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朱株专栏】为什么你的孩子总是不守规矩?

 长沙7喜 2015-06-24

调查研究表明:最幸福的孩子,来自于那些有着行为温柔体贴、同时态度坚决的家长。而那些慵懒以及“自由”的孩子们,一点也不认为没有约束、为所欲为的生活更有乐趣,相反他们很没有安全感;如果父母们对孩子的态度常常是从一个极端跳到另一个极端,一下子非常严格,一下子又过于马虎,孩子会生活得非常困难,感到无所适从;而对孩子过分严厉,稍有不顺从就会打骂或者惩罚,这样的孩子也许通常会有规矩,但他们从内心并不信任规矩,并且可能很难发展信任感和自我意识。

和孩子一起制定一些规矩,然后合理并且坚定地贯彻规矩。这样不仅帮助孩子健康成长,令父母感到轻松,而且能够增强孩子的安全感和自信,同时也会很有成就感,因为他知道自己正在学习正确的做法。

换一句话说,快乐自信的孩子,是在规矩中长大的孩子。但是,在我们的生活中有的孩子能够遵守规矩,有的孩子却不能遵守规矩。这是为什么呢?我总结了以下三点原因:1.孩子的社会性参照未得到良好培养

被称为“婴幼儿精神医学世界第一人”的美国科罗拉多大学教授罗伯特·埃姆德,最早提出“社会性参照”一词。他对在各种环境下长大的婴幼儿进行追踪调查,观察不同的养育方法培养出不同人格的人。在研究中,他注意到了“社会性参照”这种高度的情感与感性,认为这种情感与感性是人的社会性存在的基础,也是人遵守社会规则生活下去的基础。

埃姆德认为培养孩子社会性参照是非常简单的事:一岁半到两岁的孩子,开始尝试着去做自己能够做到的事情,比如,孩子有一天突然一下子把扣子扣上,把袜子脱下去。当第一次做到以前做不到的事情时,孩子肯定会寻找大人的目光。但这时的他并非困惑或害怕,而是以一种自豪的心情看周围的大人,心想:我做到了,很厉害吧!

如果大人注意到了,并且高兴地说:“哇,宝宝做到了,好厉害!”即时肯定孩子的成功,并且与孩子一起分享这种喜悦。那么,这种心情就会成为孩子具备社会性的基础,社会性参照就是在这样的关系中养成的。

养育孩子,尤其是年幼的孩子,就是要真切地感受孩子的情绪,把自己的眼睛和心都放在孩子正在做的事情上面,感受他的心情,和他说话,与他交流,在他成功的时候,与他一起分享这小小的喜悦。培养社会性参照,就是这种经验的积累。

根据埃姆德教授的理论,社会性参照得到良好培养的孩子,才会尊重他人,遵守规矩,能够更好地融入社会。而缺乏社会性参照的孩子,言行总是以自我为中心,无论他人怎样说服,他依然我行我素,毫不在乎违反规则。

2.父母过于满足孩子的需求

在我的理解中,父母是必须尽量满足孩子的需求的,尤其对于年幼的孩子的愿望,无论怎样去满足都不过分。

可能很多父母认为过度保护孩子、过分满足孩子会令孩子依赖性太强,无法自立。但事实上,孩子学龄期、青春期很多成长的问题和障碍都是因为愿望没有得到满足而造成的,当我们意识到在这一点上做得不够好,应该尽早弥补,越早越好。

所以,我在这里所指的过于满足孩子的需求,并非指我们不要过于满足孩子的愿望,而是指不用太着急满足孩子的任何需要。我们要教会孩子学会耐心等待,等念头变成愿望,然后再去满足他,这样会对孩子的成长更加有益。第一,等待的过程会让孩子学会安静、耐心、坚持;第二,满足孩子期待已久的愿望,强烈的满足感会让孩子更加幸福,内心也会变得更加安静和坚定。也就是说,这是一个很好的良性循环。

比如在孩子小的时候,孩子要喝水,当他啼哭的时候,我们一定要立刻回应并且安抚,回应一定要及时,这会让孩子更有安全感。但并非意味着每次都必须马上随叫随到,可以一边回应:“宝宝乖,妈妈在这里,妈妈马上就过来哦!”一边继续把手头的事情忙完,然后再来满足孩子的需求。

大一点以后,孩子有什么需要,我们都可以尽量答应,但很多愿望不能一时达成,我们就要安抚他等待时机,等到某些条件成熟以后就可以满足他。这些条件事实上就慢慢变成他日后要遵守的一些规则。

心理学家认为,孩子不能遵守规矩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孩子的心理没有接受过障碍,想要什么就有什么,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因此没有被约束和限制的孩子,一旦受到制约,就会很难适应,他们会不接受规则,甚至会暴跳如雷。

因此,我建议父母不要过于满足孩子的需求,也就是说,不要太快速地满足,也不要无条件地满足。在满足孩子的过程中,耐心地告诉孩子达成愿望的正确做法,让孩子尝试着自己做出一些努力去争取。

3.家长没有严肃地对待界限

有这样一个说法:如果一件事情被允许了两次到三次,孩子们就会从中培养出规律。如果只需要两到三次,就可以让孩子习惯完成作业再出去玩耍,自己整理打扫房间,那该是多么美妙的事情啊!

然而事实上,很多家长都要因为这些事情和孩子们一直斗争下去。那是因为面对这些规矩的时候,父母因为没有严肃地坚定地贯彻下去,所以孩子又从两三次的“例外”中培养出了另外的规律。所以,家长们又要为之前的协议重新奋斗。

比如一个家庭,一定不会因为孩子放火把房子烧掉这样的事情而发生争吵,因为孩子从小就被教育不能玩火,一次也不可以,偶尔孩子玩火,也一定会立刻被家长严厉禁止。但是,我们常常为了孩子晚上必须几点以前上床睡觉,而和孩子发生一次又一次的家庭大战。那是因为,对于这个问题的态度,有时我们会很坚决,有时却又放松了。于是,聪明的孩子们立刻发现了这个问题常常会有例外的情况,他们就会讨价还价,用各种方式试探,用各种努力争取一次次的例外。

所以,我们大可不必抱怨孩子,为什么不守规矩,有可能只是我们的态度模棱两可。

当然,合理的规矩只是为了人与人之间更好的相处,减轻交往时的一些负担,但是它们并不能成为目标本身,我们不能为了规矩而规矩。有的规矩在实施了一段时间以后,实现了本来的意图,但如果长期使用,就会失去意义,那么我们就要合理地调整和改变。如果在制定、调整、废除规矩的过程中,让孩子一起参与的话,那么实施起来会更加有效。

也就是说,如果要孩子守规矩,我们家长就应严肃地对待界限,让孩子了解你明确的态度。但我们不能为了坚持家长的权威,为了规矩而规矩,这样会令孩子失去对规矩的信任,以及对父母的信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