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品读】再读张充和:一生最爱是天然

 东方竹马 2015-06-25

来源:图园


“十分冷淡存知已,一曲微茫度此生。”多年来最爱的一句诗,出自张充和的《寻幽》。


寻幽不觉入山深,翠雾笼寒月半明。

细细清泉流梦去,沉沉夜色压肩行。

十分冷淡存知已,一曲微茫度此生。

戏可逢场灯可尽,空明犹喜一潭星。




102岁的张充和先生仙逝了。她是民国最后的大家闺秀。精通诗书画曲,尤工楷书。而《桃花鱼》这部作品可谓她的代表作。




记取武陵溪畔路,春风何限根芽,人间装点自由他,愿为波底蝶,随意到天涯。

描就春痕无著处,最怜泡影身家。试将飞盖约残花,轻绡都是泪,和雾落平沙。


1943年,张充和在嘉陵江畔见到桃花水母。感赋一首《临江仙·桃花鱼》。


1999年,她的美国学生薄英(Ian Boyden)给她出版的中英文诗集便以《桃花鱼》为书名。精选了18首诗词。封面和封底均为木制。这本独特而精良的书,从纸张、印刷到封皮制作,都需要手工完成。从第一本面世,到最后一本装订完成,用去了整整3年时间。






董桥在《白谦慎带来<桃花鱼>》中写到:“张充和漂亮的小楷抄录自己的作品,丈夫傅汉思英译,逐页对照,全部精印在安格尔米白厚纸之上,阿拉斯加雪杉木材做封面,印刷装潢工序一概手工完成,书尾题署还详细说明全书用料,限印一百四十部。”


省识浮踪无限意,个中发付影双双。翠苹红藻共相将,不辞春水逝,却爱柳丝长。

投向碧涛深梦里,任他鲛泪泣微茫。何劳芳饵到银塘,唼残波底月,为解惜流光。


散尽悬珠千点泪,恍如梦印平沙。轻裾不碍夕阳斜。相逢仍薄影,灿灿映飞霞。

海上风光输海底,此心浩荡无涯。肯将雾縠拽萍芽,最难沧海意,递与路旁花。






合眼浮沉小梦庄,不寻常事已寻常。无边风雪人来去,有限寒温路短长。

村暧暧,野茫茫,雷奔轮转若为忙。云山倒退知何意,为惜流光挽夕阳。









张充和有一枚印章 “一生最爱是天然”。这本书便是一本天然之书。是张充和最满意的一本书,也是世界最美之书。




1937年春,卞之琳在诗里对张充和说:    


百转千回都不能与你讲,

水有愁,水自哀,水愿意载你。


这是我读到的最美而哀怨的情诗,卞之琳苦苦单恋二十年。张充和选择了老实可靠的德国汉学家傅汉思。1949年随夫君赴美定居。这是最好的选择。




传说桃花水母是王昭君的怀乡之泪化成。听着先生的昆曲《寻梦·江儿水》,先生已去,如桃花水母入江儿水。“曲弦拨尽情难尽,意足无声胜有声。今古悲欢终了了,为谁合眼想平生。”


偶然间

心似缱

在梅树边

似这般花花草草由人恋

生生死死随人愿

便酸酸楚楚无人怨

待打并香魂一片

阴雨梅天

守的个梅根相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