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荣宝斋旧藏何海霞巨制《人在画图中》

 阴山工作室 2015-06-26

荣宝斋旧藏何海霞巨制《人在画图中》

何海霞 人在画图中 68.5×410cm 成交价2070万元


【作品鉴赏】

与剑门之险、峨眉之秀、夔门之雄并称的青城之幽,是川中最令人向往的自然杰作,也是素以道教闻名全国的胜地。青城之幽,由其独特的植被和地形构成,封闭、半封闭的地形环境,四面诸峰环绕,状若城廓,其间如山谷、山间盆地;加以松、楠、枫、柏等各种古木遮天蔽日,而宫观亭阁掩映于浓荫翠盖之间,通幽小径穿行于丛林深谷之中,故成其”幽”。历史上慕名前来青城山的大多为避暑游览;而真正以其为审美对象、大量携入画图的,大概非张大千、何海霞师徒诸人莫属了。张大千以青城山为题材的作品当为1962年在巴黎所作《青城山通景四屏》巨幅,何海霞此类题材则显然要数此卷《人在画图中》了。

荣宝斋旧藏何海霞巨制《人在画图中》
何海霞 人在画图中 局部

曾于1946年随乃师张大千深入蜀中,领略当地山水佳胜的何海霞,尽管平生山水所作多为汉中山水,如华山之类,较少涉笔青城山,但颇堪玩味的是,其对青城之幽亦别有会心,而其可堪视为为青城山立传的此卷《人在画图中》则从另一个角度深刻诠释了青城山的佳胜幽独之所在。

荣宝斋旧藏何海霞巨制《人在画图中》
何海霞 人在画图中 局部

荣宝斋旧藏的何海霞《人在画图中》卷,以传统的平远、深远构图,辅以散点透视之法,可称为张大千《青城山通景四屏》之外别辟的蹊径。画卷十分精到地捕捉到了青城山封闭半封闭的地形特征,又别出心裁以其主峰作为审美中心,而两翼青山环伺,组成一巨大的展翅欲飞造型,充满动感,同时又以主峰上掩映于参天古木中的寺观点睛,突显其”幽”,与整幅的动势构成奇特的审美错觉;而仅能染红主峰左边山顶的阳光,显然也是突显其”幽”的神来之笔。此外,68.5×410cm的巨幅,亦足以令人拳拳服膺于古稀之后的何海霞的胸中丘壑与腕底功夫。

荣宝斋旧藏何海霞巨制《人在画图中》
何海霞 人在画图中 局部

尽管前后相差二十余年,但何海霞的《人在画图中》与张大千的《青城山通景四屏》一样,均是奠定各自某一艺术形态的杰作。如果说《青城山通景四屏》以独特的鸟瞰视角和泼墨之法奠定了张大千泼墨技法的基础,《人在画图中》则以其全景式视角构图、细笔勾勒与色墨皴染(一定程度上可以称之为小泼墨小泼彩)相结合的特点奠定了何海霞全景山水的艺术基础。

荣宝斋旧藏何海霞巨制《人在画图中》
何海霞 人在画图中 局部

何海霞(1908-1998),生于北京,满族,初名何福海,字瀛,又字登瀛。曾任陕西国画院副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画研究院研究员、陕西国画院名誉院长。1924年拜韩公典为师,并加入北京中国画研究会。1935年入”大风堂”,随张大千学画10余年,并一同游历名山大川,临摹了张氏收藏的大量古画真迹,打下了深厚的传统功底。并学有所成,开创了自家画风。1956年任中国美术家协会陕西分会专业画家,1983年任陕西国画院副院长,后调北京,任中国画研究院研究员。何海霞长于山水,功底扎实,技法全面,举凡界画、青绿、水墨、没骨皆能。50年代末—60年代初与石鲁、赵望云一同进行山水画创新,从西北山水获得创作契机,共创”长安画派”。出版《何海霞画集》、《何海霞书画集》等。一九八八年入英国《世界名人录》。


【作品资料】

作者 何海霞   尺寸 68.5×410cm
作品分类 中国书画>绘画 创作年代 1982年作
估价 RMB  10,000,000-15,000,000
成交价
  • RMB  20,700,000
  • HKD  25,367,647
  • USD  3,105,000
  • EUR  2,277,000
专场 荣宝斋收藏书画专场 拍卖时间 2011-11-24
拍卖公司 荣宝斋(上海)拍卖有限公司已开通官网 拍卖会 2011首场大型艺术品拍卖会
著录:《北京荣宝斋精选中国近现代名家书画集》,图76,1990年。
钤印:阿瀛、海霞、苍苍暮年、大有作为
鉴藏印:荣宝斋收藏





荣宝斋旧藏何海霞巨制《人在画图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