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挡住我的阳光
从教育就是生长的观点看,教育机构和教育者的使命是什么?就是为生长提供最好的环境。所谓最好的环境,我认为有两个方面,一个是自由,一个是好老师。用植物的生长比方,自由就是充足的阳光水分,教师就是园丁。
如果说内在禀赋的生长是内在自由的拓展,那么,教育就是要为这个生长提供外在的自由。外在自由的第一个含义是自由时间。在希腊文中,学校一词的意思就是闲暇。在希腊人看来,到学校上学就意味着从日常事务中摆脱出来,有充裕的闲暇,可以无所事事地体验和沉思了,正是在这样的无所事事之中,人的心智能力得到了生长。这次在成都,我发现成都人的日子过得很悠闲,闲暇时间很多,看来成都人的教育状况非常好。不过搓麻将还是太多了一些,如果能匀一点时间给自己的头脑和灵魂就更好了。卢梭有一个谬论:最重要的教育原则是不要爱惜时间,要浪费时间。不过,他有他的道理,他说:误用光阴比虚掷光阴损失更大,教育错了的儿童比未受教育的儿童离智慧更远。今天我们许多家长和老师惟恐孩子虚度光阴,驱迫着他们做无穷的作业,不给他们留出一点儿玩耍的时间,自以为这就是尽了做家长和老师的责任。卢梭会问你:什么叫虚度?快乐不算什么吗?整天跑跑跳跳不算什么吗?如果满足天性的要求就算虚度,那就让他们虚度好了。仔细想一想,卢梭多么有道理,我们今日的所作所为其实正是在逼迫孩子们误用光阴。外在自由还有一个含义,就是思想和言论的自由,在学校里就是学术自由,学校要为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提供一个宽松、宽容的环境。
最好的环境的另一个方面是好的教师。事实上,在学校里,教师构成了学生学习的最重要的环境。大学教育的核心问题是要有一批心灵崇高、头脑活跃的学者,通过他们去影响学生。林语堂曾经说,在牛津和剑桥,那些教授们是怎么教学生的?他们把学生叫来,一边抽着烟斗,一边天南海北地聊,学生被他们的烟和谈话熏着,就这么熏陶出来了。教师当然要传授知识,但是更重要的是他们本身素质所形成的一种氛围,这种氛围对学生有更本质的影响。什么叫好学校?一个大学有一批好教师,就是好大学,一个学科有一两个好教师,就是好专业。现在大家都说要创办一流大学,据我看,所谓一流大学就是有一流的教师,有好的体制把一流的教师吸引来,让他们充分发挥作用。你只是圈大地盘,盖大校舍,算什么一流大学!什么是名校?就是有一个懂教育、具慧眼的名校长,凝聚了—批人品和学问都好的名教授,带出了真正优秀的学生。比如说,人们津津乐道的蔡元培时期的北大,吴宓领导的清华国学院,好就好在这里。你只是靠名校的招牌录取考分高的学生,你的体制却是压制和排斥品学皆好的教师,让一些平庸功利之徒在那里折腾,算什么名校!素质好的学生到了你那里,也会被败坏,或者愤而退学。
总之,大学能够为学生提供的最好的东西,一个是自由宽松的环境,一个是品学皆优的教师,有了这两样东西,就不愁培养不出优秀的人才。优秀的人才是生长成的,不是训练成的。教育应该为生长提供充足的阳光,如果做不到呢,最低限度是不要挡住阳光。一个好的学生对于坏的教育可以说的话,就是哲学家狄欧根尼对亚历山大大帝说的那句话:“不要挡住我的阳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