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炎症型”肺癌EGFR突变率极高

 李医生的书馆 2015-06-24

“炎症型”肺癌又称为“实变型”肺癌,指大体病理及影像上表现为非支气管阻塞性的弥漫性实质性浸润的肺肿瘤,因常常被误认为炎症性肺实变,故称之为“炎症型”肺癌。


既往文献报道P-LC的诊断标准为组织学或细胞学证实的肺腺癌主要鳞片状生长,即细支气管肺泡癌或腺癌,根据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和国际肺癌研究协会(IASLC)的诊断标准为细支气管肺泡癌;胸部断层扫描为存在或不存在支气管充气征,无肺部感染;无肉眼可见的支气管病变和胸外转移。


然而,2011年肺腺癌国际肺癌研究学会(IASLC)、美国胸科学会(ATS)和欧洲呼吸学会(ERS)国际多学科分类取消了BAC,所以该类型的肺癌可能需要重新定义。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是一种受体络氨酸激酶,该基因结构域出现的激活突变对某些非小细胞肺癌中的原癌基因起到了推动作用。研究表明,对于EGFR突变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s)联合化疗可作为一线治疗。


EGFR基因突变好发于女性,非吸烟者,亚州人群突变率高于欧美人群。最近一项关于亚洲人群NSCLC的EGFR突变的流行病学研究表明亚洲人群的突变率为43%,其中华人的突变率为52%。同时该研究表明普通腺癌EGFR的突变率较BAC高。然而,对于P-LC与EGFR突变率的关系仍未明确。


P-LC是肺癌的一种特殊的影像学表现,来自中国的何建行教授等人通过回顾性分析影像学表现为P-LC患者的EGFR突变状态,探讨其与EGFR突变的关系。回顾性分析影像学表现为P-LC患者的EGFR突变状态,探讨其与EGFR突变的关系。


该研究收集广州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1年8月至2013年8月连续接受肺癌根治术患者953例。P-CL通过组织学证实为NSCLC,且影像学表现为炎症样改变。通过聚合酶链反应检测检测EGFR突变。比较P-LC与对照组之间EGFR突变及其他临床和病理表现的差异。


共953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纳入本研究,平均年龄均为59.9岁。85(8.9%)例患者符合炎症样肺癌的诊断标准,其中腺癌82例(96.4%)是P-LC的主要病理类型,鳞癌2例(2.4%),其他类型肺癌1例(1.2%)。


腺癌中浸润性腺癌78例(95.1%),微浸润性腺癌4例(4.9%)。P-LC更多见于女性(58.8% versus 37.1%)、非吸烟(76.5% versus 56.5%)以及腺癌(58.8% versus 37.1%)患者。


542例患者进行了EGFR基因突变检测,85例P-LC患者中52例通过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EGFR的突变情况。263例(48.5%)患者含有EGFR基因突变,其中P-LC患者的EGFR突变率为75%,对照组患者的突变率为45.7%。


P-LC组含有基因突变患者39例,其中单基因突变38例,双基因突变1例。21 例(53.8%) 患者存在19号外显子缺失是最常见的基因突变位点,以及16例(41%)的患者存在21号外显子L858R位点突变。 1例患者同时存在L858R和20号外显子插入突变,1例患者含有20号外显子插入突变。


小编寄语:具有类似炎症样改变的肺癌患者(尤其是晚期)建议行EGFR突变检测,无法获得病理标本时,经临床诊断可考虑诊断性使用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由于EGFR突变率高,而EGFR突变的病人易于合并全身转移,因此具有类似特征病灶的患者术前强烈建议行PET-CT而非常规手段明确全身转移情况。P-LC是一种具有特殊影像学表现的肺癌,以女性、非吸烟腺癌为主,且EGFR突变率非常高。具有此类影像学表现的患者应常规进行EGFR突变检测,指导术后靶向治疗。然而,该类型的肺癌患者的预后情况有待进一步证实。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