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笔者收藏了几枚1942年鲁西银行发行的纸币,也称为抗币。顾名思义,这些纸币都是在抗日战争期间所发行的。整套钱币雕版精美,款式大气,已经初具当代纸币风范。 鲁西纸币伍元 笔者收藏了几枚1942年鲁西银行发行的纸币(如图),也称为抗币。顾名思义,这些纸币都是在抗日战争期间所发行的。它们分别是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发行的花心五元券、紫色亭阁十元券、天坛二十元券三种流通券。流通券的正面印有“鲁西银行”魏体楷书大字以及“凭票即付国币五元”等字样,纸币上面还分别盖有“总经理章”和“副经理章”,背面印有“公私款项本票与鲁钞同用”、“本券得向银行各级工商局及公营商店兑换鲁钞”的字样。整套钱币雕版精美,款式大气,已经初具当代纸币风范。鲁西银行是当时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山东革命根据地鲁西军政委员会根据中共中央北方局和山东分局的批示筹建的。而鲁西银行纸币是为了解放区军民抗日筹措经费而发行的。 鲁西纸币拾元 鲁西银行在该币发行中就强调:“根据流通需要发行”,“赶走一个(指排除法币),放进一个(指发行鲁钞)”。由于坚持了“稳定货币”方针,所以鲁钞发行比较稳妥。1942年正是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的最关键时期,各方面的困难程度前所未有,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根据地更是如此。据史料记载,1941年由于日本侵略军的疯狂进攻和“扫荡”,国民党顽固派的军事包围和经济封锁,解放区(即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民主根据地)的财政经济发生了极为严重的困难。为了战胜困难,坚持抗日战争,1942年底中共中央提出了“发展经济,保障供给”的方针,号召解放区军民自力更生克服困难,开展大生产运动。 解放区军民在党中央和毛泽东的亲自领导下,开展了南泥湾、槐树庄、大风川等地的屯田大生产运动。王震率领的359旅开赴南泥湾实行军垦屯田,经过3年奋战,在缺乏生产资金和生产工具的极端困难情况下,军民齐心,发扬自力更生、奋发图强的精神,把南泥湾变成了“陕北江南”,成为大生产运动的模范。军队、政府机关和学校发展自给经济是抗日根据地大生产运动中的一个创造。 鲁西纸币贰拾元 这一时期,解放区抗日民主政府办了许多自给工业;军队发展了以自给为目标的农业和部分工商业;机关、学校也纷纷开展自给运动;农民广泛组织起来发展农业生产。敌后军民在频繁的反“扫荡”作战中,实现劳武结合,一面战斗,一面生产。各级党政干部也都积极投入大生产运动,和群众同甘共苦。陕甘宁边区和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大生产运动健康发展,成就显著,农业和工商业的产值迅速增长,人民负担大大减轻,军民生活明显改善。(曹冲冲) (来源:中国商网-中国商报收藏拍卖导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