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铜时代。金银器。现存四川三星堆博物馆。 ![]() 三星堆金面罩共有四件,1987年分别出土于三星堆一号和二号祭祀坑,是目前中国发现的同时期形体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金面具,其作用可能与古蜀人的祭祀活动有关。 ![]() 三星堆一号坑出土的金面罩高11.3厘米,宽21.5厘米,重为10.62克;二号坑出土的金面罩高9.6厘米、宽23.2厘米,重29.36克。这些金面罩出土时保存基本完整,黄金依然焕发着闪闪光泽。 ![]() 三星堆金面罩由青铜铸造的头像和包裹在头像上面的金面罩两部分组成,且两部分造型基本相同,用土漆调和石灰作黏合剂,将面罩粘贴于头像之上。青铜头像的造型十分诡异,有的是圆顶,有的是平顶,头发都向后梳理,发辫垂于脑后,发辫上端扎束。金面罩的双眼和双眉部位镂空,使得青铜头像的神情十分诡异。 ![]() 三星堆金面罩的制作工艺十分复杂,首先铸造青铜头像,其次将纯金捶锻成金箔,然后做成和青铜人头像相似的轮廓,再将双眉和双眼的部位镂空,最后将金面罩包贴在青铜器人头像上。其中可能使用的工序有捶拓、蹭试、剔除、粘合等,才能在最后使面具和头像浑然一体。 ![]() 与此同时,在三星堆中还出土了20余件青铜面具,这些面具分为大、中、小三种类型,其中最大的一座宽132厘米、高80厘米、重100千克。这些面具的典型特征是纵目、宽嘴巴、大耳,耳部斜向伸展,极为夸张,额头正中有一方孔。 ![]() 无独有偶,在古埃及图坦卡蒙墓中也发现了一件黄金面具,三星堆这件面具大小与之相等,可正好套在脸上。面具由纯金打造成金箔,上面镶嵌有宝石和彩色玻璃等,并装饰有鹰神和眼镜蛇等图案。 ![]() 三星堆出土的面具可能与祭祀活动中巫者的表演有关,在历史早期,人们相信戴上假面跳起巫舞,可以驱除恶鬼消除瘟疫。这种思想意识在古老的黄帝和尧舜时代即已出现,并且一直延续到现代社会。在南方的某些地区依然流行着的傩戏,也具有同样功能。 ![]() 神秘的三星堆金面罩的发现,是我们认识历史早期社会文化的重要材料,透过这些金面罩我们可以探析到当时人们的思想意识,与古人进行思想交流。 |
|
来自: 百眼通 > 《09中外金(属)器-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