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坛教父”童庆炳:名师眼中的名师 | 文字流芳,音容犹在

 心上耕田 2015-06-24


  2015年6月14日下午,著名文学理论家、北京师范大学教授童庆炳因病在京去世。童庆炳是中国文学理论界的泰斗,培养过众多知名学者,此外许多著名作家如莫言、余华、刘震云等知名作家也曾经是他的学生。

那些依然流芳的文字

  时间是一种怪东西,有时你觉得它太长,过一日如度三秋,有时又觉得它太短,你的一生可能都快过去了,可觉得童年时光如在昨天。眼看就到古稀之年,生活似乎就快结束,却觉得生活才刚刚开始。航船好像刚从黎明时分美丽的港口起航,可转眼之间已经到达黄昏时分寂寞的港湾。人生对于我们只有一次,你尽管觉得那人生航船走了许多弯路,但已经不能回转,不能重新再来一次。

——童庆炳《人生七十感言》

  在下大雨的时候,全家人坐在祠堂上厅的凳子上面,看雨水从天井四边的屋檐上流下来,那连成的一条条水柱,好像悬挂在空中。雨水倾泻到天井里,发出蓬蓬拜拜的声响。这时候连小孩儿也不说话了,老狗也乖乖躺在我的身旁,大家都面向天井只是看着、听着,似乎都在沉思什么,似乎那一刻大家都成哲学家了。这可以说是我们家的“一道风景线”。这时候在我们家正在工作的只有一只老乌龟。

——童庆炳遗作《潮白河放龟》

那些依然留存在记忆中的音容:

  
  那时我经常逃课,逃童老师的课亦多。十几年的光阴转眼过去,回头一想,遗憾良多,逃童老师的课当然是一个重大的遗憾。童老师在课堂下是蔼然长者,端重慈祥;在课堂上却是青春生动,神采飞扬。他讲课时的样子经常地浮现在我的脑海里。

——莫言

  印象中的童庆炳老师总是衣着洁净,恍惚记得夏季时他穿白衬衣的时候多。白衬衣穿得好了,就像雨后晴空中的白云一样悦人眼目;而穿得不得体时,则觉得就像初春泥泞中的残雪一样让人看不得。印象中的童庆炳老师面目白净,脸上棱角分明,穿白衬衣自然属于上好之列。

——迟子建

  我们读书时,老师上的课历历在目,对于真善美,老师有信仰,愿意用生命去捍卫。他的声音清晰而沉静,一个有信念的人才会这样毫不含糊地说出真话。童老师不畏上不攀附,一介书生,铮铮铁骨,受过老师恩泽的弟子们,当不负先生,传承良知,童老师千古。

——于丹

  听他的课,在汲取知识的同时,常泛起情不自禁的感动。他把枯燥的文艺理论讲得流光溢彩,闪烁着温润高贵的人性光芒。

——毕淑敏



[语文周报]

国学之美,生生不息

微信ywzbgf

微博@语文周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