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7)防猝死当心“魔鬼时刻”
一项研究显示,急性心梗发病时间呈现明显的昼夜变化,发病高峰出现在早晨6点到8点;临床神经病学杂志上一项关于脑卒中发病时间的研究也表明,脑卒中发病时间与昼夜血压生理节律变化有关,6时~9时和18时~22时为高峰时段。
清晨五六点钟到九十点钟,正是大多数人晨起准备开始新的一天的时候,谁会想到死神就近在身边呢?北京安贞医院心脏内科中心主任医师马涵英说,在清晨,交感神经的活动可增强一倍。交感神经活动增强,心率波动会比较大,心肌耗氧量也会增加。同时,人体经过了一整晚的水分流失,来不及补充,血黏稠度是全天最高的,而此时是一天中气温最低的时刻,人体受冷、血管收缩,很容易引发急性心脑血管病。
患心血管病的中老年人睡眠一定要充分,最好睡到自然醒,千万不要勉强自己。早晨醒来最好是服药后再适当活动,如买菜、送孩子上学等。
专家建议老年人醒后不要着急起床,而是先给手脚做一下按摩,这样可以减缓交感神经的兴奋速度,保证血液循环通常。有心脑血管病的老年人,冬天应避免晨起锻炼。此外,老年人晨起便秘也很危险,现在“卫生间事件”越来越多。因为用力的一瞬间,血压迅速升高,诱发心脏、脑出血意外都有可能。
我国著名心血管专家洪昭光教授建议,中老年朋友在早晨起床时要掌握好“3个半”:夜间或早晨起床,睁开眼睛后继续平卧半分钟,再在床上坐半分钟,然后双腿下垂床沿坐半分钟,最后再下地活动,这样至少可使1/2的心脑血管病人免于发生意外或猝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