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问策】传统石油企业如何利用“大数据”挖金?

 ixhixh 2015-06-25


作者|梁赟玲 刘力(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工商管理学院)

来源|《中国能源报》


“大数据”被称为“21世纪的新石油”,海量数据的产生、获取、挖掘及整合,使之展现出巨大的商业价值。传统的石油行业面临新的“石油”,该如何去挖掘和利用,并使之产生更大价值?


“大数据”不是新生事物,百度、谷歌的搜索服务就是典型的“大数据”运用。面对信息时代的冲击,身为工业化时代规模经济代表的传统石油公司受到了时代变局的巨大压力。一方面,传统化石能源面临枯竭,而且开采成本持续上扬;另一方面,人们对环境质量要求日渐苛刻,新能源逐渐成为未来选择,而且其成本也在中国世界工厂的助推下继续下降。这两方面的压力迫使传统石油公司必须转型成为新型的创新型公司。


“大数据”的五大价值体现


石油企业从事的勘探开发、炼化、销售、管道储运等业务属于数据密集型行业,历史上已经累积了海量的异构数据。“大数据”对石油企业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帮助石油企业提高勘探开发决策的效率和水平,实现新的油气增产。


如“大数据”可以同时使用钻井和生产数据,将储层的变化情况实时提供给储层分析工程师,为生产人员提供举升方法改造方案。“大数据”也可以用来引导页岩气压裂。


2.帮助石油企业发现消费者的消费趋势和潜在需求,进而促进业务创新和开发潜在市场。


如在加油站营销过程中,通过完善数据收集分析和监测体系,可追踪每个客户的个性化需求,进而开展定制化服务与管理,并适时推出新的产品和服务,从而吸引和留住更多的客户,以扩大市场份额。


3.“大数据”能够帮助石油企业实现对网络舆情、社会动态以及国际形势的监控分析,从而为正确实施“走出去”战略、降低海外投资风险提供保障。


如在对外油气合作开发过程中,通过对重点资源国地缘政治、经济动态的分析和把握,能够建立良性互动的竞争合作关系,从而实现从挑战向机遇的转化。


4.用“大数据”改进人才管理。


包括评估雇员敬业程度,识别人员技能缺陷,根据需要修订招聘做法;还可以利用“大数据”提升员工能力,确定投资培训和专业发展目标。


5.油田公司利用“大数据”解决方案改善安全,减少作业对环境的影响。


比如水力压裂,遭到指控的HSE案例涉及空气污染、饮用水污染以及地震影响。通过越来越先进的地下传感器收集和分析数据,钻井承包商可以更好地知道如何减少注入地层的压裂液用量。利用“大数据”进行HSE管理,不仅可以增进安全,减少对环境影响,还可以使作业更有效并节省作业开支。


中国石油企业的“应对法则”


为有效利用“大数据”,中国石油企业需在技术、管理和人才等多方面做好应对。


1.应与专业技术公司共同推进相关技术的研究和应用。


面对推陈出新、高速发展的众多技术,石油企业应积极跟踪、适时引入并试点实施,做好应对“大数据”的技术储备。


2.应尽快建立相应的数据应用和信息化管理模式。


数据是企业的共同资产,只有实现数据充分共享,才能最大化发掘数据价值。因此,需打破传统的部门壁垒,建立涵盖企业全局的数据共享与服务合作机制,进而搭建跨地域、跨部门、跨专业的企业级“大数据”应用中心,形成更为科学的数据价值发掘和应用模式。


3.要着力培养“大数据”专业人才。


由于“大数据”应用涉及多学科、跨领域的知识,既需要精技术、懂业务的复合型人才,也需要数学、统计学和经济学等其他专业人才,更需要大量从事数据分析的数据分析员、数据科学家。但是,目前此类人才缺口较大。未来6年,仅美国就需要14万到19万名拥有数据深度分析专长的从业者。因此,中国企业应未雨绸缪,做好应对“大数据”的人才储备。


4.需重视数据资产保护。


从油田和销售渠道搜集的数据是宝贵资产,国内外的竞争者如果拿到便可从中获益。油气业的“大数据”先驱要建立严格的安全政策,阻止黑客入侵,把安全风险降到最低程度。对于物理资产(如传感器),要像数据资产一样保证它们的安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