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扬州综合经济竞争力跃居第41位 生态城市竞争力全省唯一五星级

 红豆居士 2015-06-22
中国社会科学院昨发布2015年城市竞争力蓝皮书
扬州综合经济竞争力跃居第41位
生态城市竞争力全省唯一五星级
扬州综合经济竞争力排第41位

    核心导读

    昨日上午,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2015年城市竞争力蓝皮书”——《中国城市竞争力第13次报告》。扬州综合经济竞争力在全国294个纳入评估的城市中排名第41位,较去年前进3位。在可持续竞争力评价中,扬州在全国287个城市中排名第34位;在知识城市、生态城市、文化城市、全域城市、信息城市等多项竞争力指标中,扬州均获得五星级评价。

    扬州综合经济竞争力排第41位

    2012年排名第45位,2013年排名第44位,2014年位居第41位,扬州城市综合经济竞争力连续3年保持进位,2014年较2013年前进了3位。

    昨日上午9:00,中国社会科学院举行2015年城市竞争力蓝皮书《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No.13——巨手:托起城市中国新版图》发布会。记者连线了解到,在全国294个地级市中,扬州城市综合经济竞争力指数为0.163,排第41位。

    昨日,《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课题组主要成员王雨飞博士接受记者连线采访时说,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今年主题是“探索中国的经济空间和城市体系的新格局”,研究框架包括城市综合经济竞争力、宜居宜商环境和可持续竞争力3个方面。城市综合经济竞争力当中主要考量两个指标,一个是城市经济增量,一个是城市综合效率;宜居宜商环境有6大指标;可持续竞争力有6个分项,每个分项由10-15个指标构成。

    王雨飞说,尽管今年报告没有公布具体分项竞争力内容,但扬州排名的提升突出表现在城市综合经济竞争力的增长。

    “有多大投入,就有多大回报。”江苏区域发展研究会会长张颢瀚教授认为,扬州综合经济竞争力的增长,得益于近年来推进重大项目建设所取得的成效。

    可持续竞争力第34位,高于省均

    相对于城市综合经济竞争力排名,报告主编、社科院城市竞争力研究中心主任倪鹏飞表示,城市可持续竞争力更值得重视。2014年扬州城市可持续竞争力指数为0.49,全国排第34位,高于省均0.459,省内排名第6位。

    倪鹏飞介绍,城市综合经济竞争力,实际上就是城市当前创造价值、获取产出的能力。城市可持续竞争力,是城市在充分利用现有要素获取当前发展优势和增长的同时,吸引和积累形成城市未来发展优势和影响城市长期增长的要素的能力。“说白了,前者指的是短期竞争力,后者指的是中长期竞争力。”

    可喜的是,在可持续竞争力6大分项中,知识城市竞争力、和谐城市竞争力、生态城市竞争力、文化城市竞争力、全域城市竞争力和信息城市竞争力,我市有5项进入全国前50名,比上一年度新增一项。

    与以往不同,今年上述6个分项指标以星级评定。王雨飞介绍,前50名为5颗星,51名至100名为4颗星,依此类推。6大指标中,扬州知识、生态、文化、全域和信息等5项城市竞争力均获得“五星级”评定,和谐城市竞争力获得两颗星。

    记者查询发现,上一年评选中,我市生态城市竞争力表现最好,排名全国第6位,居江苏省首位,知识城市竞争力、文化城市竞争力、全域城市竞争力、信息城市竞争力分别位列全国第45位、第54位、第32位、第38位。

    今年我市生态城市竞争力获评为“五星级”,也是全省唯一一家,仍居江苏首位。今年我市文化城市竞争力也获五颗星,表明已从上一年度的第54位进入前50名。

    中国人民大学城市与区域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刘云华认为,“扬州具有深厚的历史传承,文化城市竞争力的提升,对打造未来城市竞争力将发挥出独特的优势。”

    扬州宜居宜商环境更加完善

    今年宜居城市竞争力评定体系中,专家组特意选取了排水管道密度作为关键指标。

    “这一思路可谓与扬州‘治城先治水’的思路不谋而合。”昨日,省委党校江苏应用经济研究中心主任、经济学教授范金表示。

    根据我市活水工程规划,今年8月底、城庆之前,将实现城区主干河道活水全覆盖,为扬州建设“世界名城”和“宜居、宜游、宜创”城市提供重要的基础保障。

    范金认为,扬州将水视作城市发展最宝贵的资源、最独特的品牌和人民群众最基本的民生福利,看得见、摸得着,将会在吸引城市未来发展要素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宜商城市竞争力评定体系中,人均存款余额成为新的关键指标。根据市人行公布的《2013扬州市金融运行报告》,2013年底我市人均存款达4.3万元。对比来看,人均存款略高于全省水平,在全国水平来看,居中上游。

    高铁将为扬州发展迎来新机遇

    昨日,作为省域分析报告,中国城市竞争力(江苏)报告同时发布。2014年,江苏省综合经济竞争力指数均值为0.216,在全国除西藏外的省级行政区域中排名第8位;可持续竞争力排名第7位。

    范金认为,工业4.0是我们提升综合经济竞争力的下一个重要突破口,迎接这一挑战最好的办法是智能化、信息化,但对于扬州而言,还要重塑交通区位优势,让物流效率越来越高,让人才来扬越来越便捷,“相信随着连淮扬镇、北沿江高铁建设的加快,扬州竞争力将提速增强。” 

    记者 孙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