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痛风,很多患者会眉头紧锁,因为他们经历过刻骨铭心的疼痛。痛风有多疼?有的人形容是像被狗咬,有的人说是像用刀割肉,还有人形容是像砖头砸在脚面上。还有的人说,堂堂八尺男儿也能被痛风折磨得流泪,甚至彪形大汉不停地渴求超剂量使用吗啡止疼。痛风病痛起来可以说是入骨三分。 曾经有一位患者根据自己的感受,把痛风的疼痛分为五个级别,虽然不正规,但是很形象: 五级疼痛:疼痛剧烈,全身瘫痪,只能躺在床上一动不动。 四级疼痛:疼痛很强烈,半身瘫痪,上半身忍痛可以活动一下。 三级疼痛:很疼,但是扶着桌子可以走路。 二级疼痛:较疼,走路的时候感觉不舒服。 一级疼痛:轻微疼痛,但已经没有什么太大影响。 痛风是终身性疾病,病情发展全过程可分为以下四期。 第一期:无症状的高尿酸血症 在此时期患者除了血尿酸升高外,并未出现关节炎、痛风石或尿酸结石等临床症状。无症状的高尿酸血症情形可能终其一生都会存在,但也可能会转变成急性痛风关节炎或肾结石。 第二期:急性痛风关节炎 此时期患者的血尿酸持续性增高,导致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突然发作,在病发的早期较常侵犯单一关节,其中约有半数发生于一脚掌骨关节,痛风疼痛部位包括大脚趾、脚背、脚踝、脚跟、膝、腕、手指和肘等,但其他部位也会发作。 疼痛会在几天或数周内自动消失,疼痛消失后,看起来关节的炎症消除了,实际上尿酸的结晶并没有消失,关节会渐渐变得肿胀僵硬、屈伸不利。 第三期:发作间期 痛风的发作间期是指患者症状消失的期间,即临床上病人未出现任何症状;发作间期长短不等,可能会持续一两天至几周,约7%的病人很幸运,他们的痛风会自然消退,不再有症状,但是大多数病人会在一年内复发。反复发作后倾向于多关节性,发作较严重,发作期较长,且伴随着发烧。 第四期:痛风石与慢性痛风关节炎 此时期患者关节畸形及功能障碍日益严重,痛风石增多,体积增大,易破溃流出白色尿酸盐结晶。尿酸盐不断沉积到肾脏里,形成肾结石等,临床出现浮肿、少尿、蛋白尿、夜尿增多、高血压、贫血等痛风的症状,提示肾功能受到损害,肾功能明显减退。病情进一步发展,则出现不易逆转的肾功能衰竭而危及生命。 然而痛风的痛不仅体现在他对患者带来的那种“死去活来”的疼痛感,还有就是痛风基本上不可能根治。很多痛风患者问医生最多的一个问题总是——“痛风可以治愈吗?”或者“可以断根吗”? 这是一个有趣的问题。从发病机制来看,痛风是由于高尿酸血症所致,只要坚持低嘌呤饮食、适量运动减重,必要时加上降尿酸药物,理论上应该不难根治。但实际上,很少有患者达到理想状态。据统计,目前我国痛风患者血尿酸达标率仅有10%。既然降尿酸无法达标,那痛风反复发作的痛苦也就在所难免了。 还有一个令人费解的现象,很多苦于关节痛反复发作的痛风患者,往往还是受教育程度较高,收入高,且医疗条件极佳的人群。 去年底一个欧洲研究团队发表的论文也许可以部分解答这个问题。论文的题目是:痛风—为什么这个可以治愈的疾病极少被治愈?作者的结论是:1.痛风治疗周期太长;2.患者对疾病知识了解不够,医师对于痛风诊治的培训不够;3.降血尿酸初期有诱发痛风发作可能,导致治疗不能坚持下去。 医生认为,痛风之所以难治愈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痛风的关节痛是间歇性,部分患者即使不去医院就诊也可以在几天后缓解,是以缺乏长期治疗的主动性,毕竟“好了伤疤忘了疼”是人的本性,殊不知痛风的危害不止关节痛,等到其他严重并发症出现时已错过最佳治疗时机。 综上所述,痛风本质上是“可治愈的疾病”,但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风湿免疫科医师加强患者教育、培训专业人员,并且在开始降尿酸治疗初期一定要注意预防急性发作。简而言之,提高患者的认识程度和依从性是治愈痛风的关键。 所以痛风的患者一定要比普通人要有更好的自律性,以下为大家附上食物的《食物中嘌呤含量一览表》,患者必须严格遵循。 一、痛风患者可以吃的食物
二、痛风不能吃(尽量不要吃)的食物
三、痛风患者可适当吃一点的食物
最后小编还是得说痛风正好是印证了“病从口入”这个词语,用方法和如何注意饮食相信医生和网络都已经传播得最够多了,然而口是自己的,管不住口,就受不住健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