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独家】商业新物种的爆发——2015年未来之星调查报告

 长沙7喜 2015-06-24
导语

《中国企业家》“未来之星”榜单已连续发布14年,2015年评选正好是第15个年头,2001年首届未来之星评选恰逢上一次互联网热浪的尾声,2015年评选又对“互联网+”进行追寻,15年评选见证了互联网从低潮到重新崛起,从概念到一步步落地,商业模式从模糊到清晰,最终成为不可抗拒的大势,“未来之星”榜单成为这一完整周期的见证者。


文 | 中国企业家商学院 徐征香 编辑 | 关鉴




未来之星-2015年度最具成长性企的新兴企业排行榜

(点击可看大图)


2015,在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政策宣示下,中国正经历着又一次创业浪潮。工商总局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5月底,平均每天新登记注册的企业达1.06万户,相当于每分钟就有7家新公司诞生。从上世纪80年代初改革开放肇始,到90年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方向确立,到90年代末第一波互联网热潮,今天第四次创业高潮再次搅动起一个万马奔腾,喧嚣而令人心潮奔涌的局面。


2015年的未来之星评选由此有了不同的意义,经过初步筛选,符合参选条件的480多家候选企业,公司更年轻,商业模式更具创新,它们在不同的方向进行着大胆而有趣的探索,使一切对商业创新的抵近观察往往都成了马后炮式的复述和补记。


在对118家重点候选企业的问卷统计和数十家企业的实地走访中,我们切实感受到今年以来“互联网+”已经成为现实商业的最新实践。互联网不再是单独的一个行业分类,而是整个商业中的“水”和“电”,利用这样的水电供应,几乎任何一个面对最终用户的企业,都可以在传统行业已经固化的利益分配中重新挤出利润,为自己轻松贴上颠覆者的标签。


越来越多的传统行业正在被“互联网+”模式洗牌,基因重组出更具适应性的新物种,我们正处在一个商业物种大爆发的时代。回复问卷的118家候选企业,超过六成认为自己具备“互联网+”的基因,具体从事移动互联网(占比30.70%)、电子商务(占比11.40%)、互联网金融(7.02%)、互联网汽车业务(7.02%)、新媒体影视娱乐(4.39%)、房地产O2O(4.39%),而暂时还没有触网进行基因重组的比重不足四成。


《中国企业家》“未来之星”榜单已连续发布14年,2015年评选正好是第15个年头,2001年首届未来之星评选恰逢上一次互联网热浪的尾声,2015年评选又对“互联网+”进行追寻,15年评选见证了互联网从低潮到重新崛起,从概念到一步步落地,商业模式从模糊到清晰,最终成为不可抗拒的大势,“未来之星”榜单成为这一完整周期的见证者。


“互联网+”的蓝海


在短缺经济时代,企业的产品用于满足既定的市场需求,随着竞争者增加,市场饱和,最终成为一片红海。而借助“互联网+”的思维,为用户提供新的产品和服务,在新蓝海的巨大容积里快速崛起和成长,几乎是所有成功的创新企业的选择。


长期以来,脱胎于军用技术的无人机主要作为行业应用,和普通消费者没有什么联系,而深圳大疆创新,敏感地抓住了原器件成本下降的时机,果断地转向普通消费者,重新定义了无人机的功用,从而一举占据了全球民用小型无人机70%的市场,在本次未来之星评选中,大疆以80%的评委投票率,24.013的最高分拔得头筹。另一家参选企业无人机行业的新秀亿航,更是突破了无人机操控需要专业操纵训练的门槛,使其真正成为普通人娱乐的工具,并从中衍生出社交、众包等新的应用。


魔漫相机是一款爆红的APP应用,但其联合创始人黄光明却并未把自己的产品定位为即兴娱乐这么简单,他在接受走访时表示,专业的绘画能力需要长期训练,而通过魔漫,用户获得了用绘画表达自己的能力。好的公司都是提供一种能力,因此公司未来发展有充分想象空间。


一家成立不久的公司意外杀入本年度最终榜单,作为国内最早的P2P租车服务平台之一,宝驾租车与传统租车行业相比,充分运用移动互联网的及时性和便捷性,将私家车车主与租车用户通过手机软件连接起来,避开了租车公司这一环节,为客户大幅减少用车成本。


事实上,几乎每一个最终上榜的企业都是凭借自己在提供新产品和服务方面的必杀技:提供移动医疗和在线问诊的春雨医生;在线二手车交易平台的优信拍;借助移动端简化代驾环节,实现用户和司机的直接对接,开创“时间碎片服务”的e代驾……都是寻找到了用户的痛点,在某一方面提供了相较以往不同的解决方案,从而在一个被重新定义的市场成为冠军挑战者。寻找用户痛点-找到解决方案-推出独特产品服务,三位一体正是隐藏在背后的互联网思维。


2015年,对候选企业的问卷调查统计表明,在被问及企业成立以来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时,排在前六位的回答分别是:战略前瞻性(36.84%)、团队执行力强(27.19%)、商业模式清晰(27.19%)、独特的技术与产品(23.68%)、富于创新(23.68%)、有竞争力的产品(22.81%),在规模经济的优势相对弱化之后,拥有独特的产品从未像今天这样受到重视。


轻资产、重运营


“互联网+”在企业运营层面意味着什么?通过调查问卷和企业走访我们认为,因为是对传统行业的深度改造,那些充分利用互联网手段“轻资产”的新兴企业也不得不“重运营”,而纯互联网公司的发展空间并不大,因为要直接面向用户提供产品和服务,过去几年流行的平台型思维或许会发现它的瓶颈。


相对线下二手车交易市场混乱的情况,好车无忧用线上方式实现了二手车买卖信息透明,而即使如此,好车无忧仍然拥有一支检测师队伍,要对车况进行数百项的实地检测,而正是繁琐检测中形成的业务规范铸成了他人难以模仿的壁垒,从而杜绝了轻易拷贝一家二手车信息平台的可能性。


近几年,新兴企业向垂直领域深耕已经愈发明显,而现在仅仅选择一个细分的市场已经不足以成为天然阻挡竞争对手的护城河,“重运营”中曾经遇到过的一个个陷阱和障碍,无数次挫折中积累的“know how”,沉淀下的客户数据和需求,才是先发企业的真正优势。


未来之星的选择


每年的未来之星评选,不仅是为最终上榜的21家优秀企业加冕,同样也是对数百家中国新兴企业的大摸底。通过参选企业填写的调查问卷,我们可以通过定量的方式,对新兴企业产品服务种类、融资状况、企业管理、未来规划等诸多方面进行了解。



对企业下一阶段发展所需资金最可能的来源,调查结果显示,50.00%的参选企业表示私募股权和VC依旧是他们的首选,而21.30%的企业则偏向于定向募集(战略融资),然后是上市或增发,占比为13.89%,其余则为公司自有资金,或者从银行等金融机构获取。


新兴企业基本处在最具发展前景的行业和领域,它们对“风口”的预测特别值得重视。调查结果显示,在问及参选企业对“未来三年最具增长潜力的行业”判断时,移动互联网(80.00%)、电子商务(32.17%)、金融/保险(22.61%)、文化传媒(20.00%)、软件、芯片等高科技产品(18.26%)、旅游/体育/健身(14.78%)、生物制药(11.30%)以及手机等通讯产品(10.43%)排名靠前,与2014年对比,金融/保险、文化/传媒、旅游/体育/健身、数码等消费类电子产品以及仓储物流,被看好的比率有所上升,而能源、大型机械制造、食品、房地产等传统行业看好的程度下降。参选企业打算投资的行业中,移动互联网和电子商务占比最高,分别为68.57%和23.81%。



还有一个趋势也值得关注,“80、90后”创业已经不是炒作的概念,而实际成为新兴企业中的新锐力量。之前,新兴企业的创业者多为海归或出身于大公司,创业一定程度上嫁接了以往的经验和技能,而现在,具备更创新型思维的年轻创业者的加入,使经验的价值越来越多让位于创意。


一个明显的变化就是新兴企业创始人的平均年龄,据统计,参选企业创始人平均年龄38岁左右,且大部分集中在30-39岁年龄段,而在2011年,创始人则更多集中在40-49岁年龄段,短短三四年时间,新兴企业创始人的平均年龄几乎下降了10岁。


由此,2015年的评选见证了一个“互联网+”的时代,一个年轻人追逐和实现梦想的年代。


附:2015年未来之星100强企业名单(点击查看大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