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5年申论免费批改(九):第1篇

 Z别睡觉 2015-06-20
      海洋为人类社会发展提供了丰富而宝贵的资源。旅游、可再生资源、油气、渔业、港口等多样化的资源形式也使得海洋差异化发展成为可能。而当人类发展的触角进入海洋,急功近利的掠夺式发展却使海洋深受其害。(这里可以直奔主题,引出你的论点。就差一句。)
   
      内有中国渤海污染加剧、情况堪忧;外有日本宾库“环保错位”,代价巨大。在承受了发展后遗症之苦后,各地纷纷出台政策力求恢复海洋生态。而海洋治理以其高投入、长周期的特点又每每困扰着各地政府。当务之急,必须制定合理规划,进行有效源头控制、过程监督、后果问责,方能解治理之难,还海洋健康,促可持续发展。
   
      治理海洋污染,恢复海洋健康,源头控制是关键。一方面,要制定严格的项目准入制度,将不符合环保标准的项目据之门外;对现有的重污染 企业拿出“壮士扼腕”的勇气。同时,提高居民环保意识,严格控制生产、生活污染排放。另一方面,要发展渔村特色产业,尤其是低污染、高经济辐射的渔村旅游 业,以促进经济结构转型,拉动交通、餐饮等相关产业发展。从而有足够经济底气,拒绝高污染工业上马。禁源头,方能治根本,这些都要求强有力的政策支持,以 及专门部门进行执行、监督。
   
      治理海洋污染,恢复海洋经济健康,过程监督是重点。对于符合环保标准的企业仍需实时监督,坚持“违规必惩”原 则,确保其达标排放。并加快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建立污水处理厂、海域环境监测机构,定期开展海域环保状况勘察调查,并及时发布相关数据。做到实时调查、随 时监督。同时,决不放松对污染源的监测,一旦发现,立即上报有关部门,采取相应措施。此外,鼓励居民对违规厂家进行举报,形成政府、企业、社会联动的监督管理体系。
    
       治理海洋污染,恢复海洋健康,后果问责是保障。一方面,推行环保责任制,将环保绩效考核作为乡镇重点领导干部政绩考核的重要 依据,对不达标准的地区首先问责主要官员。另一方面,坚持“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征收超标排污费,对情节特别严重的企业可依法采取停业整顿等进行惩戒。 强有力的后果问责可以有效规范政府工作人员以及相关企业的行为,从而提高治理的效率。但问责永远不是最终目的,而只是一种手段。
(从中间这几个段落来看,一是你没掌握之前我所讲的。二是你没把前面的小题看了。导致你搞不清湖到底写什么。看似很“合理”,但实际在选择的时候更多是面对材料的无从下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