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别想摆脱书#
新书过眼 第三期
不知不觉距离我们相遇已经有半个月了,感谢大家一路的陪伴,也有很多朋友在后台留言支持我们咧(开心~)快放假啦,想起好久没推荐书单了,所以今天来点没那么深沉的吧。边吃粽子边淘书哦 (=^ω^=)
《没有个性的人》是穆齐尔未完成的遗作,一部“精神长篇小说”,在二十世纪现代派文学中具有重要地位。 1914年,奥匈帝国的维也纳,筹备庆祝奥皇弗兰茨·约瑟夫在位70周年活动委员会的秘书乌尔里希,觉得自己是个没有个性的人,因为他不再把人,而是把物质看作现代现实的中心,他看到自己被迫面对时代的种种问题,面对理性和心灵、科学信仰和文化悲观主义之间的种种矛盾。(美)丹尼尔·凯斯 / Daniel Keyes 著 声称能改造智能的科学实验在白老鼠阿尔吉侬身上获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下一步急需进行人体实验。个性和善、学习态度积极的心智障碍者查理·高登成为最佳人选。手术成功后,查理的智商从68跃升为185,然而那些从未有过的情绪和记忆也逐渐浮现。 声称能改造智能的科学实验在白老鼠阿尔吉侬身上获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下一步急需进行人体实验。个性和善、学习态度积极的心智障碍者查理·高登成为最佳人选。手术成功后,查理的智商从68跃升为185,然而那些从未有过的情绪和记忆也逐渐浮现。历史学家黄仁宇先生以其独特的长时段、大视野的历史观透视百年中国历史进程,探讨中国实现现代化的途径,反映了一个历史学家的睿智和良知。此外,本书搜集增补黄先生《资本主义与负债经营》、《四个共识 :对两岸三地文化交流的建议》、《我相信中国的前途》和《中国不再是个谜》四篇文字。1940年的某个夏日,德军在巴黎近郊投下第一枚炸弹。整个巴黎都醒了,法国一分为二,两百万法国人如潮水般逃向乡间。无论他们是贫是富,没人抵挡得了时代的浪潮。人民遭政府遗弃,德军不分城乡,铺天盖地进驻法国每个角落。内米洛夫斯基在人生最后的时光里,选择以小说勾勒出二战法国大逃亡的众生相,为后世留下了一部未完成的史诗巨著。一部20世纪阴暗面史书,马克斯·韦伯之后最伟大的社会学家迈克尔·曼重塑对历史的理解。
书中,迈克尔·曼审视了民主化与种族清洗之间的密切关系……与多数其他社会学家不同,曼并不爱用术语。这本书很厚重,但读起来并不艰难,曼深入浅出的解读聚焦于社会中的政治权力关系,令人信服地阐明了种族清洗的源头及升级过程。诺奖得主奈保尔的自传性质的随笔集,中文版首次出版。书中收录奈保尔随笔名篇《阅读与写作》《自传之前言》《一生中最快乐的日子》《两个世界》等,独家揭秘奈保尔代表作《米格尔街》《毕司沃斯先生的房子》创作背后的故事。《摄影之后》检视了大量数码媒介的运作方式——从普通人用手机拍摄的新闻事件的图片到无所不在的图像监控,这些媒介从根本上改变了我们接受视觉信息的方式。同时,对照片的处理日渐普遍,“摄影=忠实记录”的等式不再可信,并引起了质疑:在讲述个体和公众的历史时,摄影扮演着怎样的角色?继约翰·伯格和苏珊·桑塔格之后,弗里德·里奇分析了摄影的缺陷,也揭示了这一进化中的媒介所蕴含的潜力。1975年,作为英国文化委员会和十名赴英学习的中国学生的交流项目,吴芳思和另外八名英国学生到北京学习了一年。吴芳思和同班的中国学生一样,有半年时间在工厂里,跟制造火车头的工人们在一起;或者在农田里,向农民学习如何捆白菜;在泥水里,学习如何插秧……其余的大部分时间,他们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还要练太极剑、推铅球和扔手榴弹……汤姆斯河镇曾是一个人口不到两万的农业小镇,名字取自于那条流经当地的小河。从莱茵河辗转俄亥俄河谷扩张近百年后,1952年,世界三大化工巨头——汽巴、嘉基和山德士——来到汤姆斯河镇,成为当地最大的私人雇主,也使小镇发展成全美经济增长最快的地区之一。然而,1957年,镇上的供水系统第一次检测出了化学污染物;1982年,当地居民谈癌色变; 1996年,汤姆斯河镇化工厂关闭;1997年,瑞士总部把化工生产迁移到了中国和印度……马尔克斯1992年出版的短篇小说集。书中,你可以读到: 因为和人生最好的那些朋友欢聚一堂,我开心得忘了那是自己的葬礼。 七十六岁的老妓女在梦中窥见自己将死的预兆,开始无比耐心地准备身后事,甚至教会了一只狗狗长途跋涉到她的墓前哭泣…… 德国家庭女教师简直是个纳粹。我们从爸爸的古董罐子里弄来些残存的希腊毒酒,掺在那女人偷喝的酒里。第二天她看上去一点事儿没有。但第三天她真的死了! 淑女和小混混相爱了。钻石、豪车、貂皮、盛宴护卫的真挚爱情完美得不像是真的,直到淑女娇嫩的手指被玫瑰花刺扎了一个小得几乎看不见的口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