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宫颈糜烂与医疗诈骗集团

 濮水新声 2015-06-26

  2015年5月16日 09:09

  常在河边走,天天见浮尸。

  几天前,一个帖子说医生手术台上涨价,在网络疯狂流传,网民愤怒。昨天又一个,大意是一个商丘学院大一女生到医院做检查却被忽悠了连坐了三个手术花了七千多元。这本是在你国大地上日日月月年年都发生的事情,有什么可以大惊小怪的哪?

  后来微博名人龚晓明在微博上发布了原文连接,无意中就点开了,粗一看,发现原报道记者写的很轻,评语类似“专家说,涉嫌过度医疗”“据了解,该医院是家民营医院。”

  细思之后变得非常愤怒,并不是事件本身,而是记者的用词。什么时候连莆田系都不敢说了,却说是民营医院,这和民营、公立、医院有什么关系,人家就是打着医院旗号的诈骗集团好不好;什么时候连典型的医疗集团式诈骗都不敢指出。却说过度医疗,这和医疗有什么关系,只是扯医疗大旗专门骗钱的商业模式好不好。你这样报道横扫千军、混淆视听知道不知道。多少正规的医院、正当医生、正常的医疗行为无辜中枪知道不知道。

  所以写下此文

  拍打疗法一文曾说过,欺骗的根源在于贪婪,而宫颈糜烂在此之上更进一步,加上了恐惧的因素。在恐惧之下,莫说七千,七万化掉都正常。

  可是,朗朗乾坤、党纪国法、信息普及的条件下,恐惧并不太容易灌入一个人的大脑。所以,需要很多人来参与、共同营造一种环境才能形成恐惧的氛围,进而转化为经济利益。而很多人一起做事,天然会留给外界有“多数人正确”的感觉,很少去剖析,更遑论打击。一个国外罕若流星、你国多如牛毛的团伙式医疗诈骗在改革开放后特有的环境中形成、壮大,并受到媒体认可、资本追捧。比如冯仑曾自述“我为什么联姻莆田系医疗”,最近马云也与其探讨了未来的合作。

  因此,我说是诈骗,会有很多人反对。

  不妨还原事情经过。

  第一步,女孩受广告吸引,登门查体。显然,女孩不够熟悉社会,在一根油条都2块钱的时代,竟然相信一次医疗检查18元。怎么可能?医生有那么便宜吗,医疗仪器动辄几十万,折旧成本是多少哪?当然,你国一直以来医疗都很便宜,看次医生就要2块挂号费,所以造成了很多普通人下意识以为医疗很便宜。

  但是换个角度看,一个大一女孩,接到广告并受到触动,可想而知,广告内容有多夸张,而广告覆盖面积有多大。这些都是钱啊,要印很多很厚的册子,要雇佣很多人发传单,要花很多钱买百度的排名。

  我没说广告质量有多好,还是那句话,越弱智的广告越容易找到最容易受骗的人群。

  第二步,女孩接受检查,遭受恐吓,在恐惧下做选择。可想而知,医生(仅仅称呼而已,其实还不一定有医生资格证哪)做一下样子,就告诉她有非常严重的病。正常人听到不好的消息,都要与至亲的人商量。正当的医生通常不直接告知病人病情,而是在其有亲属陪同下告知,甚至肿瘤都是只告诉病人家属。目的很简单,防止病人在恐惧下做出不理性的选择。这是医生的伦理。

  第三步,集团攻势。一般人恐惧一会就会过去,而莆田系人员绝不会给你单独思考的机会。文章中也提到是几个人劝说女孩赶紧治病,缴费时候都有人陪同。而正常的医院交待病情只有主治医生可以,周围人不会多嘴多舌的。这也是医疗的伦理。

  第四步,逐步掏光钱财。记者煞有其事的费心费力的解释了女孩接受的几项检查的名称,什么“普美”“水疗”“海尔普斯”。其实,只要女孩还有钱,会继续有“超美”“火疗”“菲尔普斯”等疗法的。女孩也有意思,一骗不怀疑,二骗无反思,还去复查,第一次“羊入虎口”尚有可原谅,第二次就只能解读为“斯德哥尔摩综合症”了。

  笔者曾经门诊看过一个病人,他也是相信一家医院广告,“包皮包治280元”,做了包皮环切手术。术后换药时,医生拆除几针缝线后出血较多,于是吓坏了,又花了5000元钱。他还不放心,来我们医院就诊,我们告诉他,不用再继续治疗,不要花钱了,以后慢慢就长好了。于是他非常放心的回家了,结果过了两天又去那家医院了,毫无疑问,又花了8000多。前后一个月,花了一万五。遇到这种病人,你做为一个正当医生,你该怎么做。笔者告诉你,你啥都做不了。如若救人,其必先自救。

  其实读者防范此类诈骗相对容易,只要你能够克服一下恐惧,只要身边有几个世事洞明、人情通达的亲朋好友均可避免。因此报到中,女孩遭此身心伤害,不见家人露面,反而是一个既不探究事实又不正确建议的朋友“李非”在旁。电线杆子起家的诈骗集团本来也就是以那些孤独游荡在社会主流之外的人为主要客户群。所以,读到此处的不得不说,要多与人交流,不要孤独;应该珍惜你身边的乐于担当、积极向上的充满正能量朋友,这些人才能让你少被恐吓和欺骗,这些人才是你的真正的财富。喔,对了,笔者这样的满满正能量的文章是不是也要打赏或转发哪。

  笔者真正的担忧并不是多少人被欺骗,因为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诈骗与反诈骗总是存在。

  让笔者真正的担忧是马云、冯仑等商业影响力极大的商业人物都表态认可了莆田系,莆田系形象正面化高大化以后你国医疗会怎么样变化。在商人眼里,标准只有一个就是创造利润,但是在医生眼里,排名第一位的永远是医学伦理。如果允许医生欺骗病人来挣钱,那还会有医生冒风险来治真正的疾病吗?而一种众所周知的欺骗都能洗白,你让坚守自律的医生凭什么相信未来?

  让笔者愤恨的是此文的报道方式,制造噱头、避实就虚、概念不清、逻辑不严的等典型误导方式,毫无疑问,让无数医院、医生躺枪。很多自律医生会站出来进一步分析,龚晓明站出来了,成都下水道站出来了,烧伤超人阿宝也一直在批判,可是后果哪,再多的细节说明、逻辑推理、事实分析都比不过原文的影响力大,而原文留给大众的印象就是“女大学生”“忽悠”“三手术”。

  可是,谁又能说马云不明白欺骗、谁又能说记者不知道笔法。

  你国之祸,不在外敌蛊惑,而在宣传萧墙之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