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5年申论免费批改(三)第12篇:构筑幸福路

 Z别睡觉 2015-06-20
       当今社会虽然经济高速发展,物质条件变得好了,但是很多人却没获得相应幸福感。加拿大女作家门罗曾经说过这样一句意味深长的话:“幸福始终充满着缺陷”。在这个充斥着浮躁、功利的气息而又精神萎靡、信仰缺失的社会,要想获得幸福,就得需要真正理解门罗的话,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幸福观。

       在这个社会转型日益加剧的情形下,许多人的价值观念和社会心态都出现了迷茫与困惑。据一位精神卫生专家统 计,我国成年人中有心理问题的占29%。例如随着市场化的深入,收入变成了成功的重要标签,于是金钱焦虑变成了一种很现实的心态;而很多年轻人由于成长环境优越,心理承受力非常脆弱。这样那样的心理问题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心理问题关乎每个公民的幸福,必须要高度重视加以解决。(你在这里重点强调了心理有问题的情况,但这跟你上文说的幸福感有什么关系么?然后你说了导致心理问题的两个方面,一个是金钱,一个是环境,这个是你后面要重点论述的么?如果不是,你为什么写?)

      构建正确的幸福观, 教育是关键。(我之前已经说过了,国考中这种句式要少用。)培育正确的价值观、幸福观是国民教育的基本任务,没有正确的价值观、幸福观作为主导,就无法培养出坚强的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青少年尤其身心特点和成长规律,要推动正确的价值观、幸福观进入青年人的头脑中,就需要根据青少年的特点,创新教育方式和教学方法,将那些关于心理健康、人生观、幸福 观的名人格言,有效运用在教学实践中,在生动的事例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让坚强的意志品质植根于学生的心灵。(那些例子只是说明需要教育?只是一种形式?你说了半天正确的价值观,到底什么是给青少年正确的价值观?就是开头说的那个?那在这里也没体现啊。)

       构建正确的幸福观,政府的作用至关重要。政府应该建立心理疏导机制,避免轻微的心理问题逐步滑向严重心理疾病的深渊。应该让心理健康讲座进社区,加强幸福观的宣传教育,纠正许多人主观认识上存在的误区,帮助群众构建正确的人生观和幸福观。建立健全的应对机制,建立一个全方位的由家庭、学校、医院包括幼儿园和社会团体齐抓公管的心理调适机制和 机制。

       构建正确的幸福观,社会团体是重要补充。有时候政府的力量不能覆盖社会的方方面面,而此时社会团体便能发挥起作用,而社会团体具有更加灵活 的特点,能够做出最行之有效的心理援助,以有限的心理援助力量帮助更多的老百姓。例如由一个健康公益网站组织的火红绸带心理援助活动,这次活动对灾区人民 走出心灵的悲伤,恐惧和焦虑起到了很好的作用。(这一段估计是实在没什么东西好些了,于是就跳出给定资料5和6,往前面去找了,这也是很多人在写文章的毛病。只能说明材料没读懂。

       幸福是一种感觉,与贫富无关与内心相连,有了正确的幸福观,才能正确的看待身边的人和事,才会获得内心的安宁与幸福感。

总评:17分。相对于前面两个来说,主题更为集中了些。但是模板的痕迹还是很明显。材料要读懂。这是基本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