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转载]中医四诊话神工

 清茶清清 2015-06-23

望、闻、问、切,合称中医四诊。“望而知之谓之神,闻而知之谓之圣,问而知之谓之工,切脉而知之谓之巧”,这是记载于《难经六十一难》的名言,中医界无人不知。

望而知之最厉害了,可称为神;闻而知之也相当厉害,已臻圣境;问而知之就差了一大截,只达到工(又分上工、中工和下工三种)的水准;切脉而知之,是最差的手段了,勉强列为技巧?单从字面看,神圣工巧似乎等级在递减。对此,笔者有两个疑问:一)神就比圣高一等?巧就比工低一等?二)将切脉放在最低等、只给予“巧”的评级,与杏林传说以及今天老百姓对切脉的看法差距很大,好像切脉才是中医最深奥神奇的学问,是不?诸位看官?

看过几家《难经》注疏,觉得中医学界并没有对这段经文认真思考过,有的只是互相抄袭、行礼如仪般注解,误导了无数后来学者。不过,这段名言倒被不少医林掌故所引用,某某名医一望便知、一闻知情、一按脉就能说出前因后果等等等等……,以最典型的江湖传说构筑了中医名流的最上层幻象。哈哈,名医雾列,俊彩星驰,收入《众神医序》以资自慰好了。

据《史记》记载,扁鹊神技普通人无法理解,他也懒得解释,就以诊脉为名,敷衍世人。而他“饮是以上池之水”的真面目,两千多年来或许只有张机一人知道:“余每览越人入虢之诊,望齐侯之色,无不慨然叹其才秀也”。想当年,扁鹊只不过因“敬诺”了长桑君的“欲传与公公毋泄”,而开一个小小的玩笑——“特以诊脉为名耳”。遗憾的是,因神技而杀身的他终究没有讲清楚诊脉背后的道理,世人就将他的神技赖在诊脉上了,《史记扁鹊仓公列传》结束句清清楚楚地写着:“至今天下言脉者由扁鹊也”。

汉人这么记述着,晋人紧跟着写下了第一部诊脉专著,后世诊脉专著更是多着。今天中医最喜欢吹嘘的、最被世人认为神奇的,首推脉诊。中医学有一部大名鼎鼎的《脉经》,可曾有过什么望经、闻经、问经?中医不就是一个老头加三个指头吗?老中医常常故作神秘地忽悠着,普通百姓也的的确确这么感受着中医,两千年来,世人始终赖着扁鹊那句小小的玩笑——诊脉。然而,在署名作者扁鹊、并且名列中医四大经典的《难经》中,切脉却放在四诊的最后,只给予技巧这样根本无法与神圣相比、甚至不如“工”的品评。看来,扁鹊本人并不看重切脉,难道真的以诊脉忽悠世人?后人的盛誉,为何与扁鹊自己的见解有如此巨大的落差?各位看官,中医学沦落至今,我们不能再迷信传说了,世人口中、甚至杏林笔下神秘的脉诊携带着太浓厚的江湖气息,而只有经典,才是值得我们倚重的。

  病人来了,或者您去出诊,第一接触多是望见病人。如果您有丰富的经验,遇到了昨天、前天诊治过的痄腮、风疹、麻疹、缠腰火丹等等,心中就有了病情大概。在这一前提下问起病情经历、眼下所苦以印证所见,多数开口如有神。除了上述流行病、多发病,注意观察病人的面色、步态、双手按在何处、下坐形态、神情苦乐、反应敏钝及呼吸浅深快慢等等,同样可以为众多的杂病问诊提供方向,避免漫无目标的询问,给病家以专业、可靠的印象。

某些情境下,望诊的确可以在病人还没开口前,就掌握了疾病的大概,让病家觉得神。不过,这神嘛,更多情况下不听凡医使唤。与其追求机会不多的神誉,不如扎实掌握问诊技巧及其背后的生理病理基础知识,那才是适用于绝大多数疾病的医学坦途。

  望见病人之后,您就可能听到咳嗽、哮喘、痰音有无、喉声异常,恶心呕吐、疼痛呻吟诸声,乃至臭气扑鼻却不敢躲避。即使没有闻到这些,礼貌嘘寒、报上名来、年龄多大等等,也自然就在问诊之先。求诊者语声微厉、健谈寡言、长吁短叹、谵语郑声等等,同样也会为您的问诊提供了方向,减少废话的结果就如箭箭中的,不凡的感觉,或许就在病家心目中形成了。

  问诊,是了解病情的中心环节,中西医都一样。西医的主诉、现病史必须思路一致,系统回顾更是详细周备,从此理出头绪方向,才能进一步指导该仪器检查项目。陈修园先生还为此在《医学实在易》写下了“十问歌”,避免医者粗心、丢三落四,这种认真负责的心态,敝人十分敬佩。然而,现实情况大有不同,问多了就显得没本事,不但医者有这样的歪心思,病家对医者的第一印象也多少受到这种肤浅观念的影响。看到不少医生(中西医都有)应诊时一言不发就搭上手脉,若有所思且表情神秘。笔者无法证实他们真的脉诊了得,更相信他们在等待病家开口,以钓取按脉便知、不必多问的美誉——可怜的江湖习气!对此,敝人在寒了寒了真的寒了博文中,已经清楚表达了自己的看法“如果能详问得情,已经不愧为上工”。

同道们,千万别想当神医,慢说日薄西山的中医学今天不可能有神医,我们辉煌的医史上也只有扁鹊华佗两名神医。两名神医的神迹都止于传说,并没有留下一方一技,上工才是我们追求的目标。

 号脉以及扪按病人的胸腹肌肤,一般在问诊之后或同时进行。如果医生不问病人有何苦诉,便搭上手脉长久不语,他很可能在装神弄鬼或为别的思考而走神。记得1983年正月初,敝人在中医院上班才几个月,来了个中年男人伸出右手,一语不发,要求号脉。走进来时步履、神色都不见异常,问他有什么痛苦诉说,他笑说“你摸脉不就知道了”? 敝人很礼貌地告诉他“我没有那么高的医术。为了诊治的正确性,我们应该互相配合才是”。那人点头微笑而去。30年过去,如果再遇到同样的情景,还是同样应对。

同道们,千万不要装神弄鬼,麻醉自己的同时,也看低了就诊者的智商,其结果只能让大家感受到中医界浓浓的江湖气息。切脉,不应该被小说般吹嘘,四诊合参才是诊视正途。同样以恶寒发热2天为主诉求诊,脉浮紧数者多见,迟缓意味着什么?沉微又提醒医者哪些?笔者认为,切脉主要是为了心中的某种或多种的猜测提供印证。在不闻不问的前提下,仅仅切脉迟缓又能给一位就诊者做出哪些判断?即使您切脉功夫了得,如果不参合望闻问三诊,就算您侥幸碰到心律不齐患者,说出了“心跳厉害”、“不时有心慌气憋感”、“不敢多运动”而赢得病家赞许的眼神,笔者还是给您个“下工”评价。看低了脉诊?《内经》这么说的:《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第四》“能参合而行之者,可以为上工,上工十全九;行二者,为中工,中工十全七;行一者,为下工,下工十全六”。

翻开《伤寒论》,从这临证第一书所记载看,问诊所得到的病情信息超过了八成,望闻切三诊合起来只够问诊的一角。 病人的诉说,经医生心中六节医理梳辨,再追问引导而得到病人口述亲身感受,已经不再是“省疾问病,务在口给”。了解病人的亲身感受,对疾病的判断至关重要,无法取代,因为只有病人才跟疾病有过直接接触,医生只是第三者!而望闻切三诊的结果,只是医生的主观判断,不同的医生可能在同一时间、同一病人身上得出不同的望闻切三诊判断。至于该病人前几天的面色、外观、声音、气味、脉搏如何?入诊前是否有不同的情况,昨天病苦如何?前天又如何?曾经用过那些药物?用药后反应如何?病患信息的大部分只有靠详细的问诊获取。

或许读者会质疑将问诊放在中心位置的看法,《难经》不是清清楚楚地记载着望闻二诊在问诊之前吗?笔者今天要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见解:《难经》望闻问切虽分神圣工巧,实际上并没有高低等级概念,这只是中医应诊的顺序。是的,这顺序清清楚楚,也极端重要:望闻二诊千万别放在问诊之后!病人进来,您还没开口之前已经看到、听到、嗅到,这时您必须用心并记下。如果这时您心不在焉,问诊之后再望再闻,就可能被问诊形成的思路所左右!同一病人,在同一时间,由不同医者得出不一致的望闻感受,这样情况并不少见。以问诊后已经形成的思路去望闻,就可能得出与实际不太符合的望闻感受。而问诊所得,出自病人口述,源于对病痛的真切感受,症状出现的先后、因何加重、何时减轻等等,显然不因医者的望闻二诊感受而改变。为此,笔者认为,四诊神圣工巧的等级意义甚微,甚至可以忽略,其顺序却必须引起中医人的高度重视。

当年蜀汉有“五虎上将”,指挥运用的中枢在刘备孔明;中医神圣工巧的正确发挥,全赖病理生理为基础。生理,及其基础上的病理理解,是中医学核心内容。1800年中医始终无法前进半步,今天沦落被废的危机,归根结底,是仲景后中医人对生理病理的迷茫。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