酒还要到江上划龙舟,以此纪念屈原。

1.龙的节日

1

端午节来源于吴越民族龙图腾祭祀的说法,比纪念屈原之说从时间上更早。闻一多先生《端午考》考证端午节是古代吴越民间举行图腾祭的节日,简言之就是龙的节日。

古时候我国长江及其以南大部分地区,吴越江河都会涨水,人们就把希望寄托在掌管水的龙的身上,祈祷一年风调雨顺和行船安全。更有史实考据,近代以来,在长江中下游广大地区,大量出土有一种几何印纹陶和以石器为特征的文化遗存。据考古专家研究推断,这些遗存属于新石器时代晚期至秦汉以前的、以龙为图腾崇拜的古老民族——古越族。出土陶器上的纹饰和历史传说示明,他们有断发纹身的习俗,生活于水乡,自比是龙的子孙。其生产工具,大量的还是石器,也有铲、凿等小件的青铜器。作为生活用品的坛坛罐罐中,烧煮食物的印纹陶鼎是他们所特有的,是他们族群的标志之一。

虽然在10个传说中源起于纪念屈原的说法流传最广,但最具有依据和可信性最高就是对图腾的祭祀这一说法。我们试想一下起源古老的节日风俗乃至一切民族习俗,它的成因一般说来总是与原始社会中一个部落、一个部族或后来的一个民族全体成员最根本的共同愿望密切相关的,往往是为了满足人们生产生活的实际需要而产生的具有功利性的愿望。祭祀是古代人们对于天地的敬畏,在没有科学理论解释自然现象发生的时代,由大型祭祀演变成重大节日的可能性是最高的。不过我们纵观这些起源传说,所纪念的人物无不是忠,孝,义之人,在包含着中华民族五千年的传统和精神的传说中,我们庆祝着随历史流传下来的这一节日。

文/旻  编辑/烟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