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3年上半年湖北才市供求信息分析

 雷俐萍加油 2015-06-24

 

截至6月底,根据湖北省人才市场、17个市州人社部门所属人才交流服务机构以及前程无忧、华中、智通等4家专业人才服务机构提供的《人才供求信息统计表》样本数据,形成上半年人才市场供求信息报告。

一、总体形势

各类人才服务机构积极促进以高校毕业生为主体的就业工作,据统计,2013年1月至6月,湖北各类人才服务机构共举办了现场招聘会485场,进场企业42861家次,提供招聘岗位603724个次,进场求职人员简历数为662386份;各类人才网站登记招聘企业70355家次,新增就业岗位696124个次,活跃个人求职简历数为1824488份。上半年总体岗位供求比为1:1.91(注:提供岗位数为1,求职人数为1.91)。

总的来看,我省上半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较前两年严峻(2012年上半年岗位供求比为1:1.35;2011年为1:1.51),湖北就业吸引力增加,同时,求职人员反复求职次数增多,使求职人数表现出“井喷”,比上年同期增长了35.4%(高于去年10.7%的增长比例),岗位数增长“趋缓”,幅度为8.2%(低于去年16.9%的比例)。武汉仍然是求职者首选,现场招聘共收纳378221份简历,占全省的57.1%,网络招聘共登记764274份活跃简历,占全省的41.9%,基本占了全省的一半。

除武汉市外,宜昌、襄阳、黄石成为上半年就业热点区域。这充分表明省委、省政府“一主两副”发展战略对人才的就业产生了较大影响。同时,黄石作为工业基地,也吸引了大量人才前往就业。

从用人单位对求职者学历的需求比例和求职者简历中的学历分布比例来看,随着研究生扩招规模加大,人才市场研究生、本科学历人才总体需求呈现微弱的“过剩”,而专科生总体则呈现“短缺”。

首先,从用人单位对求职者学历的需求比例看,需求分布情况如下:

  其次,从收纳的求职者简历的情况看,上半年的求职者总体分布图如下:

  

二、供求状况

(一)用人岗位需求纵向分析(对比去年):房地产类人员需求稳健增长,餐饮类人员需求相对去年减少。

统计表在参照《全国人才市场供求信息分类标准》(人办发〔2000〕108号)和征求部分人才服务机构意见的基础上,根据目前人才市场职业分类的实际情况,以及目前人才市场习惯采用的职业分类名称,确定了24个职业类型。从用人单位的需求情况分析,岗位需求前10位排名如下:

  岗位需求后3位排名如下:

在人才需求排名前10的职业类型中,除“市场营销”、“IT计算机”、“房地产”、“财会审计”继续与去年同期持平外,需求量上升最快的职业为:“机械制造”和“建筑/工程/装修”。“旅游/餐饮/娱乐”需求量下降最快。

福星惠誉房地产有限公司今年的一项公开调查报告显示:近5年来我省房地产市场投资规模保持稳步增长,随着我省城镇化进程的逐步加快,仅武汉就有近100个“城中村”改造项目,包括武汉在内的省内城市旧城改造规模扩大,衍生出的人才需求增长较为稳健。

(二)求职者择业需求纵向分析(对比去年): 

根据统计,人才择业需求前10位排名如下:

  人才择业需求后3位排名如下:

与去年相比,人才择业需求(求职者投递简历数)前10位排名中,除“市场营销”、“IT计算机”、“行政/文秘/后勤”、“电子/通信”与去年持平外,“机械制造”、“生产管理”和“建筑/工程/装修”较去年有较大幅度上升,“人力资源”的排名则下降幅度最大。

据武汉市人才服务中心介绍,今年“机械制造”、“生产管理”和“建筑/工程/装修”等一线生产技术岗位收纳的简历数攀升。

(三)岗位供求横向比较(求职简历数与企业岗位数相比):岗位供求比创历史新高,市场营销、旅游餐饮类职业有人员缺口。

今年上半年,对照企业岗位需求和人才择业需求,就业形势仍相当严峻,平均1.91人争抢1个岗位,过剩率前10位的职位包括:

据华中人才市场部的分析,由于近年来金融行业盈利远超实体经济,总体薪酬水平居前,平均薪酬是其他行业的1.5—2.5倍,而作为金融行业三大领域的银行、证券和期货,则受到了求职者更为猛烈的追捧。优先考虑投身金融行业的大学生较去年有较大程度的增长,求职简历数相对企业岗位数的过剩率也首屈一指。

“市场营销”作为职场岗位“常青树”,求职人员缺口率在11%,“旅游/餐饮/娱乐”的求职人员缺口率在14.7%。武汉一家餐饮管理公司的行政负责人感叹目前企业处于“雪上加霜”的境地:“行业淡季又赶上招人难,大部分90后都觉得工作太累,‘三班倒’假期少,职业的口碑差。”智通人才市场部表示,虽然有部分餐饮企业通过放宽年龄限制,比如将年龄放宽至35岁来缓解用工矛盾,但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人手还是紧缺。在宾馆酒店行业,管理、销售、餐饮等管理型岗位,以及中西餐厨师、通讯技术维护、餐饮客房服务等技能型人才较为急需。在旅游业,导游岗位普遍无底薪,随着吃回扣等业内“潜规则”逐渐被媒体频繁曝光,以及打击“强制购物”等行政措施的出台,导游们面临更加艰难的“生存环境”。这些都让求职者有所顾虑。

三、薪酬状况

(一)薪酬总体分析:我省才市平均薪酬报价和人才薪酬期望对比,研究生薪酬水平“应声而落”。

综合现场招聘和网络招聘的统计情况,我省用人单位薪酬报价如下:

  

  

据湖北省人才市场招聘部介绍,由于硕士、博士研究生连年扩招,目前我省2012、2013届研究生人数将近7万人,为了能够在毕业后留汉获得职业上的竞争优势,考研或考博的人数也创新高。受宏观经济形势影响,钢铁、石化、船舶及汽车行业需求下降,企业薪酬水平应声而落,影响最大的就是硕士以上学历毕业生。

据省内多所高校反映,今年一季度,钢铁行业由于经济发展结构开始转型,加之下游需求行业增速持续放缓,面临较大的需求压力,企业需求仅有往年的三分之一;船舶行业因出口下降,行业需求继续紧缩;石化行业处在产业结构调整的转型期,采取严控用工总量,降低人工成本的办法,减少招聘新入职员,今年元月,中石化总公司和多个二级子公司出现“退订解约”的现象,波及数百名湖北应届毕业生。汽车行业特别是日资企业,受钓鱼岛事件的影响,大幅调减用人需求。

另有报告显示,今年二季度,受全球经济影响较大的机械/设备/重工、电子/通信和贸易/进出口等行业在的招聘量有较大的上升,但除市场营销、技术类岗位薪资回暖外,薪资总体水平仍然处于收紧状态。

(二)按照各学历层次,用人单位薪酬报价与人才薪酬期望对比,民营企业薪酬水平“欠佳”影响我省才市总体薪酬。

用人单位对求职者的薪酬报价,排名前5名的职业如下:

  序号

  硕士以上

  本科生

  专科生

  职业类型

  薪酬报价

  职业类型

  薪酬报价

  职业类型

  薪酬报价

  1

  金融/保险/担保

  4487.7

  IT计算机

  3227.8

  机械制造

  2353.0

  2

  IT计算机

  4120.2

  金融/保险/担保

  3205.84

  生产管理

  2347.7

  3

  房地产

  3599.0

  生产管理

  3187.6

  IT计算机

  2334.8

  4

  电子/通信

  3432.2

  机械制造

  3069.3

  金融/保险/担保

  2329.7

  5

  机械制造

  3406.4

  技术工人

  3067.3

  房地产

  2300.5

  求职者对应聘岗位的薪酬期望,排名前5名的职业如下:

  序号

  硕士以上

  本科生

  专科生

  职业类型

  薪酬期望

  职业类型

  薪酬期望

  职业类型

  薪酬期望

  1

  金融/保险/担保

  7864 

  生产管理

  3492 

  技术工人

  2484 

  2

  IT计算机

  3705 

  技术工人

  3365 

  生产管理

  2446 

  3

  房地产

  3492 

  IT计算机

  3361 

  机械制造

  2397 

  4

  建筑/工程/装修

  3169 

  机械制造

  3243 

  IT计算机

  2390 

  5

  机械制造

  3032 

  房地产

  3198 

  房地产

  2348 

从上表可看出,我省企业中最高薪酬报价集中在“金融/保险/担保”、“IT计算机”和“房地产”等职位上,但毕业生入职的最高初始薪酬均未超过4500元,与求职者的薪酬期望相距3376.3元之遥。另据前程无忧一份《2013应届生调研报告》显示,我省应届高校毕业生薪资水平在全国12个大中型城市中垫底,位列第11位,仅高于西安。相关负责人表示“湖北地区薪资水平偏低已经是不争的事实”。

我省统计局的一项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湖北省民营经济虽然在注册资本比例上与国有经济旗鼓相当,但我省民营经济已占全省GDP总量的53.1%, 税收的74.5%,为湖北城镇提供近8成以上就业岗位,民营企业成为最具活力和贡献力的市场主体。

我省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12年,民营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为10670家,在全省239.62万家民营市场主体中仅占0.45%。全省民营企业从业人员人均年工资为30299元,折合平均月薪为2524.9元。我省绝大多数民营市场主体规模较小,其发展尚需大量资金,薪资水平上升空间自然有限。

另:民营企业多集中于高竞争、低收益的制造和服务行业。行业竞争导致产品和服务的价格总体下降,成本却在上升,尤其是劳动力工资成本增加、社保成本增加,环保压力加剧。虽然提供了大量的工作机会,但民营企业缺乏对人才的吸引力,陷入“反复招聘”的境地。

值得期待的是,随着民营企业逐步获准进入金融服务、能源以及电信等基础行业,今后与国企和跨国公司进行多种合作,则经营局面的改变和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的改善,将使众多民营企业成为有机会、有吸引力的雇主。(明白、宋俊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