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世界著名博物馆(16)---中国历史博物馆

 万家灯火照我心 2015-06-24
16  中国历史博物馆(中国)
    在北京天安门广场的东侧,有一座雄伟端庄的现代建筑物,它的南半部,
就是中国历史博物馆。
    中国历史博物馆的前身是1912 年7 月成立的北京历史博物馆。1926 年
定名为国立历史博物馆,1930 年改名为中央研究院北平历史博物馆,1949
年解放时,仍名北京历史博物馆,1959 年迁入现址后,改为中国历史博物馆。
该馆是通过中国通史的基本陈列来勾划中国历史轮廓的,所以,它收藏、
保管的备类文化藏品,来自全国各地。30 多万件藏品,内容广泛、全面、质
量精美,是其他馆无法相比的。
    中国历史博物馆以9 000 余件珍贵文物的陈列,组成了一部用实物写成
的中国历史。《中国通史陈列》,从约170 万年前的“元谋人”起,到公元
1840 年鸦片战争前夕止,按中国历史发展过程,分为“原始社会”,“奴隶
社会”,“封建社会”三个部分,展示了中国历史上各社会形态,以及重大
事件和杰出人物,系统、形象地表现了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灿烂文化、优
良传统和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祖国历史的业绩。
    原始社会部分的陈列,把人们带入170 万年前到距今4 000 多年前的社
会。 1965 年在云南省元谋县早更新世晚期的地层中发现的两颗“元谋人”
牙齿化石,证明了100 多万年前我国已是人类活动的一个重要地区;1963 年,
陕西省蓝田县中更新世早期地层中发现的“蓝田人”头骨化石和石器,说明
蓝田人已能制作工具;北京周口店出土的四、五十万年前的“北京人”化石,
头骨比较原始,但四肢接近于现代人,说明长期劳动可以创造人的真理。“北
京人”的遗物,不仅有大量的石器,还有许多灰烬和烧骨,说明他们当时已
会用火和保存火种,他们成群地过着采集和狩猎的生活。
    十万年前后,开始进入母系氏族社会。广东“马坝人”、山西“丁村人”
和湖北“长阳人”,制造石器的技术不断改进,象“丁村人”的三棱尖状器
就是十分著名的,反映了当时采集和狩猎经济的发展。二三万年前的广西“柳
江人”和周口店“山顶洞人”,体质基本上已和现代人一样,他们发明了磨
制、穿孔技术,制作骨、角器,还有骨针把兽皮缝成衣服。山西峙峪出土的
一万年前的箭头,表明当时已发明了弓箭。六七千年前,原始农业和牲畜饲
养业有了发展,并掌握了制陶和原始纺织技术,这时已有了雕塑和彩绘。陕
西半坡陶器上刻划符号可能是我国文学的雏型。在五千年前,社会进入父系
社会时期,人们已经有了固定的住房,种植着水稻和粟子等农作物。畜牧业
也有了新的发展,陈列的动物骨证实了当时已饲养猪、狗、牛、羊。手工的
冶炼、制陶专业也开始出现。
    奴隶社会部分的陈列,展示的是公元前21 世纪到公元前476 年的历史,
即夏、商、西周、春秋时期,是中国奴隶社会形成和发展的时期。这部分陈
列的珍贵文物越来越多,有宫殿、城市的模型和图片,有许多铭刻着甲骨文
的龟甲、兽骨,还可以看到商代制造的著名的青铜器,如:重达875 公斤的
司母戊鼎,以及造型精美的龙虎尊和四羊尊;西周的盂鼎、曶鼎,盂鼎上291
字的铭文,记载了周王一次赏赐给贵族盂1709 个奴隶的史实,曶鼎上的铭文
记载了当时5 个奴隶的价格只等于一匹马和一束丝。还有各种手工业制品以
及金属铸币——空首布等,都表明社会政治经济程度是前所未有的。春秋时
期铁器开始出现,这时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在封建社会部分,展品展示的是公元前475 年到公元1840 年的历史,按
朝代说,起自战国,历经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辽、
宋、西夏、金、元、明、清16 个朝代。
    封建制度的形成,促进了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展出的各地出土的战
国铁范和铁工具,反映了当时铁器的广泛使用,它为大规模开垦农田,兴修
水利,改进耕作技术提供了有力的条件;展出的湖南、湖北、河南等地出土
的大量精美漆器、金属器物和丝麻织品等,表现了古代人民高度的智慧;展
出的诸侯国的金属货币、度量衡器,以及砖瓦、下水管道等,反映了当时商
业和城市的发展;展出的屈原辞作、扁鹊医术等,说明了当时科学、文化、
艺术的进步。
    进入秦朝,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建立了。展出的秦始皇兵马俑坑出土
的陶俑、陶马,显示了当年秦朝大统一的气势。
    “齐铁官印”封泥和五铢钱,是汉朝实行盐铁官营和货币专铸的遗物;
在这里,张衡的地动仪模型、铜奔马、铜长信宫灯等文物,都是引人注目的
展品。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文学、书法、绘画、雕塑艺术尤为发展,这
里陈列了许多艺术品,反映了这个时期的文化水平。其中有一具南北朝的仰
覆莲花青瓷尊,耐人观赏。
    隋、唐、五代,进入了经济、文化繁荣的新阶段。展品如精致的螺细镜、
金银平脱镜,艳丽多采的纺织品,釉色晶莹的瓷器,著名的唐三彩,代表着
当时工艺新成就。这个时期还发明了雕版印刷术,天文学和医药学也有了新
的发展。敦煌、龙门的石窟艺术,以及书法、绘画、音乐、舞蹈、建筑等都
显示了新的风格。
    辽、宋、西夏、金、元时期,开始向封建社会后期过渡。这里展出的我
国古代三大发明——火药、印刷术、指南针,对世界历史发展有伟大贡献。
明、清两代是封建制度渐趋衰落和资本主义萌芽的阶段。明代的青花瓷
器和五彩、斗彩瓷器,光彩照人;《皇都积胜图》和《南都繁会图》描绘了
明代北京和南京商业繁荣的情景;福建长乐《天妃灵应碑》,记载了郑和出
使各国的情况;永昌元年“工政府屯田清吏司契”铜印及“永昌通宝”等,
是明末李自成农民革命政权遗留下来的珍贵文物。还有体现我国与亚洲、非
洲、欧洲各国进行贸易和科学、文化交流的文物。
    展出的尾声,展品反映了清末的阶级矛盾的尖锐化,预示着封建社会行
将灭亡的征兆。
    徜徉在这历史的长河中,谁人能不为我们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而感到骄
傲和自豪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