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机构在社会中的定位是什么?为患者提供健康服务!如何为患者提供健康服务?有两种医疗模式:医生为中心或是患者为中心。无论哪一种医疗模式,都是人类服务性行业,尽管为患者提供健康服务是涉及生命伦理的职业。涉及生命伦理的职业,无论是公费还是私费,都会使得人们面对退进两难的决策选择:是以患者为中心,还是社会或医院为中心?就公费医疗,如若以患者为中心或许过多占用社会医疗资源,如若以社会为中心或许产生特权社会医疗服务;就私费医疗,如若以患者为中心或许医院盈利受损,如若以医院为中心或许减损健康服务质量。面对退进两难的决策选择,医务界如何做出最佳的决策?显而易见,决策是硬件和软件的组合效应:政府以及医院的规定是硬件,医务人员与患者之间的沟通是软件。
医患沟通有两种方式:一是以医生为中心的权威模式,另一种是以患者为中心的信任模式。这两种医患沟通模式,有意无意地被医疗工作者使用;然而,二者之间区别所在?使用的效果如何?似乎尚未我们大陆医疗界所重视。以患者为中心的医疗模式在西方的普遍使用,不仅仅体现在政府以及医院的规定,更为体现在以患者为中心的沟通模式。在西方,以患者为中心的沟通几乎成为一门专业,设置于医疗服务行业中。令人遗憾的是,大陆医疗队伍中缺乏这门专业,或许这正是医疗效率低、医患之间发生误会的关键所在? |
|
来自: 昵称26323735 > 《中国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