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好的美术教育培养的是判断,而不是审美(重新定义儿童艺术启蒙的好文)

 长沙7喜 2015-06-25

非每个孩子都是艺术家,那些无心的斑驳涂鸦和手指画看不出什么艺术天赋;并非每个孩子都能当艺术家,如今在艺术领域的谋生仍显困难和奢侈;但每个孩子都应该有艺术启蒙和教育。


艺术教育的最终目的,不仅仅是涂得几笔颜料画得一些素描,而是帮助塑造健康人格、开发思维和创造力、提升孩子对世界的感悟力,以及对知识和经验的学习整合能力。这些素养,都将有助于孩子们在未来的人生中走的更远更愉悦。


艺术教育,应该是孩子们打开看世界的第一扇窗。



文 | 柳青、罗斐罗 MOO


不会是风带来了种子


柳:学钢琴的人,长大以教孩子钢琴为生。学艺术的人,毕业后以开设辅导班为生。好像除了孩子和父母,普通人不再关心这些阳春白雪。你会担忧自己所做的事情,也在这种死循环中吗?


罗:我做这间机构几乎是不假思索的,以至于后来我也在学习承担一系列来自这种不假思索带来的麻烦事。很多人会觉得我身上也许有使命感(以我没有孩子这个理由反推),对我来说,这是个无趣的理由,因为不够直接。不假思索,也许是因为天性使然,天性也许在构建这个使命:就是我必须去做。为什么必须要做呢?仅仅是因为这件事情有意思——我曾经打开过那扇窗户,看到了风景。而我所做的这个教室,就是帮助孩子打开窗户,这是一个看得见风景的房间。


小时候,我是一个安静的孩子,或者说是匮乏的被锁在家里的孩子,以至于去野外踏青都是一件家庭盛事。但我妈妈经常带着我在家做一些游戏,我想正是这些游戏弥补了我对世界的认知,也丰富了我对世界的想象。更重要的,好像是建立了纯正的自信心,对事物超直觉的判断力。


大概是在我幼儿园中班大班,从最简单的讲故事,制作故事书开始,我学习用分画面的方式来重新来解释一个故事。我们边交流边画,不会画的部分经由妈妈的画笔呈现。画面里有很多的细节来传达各种各样的信息,我知道哪些该“放大”,哪些是直接呈现。




我们还捡了很多的边角废料,试图用这些边角料重新创作,这不仅是跨媒介的综合材料。而且我妈妈会有意识的引导我想象那些奇形怪状的形状,所以我很早就有像和不像的概念,以至于我很早就已经抛弃了“像”的概念。



用铁丝、纸和线还原Basquiat作品中的脸


这是一些游戏,我们可以把它界定为和艺术相关的游戏,但实际上信息量远非如此。这些游戏,在我的早期生命体验中,帮助我打开了所有的知觉触角。我的行为和我的感知是很平衡的关系,我不会被像一个木偶人那样被别的东西所操纵,我就是我自己。


柳:我就是我自己。完整的人格很难得,无奈牵绊和残缺不全的人生体验好像更多见。是不是这些单纯的艺术游戏,可以保护孩子的个性和生命力,或者说能量,一个孩子自发的能量。


罗:对,另外我也想说,孩子和妈妈的相处非常重要。这是最直接有效、有价值的沟通。


很多人理所当然的认为我的妈妈也是画画的,但其实不是。首先,我觉得我妈妈有非常开放的态度,她的意识在当时可能超越了其他家庭,但我想重要的还是因为她自己喜欢。她发自真心地要和我一起做这件事,我们珍惜彼此的关系。就像我现在陪伴小朋友做同样的事情,我们同样珍惜当下的关系。


柳:在一个更为功利和现实的角度理解,这颗种子到底是什么?陶冶情操、对生命的热爱?


罗:我特别不愿意用这些词形容,如果要我做选择,是创造力,是信心,对自己的确认。



为期三周辛苦制作完成的水印木刻


柳:我看有些游戏,需要孩子花费好几个小时去完成。我想这应该也能培养专注力吧,我比较重视这个。坚毅嘛,一种重要品质。


罗:因为心里有种子,才会专注的坚持吧,虽然辛苦,但创作是愉快的。


另外一些平行房间


柳:前阵子有一篇朋友圈里的文章,大概就是生了女孩要她学画画,穿衣服装修房子就会有品味。不谈文章里的陈腐的男女观念,它其实反映了一个普遍的认知——生了女儿,学舞蹈塑造形体美,而美术课是为提升品位和审美。你也会这么认为吗?


罗:在我看来,美术课并不是为了审美而产生的,我想说教育是没有服务对象的,来自不同领域的教育旨在提供更多维度的思考


很多家长对美术课的选择标准,是孩子在课上完成的作品,漂亮、惊奇,有效果。甚至有人也会这样误解我的课程设计,认为我会用设计师的头脑,去帮助孩子呈现一个好看的东西。


其实,美不美只是家长眼里的结果。对我而言,课程背后的价值更重要,设计这些课程,最早的触发点,也许来自西方艺术史、来自盛名的艺术家们,或者是中国传统艺术,民间的故事,甚至还有些部分,来自于家庭手工或者是老师们非常个人的奇思妙想。




过去两年MOO以涂鸦艺术家为主题的活动



MOO最近正在进行的涂鸦季


柳:它们和那些书上的手工或者说家庭艺术游戏,有什么区别?网络上有很多类似的资源,父母可以在家带孩子玩游戏,就像你妈妈和你一起做的那些。


罗:现在的游戏比二三十年前我们在家里的游戏已经进步多了。最大的进步是系统化,毕竟是一个集体课。设计课程的时间里,有一个清楚的脉络梳理。每个专业、每节课之间有他们的逻辑关系,对孩子而言游戏好玩就足够,但实际上它还是一种关于视觉创造的思维练习。大家所能分辨的形式和材质上的碰撞,其实是来自于思维方式的碰撞。孩子们在创作中做选择,他一步一步明确自己的判断。


我们培养的是判断不是审美。审美是局限的。


柳:就像你永远都不知道达芬奇会如何评价毕加索的画。


罗:审美是时代的衍生品,但判断属于个人,是一种持续一生的能力。孩子们在做判断时,实际上在强化信心,他会很清楚下一步该做什么,这是在完成自我人格的塑造。这是一种模糊的成长,个性不同的孩子,呈现的方式也不同。


但没关系,只要这些孩子不再为了“美”、“像”或“讨好大人的审美”去做一些似是而非的东西,艺术教育才真正有意义。不是源自内心,不尊重自己感受的东西一定不美。


从性别上区分男孩女孩各自应该做什么,其实也不符合这些孩子的价值,因为不自在。几乎没有不喜欢涂涂抹抹、动手捏个小动物的男孩子女孩子,也许是集中在某个称为“敏感期”的阶段,但也未必那么标准,大家的甜蜜期是不同的。为人父母大可不必多虑,培养一个健全的、不拘泥于狭隘审美的女孩不是更自在吗?女孩被规定只能选粉色的时代一定会过去,因为无论在哪个环境,它都是不真实也不自由的。


孩子们在木刻中可以做到的马的形象


柳:我们会对儿童画有一些认知,应该画一些动物啊游乐场啊大树啊,应该是色彩鲜艳轮廓鲜明的。我相信有很多家庭,来自于不同的背景和认知阶层,看见你们的一些抽象作品,一定会发出“这是什么呀”这样的疑虑,或者这不就是乱画吗?



写字还在镜像时期的男孩的丝网印刷作品


罗:对,我记得当时和你开玩笑说起这些评价,你说请那些家长“自己也画画看”好了。我觉得一旦有机会,家庭也应该参与我们,但是工程量很大。游乐场大树只是题材,看怎么表现。或者更微妙的情绪怎么传递出来。而综合材料的实验也会让孩子们更主动去捕捉和留下这些东西。


很多的成人艺术培训,的确让很多喜爱艺术的成年人有了接触机会,但也只是怡情,本着“开心就好”,我觉得也是美好生活。但我对待这个事情会较真一点点,爸爸妈妈,应该和他们自己的孩子一样,放下年龄带来的差距,放下社会性,来专心致志地享受创作的过程。



MOO在水墨构成课上做的泼汤


我一直强调过程很重要,艺术手段也有举一反三的意义,我们的课程永远不是一节课,它是串联的。彼此招呼着。当你看到一个大尺幅的泼汤作品,当你置疑这是什么的时候,为什么不享受色彩给你带来的直观感受?中间的肌理变化是怎么形成的?为什么?泼汤当然不是乱画,它是非常东方的语言,它是作者的当下反应和时间的较量,事实上它超越了孩子们的理解力。


但这一系列抽象的课程对孩子来说再也重要不过。很小的时候,我自己就跨越了“像不像”的问题。


柳:摄影诞生后,就没有人再纠结“画得像“了,美术实际上承担了情感、仪式或者只是一种思维变革的功能。


罗:我的体会,不是读艺术史被告知的,而是通过动手自我实现的。在我还是孩童时,是材料试验使得这些混沌的经验有机会结合在一起,形成清晰的意识。抽象是最好的语言,它是豁然开朗,也是放肆的,不畏惧的生命释放。


柳:不是所有人都能领会到这个层面,尤其是那些在生命体验中缺乏“放肆”的成人们。我感觉我们这一代父母大多数人的生活和教育,都不足以支撑对现代艺术的接受。他们还是更喜欢看到孩子画个“很像”的素描,或者是在油画布上堆一些花瓶花束和房子大海之类的。


罗:如果实在看不懂,那就享受色彩吧,只能产生在某个年纪的投射,“乱画”对成年人来说可能更需要勇气,要么,你也来试试看?


我会把这些看作平行房间里发生的事情,有人可以成为很好的观众,欣赏另一个看得见风景的房间。另外的人也有他们自己的窗户,看见不同的风景。那些也不在我的经验范围内。总之,每个人有自己的风景。又不是每个人都凭借一点“审美”活着。


最简单的曲子最难弹奏


柳:是,艺术最应避免的就是一元价值观,统一的风景统一的审美。我出于个人经验和价值观,替孩子选择了你们这家艺术教育机构。但并不是所有人都认同这种选择,即使每个家庭选择不同,但有没有一种艺术启蒙的经验是普适的,可以共同分享的呢?就像我们在北京此时此地所做的事情,也许在云南山区也同样可以做。


罗:有一句话叫“最简单的曲子最难弹奏”。回归到艺术的教育或者教育的识别上,我不认为要把孩子性别化,更不要年龄化,比如说家里的大人就完全可以与孩子共同参与一些活动。这些活动,不是填涂画册或者照着画简笔画,那不是天然的发自内心,提供一些素材和游戏规则,你自己也会觉得想玩的,剩下的交给他们自己。


:比如只许用颜料画点点。各种各样的点,那是点彩派是修拉。


罗:孩子们不需要知道艺术史,他们只需要看到,需要自己创造。他们自己就是艺术史。


:也许云南山区孩子们自发的艺术教育一点也不少。比如我记得大理有一种雕梅,用刻刀在梅肉上刻出很复杂的花纹,很好看。还有那些复杂的手工艺品,就像你们课程上烧制的那些图样繁复的陶瓷画。



MOO最新烧制的一批瓷片


罗:我们的课程坦荡荡,来了成年人,还是同一套办法,这些游戏规则并非特别为孩子而设计的,“适合孩子”的这句话,好像缺乏尊重,有种歧视的意味。我在“未标题-2”的展览上写过一句话,你很赞同,我说要做“全乎人”的事,孩子不是半个人,我们不要弱智化、低智化地去为他们构造另一个不真实的版图,否则我们是在作茧自缚。最早我们做课程,多数是为了自己玩得开心,这个经验带来的结果是,孩子也开心,为什么?他们也通过实验的手段来发现自我、实现自我。孩子的手不准确,更多拙朴的劲儿,眼里的世界更失真或者更接近真实,这些都无所谓。但是在同一个世界,做同一个世界的事情,才是被尊重。


我不是教徒,圣经里重复的一些句子也是它要传递的信息,很有意思,“你们若不回转,变成小孩子的样子,断不得进天国。”这对我不是启示,而是共通。


当我们讨论画画我们在讨论什么


:不是所有人会就此满足,他们还是希望孩子学画画,接受“专业”的训练。


罗:这个命题对我来说,一定是“当他们在讨论画画,他们在讨论什么”。父母们也会问我,面对这个问题,我会感到紧张。因为你不了解教(自)育(己)的要(需)义(要),那你选择我们的机构做什么?总不能自己画只马,径直走来告诉我,那只马正呆在MOO里。我是无法想象你的那匹马的。


谈谈我们的情况,我们有明确的专业分工。在每个专业课都有来自相应背景的最合适的老师。我也按专业制定的游戏规则选择老师。不会有老师认为自己该做跨专业的事,不是因为不能,而是对游戏规则有天然的尊重。这样他们在责任的专业内,更好的发挥自己的指导作用。我也会告诉前来的家长,什么专业课解决什么样的问题,我想也可以反推,为了解决什么问题所以有了什么样的课程。


所谓的“问题”,也可以理解为现象。但不意味着这些行为,不是在“画画”。水墨和版画课基本都在“画画”,但也在造型意识下的行动。雕塑和陶瓷、纸塑解决3D空间,但我们也有依赖这个媒介作平面绘画的时候。所有的方式手段贯穿一气,互相碰撞,所有的课程构建一个整体。



用雕塑的方式作画


:可不可以理解为,你们所做的游戏,或者说行为,都是一种艺术启蒙,等到孩子大一些,他们的能力更强了,就可以去学素描,接受传统的美术学院那种训练。


罗:不光是启蒙或者说铺垫,它是正在进行的艺术训练,素描只是其中的一种技术手段,被多数人认为是画画的基础,我们的教育不是某种单调的技术手段,而是价值观。


我们所做的工作,对现在时的孩子是游戏,以后是价值观,是判断。


喜欢艺术的孩子自然迷恋我们的课程,不愿意缺课。不喜欢的,临时加入了,也能带来一些思考。喜欢不喜欢,这对我来说都是很私人的情感,私人到他不一定会和父母去分享,因为他懂的语言,父母不一定懂得。很多明智的父母,也能从作品中读懂孩子的另类之处,隐秘的情感。我们只是提供一个空间和时间,让孩子实现自己,哪怕只是某阶段的某件作品。但是总有些人问,我们什么时候能过渡到“画画”?我想,这个“画画”已经脱离了字面意义了,也许这个家庭正收敛不住内心的殷切期盼:“我的孩子什么时候能成大师?”


:但不是所有家庭都愿意孩子以艺术为谋生手段,他们会觉得有风险。


罗:对,这也是我困惑的,父母们会很着急的赶孩子上路,又不知道这条路的终点在哪里。


:我会理解为虚荣心和功利,看,我的孩子绘画得奖了;艺术特长加分帮助升学;这么小就能画油画。


罗:是的,很多人觉得换一个油画颜料,那么就在搞油画创作。但起码的色彩修养都成问题。成为匠人,需要大量的练习;成为艺术家,还需要天赋、勇气和运气;成为大师,这应该属于上帝掷筛子吧。


我当然期待在我们精心培养的某一拨孩子里,有大师能够幸运的诞生。当然,一旦你的孩子在别的领域成为了大师,或许也有我们的贡献。但是保驾护航的事情,我做不到。我愿意做的事情是——我站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孩子逐渐消失在小路拐弯的地方。能幸运成为作为孩子某一阶段的陪伴,已经是苦海慈航。


:航行的终点是什么呢?总会有个阶段开始学习画画,十岁左右?


罗:如果你的问题里对画画的理解就是素描色彩等等基础课,那这个问题可以回答得更轻松一点。我在小学低年龄段也曾经有和哥哥姐姐们一起画素描,外出风景写生的难忘经历,但那并不是我最好的记忆。也不是播下我做艺术启蒙的种子。原因非常简单,那是超越我的人生经验的。我有被催熟的快感,但也是脱离实际的。曾经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不想画画。


有次Lyla的奶奶向我们咨询画素描的事情,我让在场的董老师来回答这个问题,她说:现在画不圆想画很圆对吗?等到你能画圆的时候好像一切也不重要了。


纸和笔的关系好像太简单了。但又太关键了,不在自主地意识下去创作,行动的意义似乎不大。


:比如某种刻板成见,学习艺术必须学素描去写生,去博物馆里对着雕像和名画临摹。


罗:啊,我是最反感跑到博物馆里去“照抄”的!我更看重为什么去做,是什么在驱动你的行为,而不是随波逐流。


是的,我们看起来似乎什么也不“教”,但是偏偏出了很多活灵活现的,你们也看得懂的造型,这时候也许你只会觉得“这是一个惊喜”。



MOO也有餐桌上的花束



一次成型的意识



如果愿意,7岁女孩笔下的马也不失具体的细节


难道这真的是成长过程带来的惊喜而已吗?我更愿意把它看成一个人成长中,长期有效的经验过程。这个过程是从发现、勘测、认知、实践、触发到“我还是我”。


:好的艺术启蒙,应该帮助孩子找到自己,种下种子,提供给他们原始的素材和游戏规则,努力不破坏孩子们完整的天性和表达)的欲望,让艺术潜能自然的生发和展现。这算不算今天对话的总结陈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