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要把乘车难的板子打在老人身上

 红梅萝卜干书斋 2015-06-22
        常州公交在解决市民乘车难问题上,做了许多工作,这是常州市民皆知的,尤其是公共群体服务工作,历来是老大难问题,没有更好,只有不断完善,才能做好服务于老百姓的衣、食、住、行……

   乘车难,是上班乘车族感受最深,呼喊最多的一个。乘车难这是工业化社会发展中的阵痛,也是有诸多问题的集合,如道路、车辆、人流分布……。这些问题的重要因素要弄清是乘车主体是谁?上班族是早高峰时段的乘车主体,从他们自身的角度来讲,影响到他们的出行就会影响到他们的情绪、增加他们的怨言,怪这怪那,于是勤劳辛苦一辈子的老人躺着中枪了,成为出行难、乘车难的替罪羊。

   从目前乘车的人流分析,实际上乘车的主体是老人,年轻人或是上班族只是其中的一部份。老年人由于年龄的限止、经济的限止、时代的限止,他们不能享受个体以车代步的优越社会文明,只能依靠公共交通的便利乘坐公交车办事。他们早晨要送上班族儿女的孩子上学,他们要到菜场买上班族孩子回家吃的菜蔬,他们要到医院去看病、他们要到老年大学把年轻时失去的学习补回来,他们清晨要到公园去晨练,把身体练的棒棒的,省了儿女为自己生病寻医牵挂。老人一切都是为了减少儿女的烦恼和牵挂,他们一切都是为着儿女着想,他们早晨的出行也是为上班族儿女分担生活的烦恼,中国老人是世界上充满父爱、母爱、体贴儿女的最可敬爱之人。

   政府对老年人实行公交免费,这是社会对老年人的关爱,也是社会经济发展成果的共享,这些老人年轻时充满生活的艰辛、尝尽了人生的苦难,年老时得到社会的尊重,是理所当然的,这不是政府的恩赐、也不是某些权贵的慈善,这是人类文明社会最起码的道德和良心。何况能享受免费乘车的老人必须是年满70周岁的老人,一个人能活到70岁,是何等的不易,天灾人祸、战争、疾病、偶然的不幸……,这些都是造成老人艰难生存的因素,如要对老人责难的话,请回家看一看,家中老人脸上的皱纹、手背上的青筋和黑斑……。

   “一天之际在于晨”,年轻人或上班族要赶着时间上班,老年人也要赶着时间去送孩子、买菜、看病、学习……,如果把早晨时间让给上班族,待上班族走后再去办自己的事情,一个上午就过去了,难道要老年人在热炎的太阳光下去做事,难道这个世界是年轻人专利,老年人年轻时候为着生活打拼、年纪大了还要忍气吞声,对这些老人是否公平、公正,何况70周岁以上的老人还能有多少夕阳红来乘坐公交车呢?

    乘车难,是社会问题,应有政府和相关部门集中精力考虑解决的课题,这些问题也不是一蹴而就的简单之事,如把乘车难的板子打在老人身上之时,也就是我们社会出现道德问题征兆之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