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骂儒族,睁大眼睛看看“忠”吧

 汉青的马甲 2015-06-23

 

儒家提倡“忠”的品德。一提到“忠”,往往有人会理解为是地位低的人遵从地位高的人,当驯服工具。于是认为这是对人的奴化,目的是维护封建专制统治,甚至说儒家主张“君要臣死,臣不敢不死;父要子亡,子不敢不亡”,因而对儒家也十分不屑。这种看法是对“忠”的曲解,并不符合事实。试问:“君要臣死,臣不敢不死;父要子亡,子不敢不亡”,这是哪个儒家说的?

 

《说文解字》:“忠,敬也。尽心曰忠。”段玉裁注:“敬者,肃也。未有尽心而不敬者。”又注“尽心曰忠”:“各本无此四字,今依《孝经疏》補。”

 

这里的“敬”,不能理解为今天常用的“恭敬”、“敬重”的意思,而是待人处事“严肃认真”的意思。所谓“尽心”,意思是竭诚,是发自内心的真实表现。

 

古人所说的“忠”有两点应注意:它要求人们在道义的原则下尽到自身的责任,绝对不是无原则地遵从;作为一种品德,它是对一切人的要求,不只针对地位低的人。

 

所谓“忠”,表示言语和行为体现的是心中的真实想法,不是装出来的。“忠”与“中”、“衷”在表达人的内心方面是同源字,它们在古书中经常通用。

 

《礼记·聘义》:“瑕不掩瑜,瑜不掩瑕,忠也。”《大戴礼记·小辨》:“君朝而行忠信,百官承事,忠满于中而发于外,刑于民而放于四海,天下其孰能患之?”《新书·道术》:“亲爱利子谓之慈,反慈为嚚;子爱利亲谓之孝,反孝为孽;爱利出中谓之忠,反忠为倍。”《周礼·地官·大司徒》:“一曰六德,知、仁、圣、义、忠、和。”贾公彦疏:“中心曰忠。”《论语·学而》:“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皇侃疏:“云‘为人谋而不忠乎’者,忠,中心也。言为他人图谋事,当尽我中心也,岂可心而不尽忠乎?”国语·周下》:“言敬必及天,言忠必及意,言信必及身,言仁必及人。”韦昭注:“出自心意为忠。”国语·晋语二》:“唯忠信者能留外寇而不害。除之忠,定身以行事之信。”这些例证都说明,“忠”反映的是内心的真实想法。

 

公理是人们判断是非的共识,一般来说,无论好人还是坏人,大家判断是非的标准都是一样的。坏人做坏事,并不是内心认为做坏事就合理,而是其欲望占了上风。因此,凡是内心对是非的真实判断,往往就是合乎道义的。“忠”既然是内心的真实想法,便是合乎道义的正确态度,所以“忠”就是一个褒义词。

 

《孟子·滕文公上》:“分人以财谓之惠,教人以善谓之忠,为天下得人者谓之仁。”《盐铁论·刺议》:“以正辅人谓之忠,以邪导人谓之佞。夫怫过纳善者,君之忠臣,大夫之直士也。”《吕氏春秋·不苟》:“……必中理然后动,必当义然后举,此忠臣之行也。”《吕氏春秋·孝行》:“事君不忠,非孝也。”高诱注:“忠,正也。”《孝经·事君》:“君子之事上也,进思尽忠,退思补过。将顺其美,匡救其恶。”邢昺疏:“《字诂》曰:忠,直也。”这些例证都说明,凡属“忠”的行为,都是合乎道义的。

 

儒家提倡做人要“忠”,要求的是一切人,并不只是要求地位相对低的人。每个人都应该对其他任何人尽“忠”。

 

《论语·子路》:“樊迟问仁,子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这里的“与人忠”,意思是对一切人都要忠。《论语·学而》:“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这里的“为人谋”,意思是为任何人谋事。《孟子·离娄下》:“有人于此,其待我以横逆,则君子必自反也:我必不仁也,必无礼也,此物奚宜至哉?其自反而仁矣,自反而有礼矣,其横逆由是也,君子必自反也,我必不忠。自反而忠矣,其横逆由是也,君子曰:‘此亦妄人也已矣。如此,则与禽兽奚择哉?于禽兽又何难焉?’”这里的“我必不忠”,其具体对象是那种待人横逆的“妄人”,可见“忠”的要求是针对一切人的。《仪礼·士相见礼》:“与众言,言忠信慈祥。与居官者言,言忠信。”这里的“与众言”,就是指和一切人说话,其“忠信慈祥”是针对一切人的。《左传·襄公二十二年》:“君人执信,臣人执共。忠信笃敬,上下同之,天之道也。”这是明确地说“忠信笃敬”的品格任何人都得具有,是“上下同之”的。国语·晋语八》:“诸侯之大夫盟于宋,楚令尹子木欲袭晋军,曰:尽晋师杀赵武,则晋可弱也。’文子之,叔向曰:若之何?叔向曰:子何患焉?忠不可暴,信不可犯,忠自中而信自身,其德也深矣,其本也固矣,故不可抈也。今我以忠谋诸侯而以信覆之,荆之逆侯也亦云,是以在此。若我,是自背其信而塞其忠也。信反必斃,忠塞用,安能害我?’”诸侯国之间的地位是平等的,晋国自称“以忠谋诸侯而以信覆之”,认为楚国如果发动袭击,就是“自背其信而塞其忠”,可见任何人际之间都存在“忠”的讲究。国语·齐语六》:“桓公知天下侯多己也,故又大施忠焉。可为动,可为谋军谭、遂而不有也,称宽焉。”韦昭注:“施其忠信也。”齐桓公诚心善待一切诸侯,谓之“施忠”。

 

所有的人都应该有“忠”的品格,君主和在上位者是社会的管理者,他们必须忠于自己的职守,忠于自己的管理对象——民众。

 

《礼记·表记》:“夏道尊命,事鬼敬神而远之,近人而忠焉。”这里“近人而忠焉”的主语是“夏道”的执行者,当然就是指其君主和在上位者。“忠焉”的意思是忠于人,指执政者忠于自己的管理对象。《礼记·缁衣》:“大臣不亲,百姓不宁,则忠敬不足而富贵已过也。”这段话的意思是:大臣不爱君主,百姓不安宁,这是由于君主在“忠”和“敬”方面做得不好,其富贵超过了常规。《吕氏春秋·适威》:“古之君民者,仁义以治之,爱利以安之,忠信以导之……”所谓“忠信以导之”,意思是“君民者”要凭借自己“忠信”的品格来引导百姓。《左传·桓公六年》:“臣闻小之能敌大也,小道大淫。所谓道,忠于民而信于神也。”贤明的君主,其优秀的表现就是对民“忠”,对神“信”。《左传·桓公六年》:“上思利民,忠也。祝史正辞,信也。”想着给百姓带来利益,就是忠于百姓的表现。《左传·庄公十年》:“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鲁庄公能严肃认真地处理狱讼案件,曹刿便夸他“忠之属也”,是说他能忠于自己当国君的职守。《礼记·檀弓下》:“苟无礼义忠信诚悫之心以涖之,虽固结之,民其不解乎?”这里的“忠信”之心,也是要求在上位者面对民众时所具有的。《左传·文公元年》:“凡君即位,卿出并聘,践修旧好,要结外援,好事邻国,以卫社稷,忠信卑让之道也。”新君即位,派大臣出访所有国家,目的就是显示新君对邻国的“忠信卑让”的态度。《论语·宪问》:“爱之,能勿劳乎?忠焉,能勿诲乎?”这段话的意思是“既然爱他们,能不对他们施以恩惠吗?既然忠于他们,能不教诲他们吗?”由于“诲”的词义是地位高的人教导地位低的人,所以这里的“爱”指的就是执政者爱百姓,“忠”也指的是执政者忠于百姓。《论语·颜渊》:“子张问政,子曰:‘居之无倦,行之以忠。’”所谓“行之以忠”,意思就是“用忠于职守的态度施行管理事宜”。《左传·襄公三十一年》:“我闻忠善以损怨,不闻作威以防怨。”无论是要求在上位者忠于职守还是忠于百姓,其实都是要求他们忠于善道。国语·吴语》:之中,吾民以子之,忠惠以善之。”这是说越王句践以“忠惠”的态度善待百姓。国语·周语》:先王知大事之必以众济也,是故祓除其心,以和惠民。考中度衷以之,昭明物之,制庶孚以行之。祓除其心,精也。考中度衷,忠也。昭明物也。制庶孚,信也。然则长众使民之道非精不和,非忠不立,非,非信不行。”这里说的“忠”,就是“长众使民”者的品格之一。

 

儒家绝不认可对在上位者无原则地服从。《论语·阳货》:“君子义以为上。”道义面前人人平等,它是决定一切的行为标准。

 

《论语·宪问》:“子路问事君,子曰:‘勿欺也,而犯之。’”所谓“勿欺”,就是要“忠”。所谓“犯”,就是要敢于明确反对君主的不合理行为。《孝经·谏诤》:“故当不义,则子不可以不争于父,臣不可以不争于君。故当不义则争之,从父之令又焉得为孝乎?”这说明纠正君父的过错是臣子的责任。《荀子·子道》:入孝出弟,人之小行也。上,人之中行也。道不君,从义父,人之大行也。”《荀子·臣道》:“从命而利君谓之顺,从命而不利君谓之谄。逆命而利君谓之忠,逆命而不利君谓之篡。不恤君之荣辱,不恤国之臧否,偷合苟容,以持禄养交而已耳,谓之国贼。”这说明君父如果违反了道义,臣子也不能服从。《郭店竹简》:“鲁穆公问于子思曰:何如而可谓忠臣?子思曰:恒称其君之恶者,可谓忠臣矣。公不悦,揖而退之。成孙弋见,公问:……寡人惑焉,而未之得也。成孙弋曰:噫,善哉言乎!夫为其君之故杀其身者,尝有之矣;恒称其君之恶者,未之有也。夫为其君之故杀其身者,效禄爵者也。恒称其君之恶者,远禄爵者也。为义而远禄爵,非子思,吾恶闻之矣?’”恒称其君之恶,这才算是忠臣,这是儒家一贯的思想。

 

骂儒族,不要太浮躁,睁大眼睛看看:儒家主张的是“道不君,从义”,是“恒称其君之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