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男子,有作思惟,从有心起,皆是六尘妄想缘气,非实心体,已如空华。用此思惟心,辨于佛境,犹如空华,复结空果,辗转妄想,无有是处。】
我们心里所产生的思惟从哪里生起呢?以唯识学来讲,是第六意识的作用,受到外界色、声、香、味、触、法六尘的影响,所起的反应。但是,这些心理反应的思想还得依靠个东西才能存在,什么东西?气,你呼吸停止了,就没有办法思想了。 我见过有些人,学佛学了一辈子,最后躺在医院里,呼吸短促,旁人说你赶快念佛啊!可是就是念不出来,没有气了。你看人死的时候,呼吸接不过来,上头咳一声,下面肛门一松,气脱开了,没有办法。我有很多这样的朋友,念佛念了一辈子,我去看他,叫他念佛,可是却很可怜,念佛念了几十年,什么是念佛法门也不懂,只以为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口念着才叫念佛,最后躺在病床上,嘴巴动不了,一筹莫展。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那是念佛号,不是念佛。真正的念佛,不一定嘴巴念,心里面想着佛就可以了,也不一定要想什么庄严的佛像。如同临床前,想儿子还没有到,忍着这口气,心里头挂念着,我们只要把想念着儿子,想念着情人这一念,把对象一换成佛就对了。可惜,多少人念佛念了一辈子,始终没有搞清楚。你叫他念佛,他念不上来,对的呀!因为他的气散了,阿、阿不出来,思惟接不上来。可是我请他念佛,他摇头意思说念不出来,这时他不已想到佛了吗!又怎么说无法念呢?
我再举个例子证明。大家有没有失眠的经验?我想每个人都有,多少而已。愈是睡不着的时候,呼吸越快、愈粗,同时脾气也愈大,越睡不着就越气,越气就愈睡不着,是不是这样?前几天有有个学生来看我,二十年没有见面了,我问他,你现在干什么呀?系主任,哟!都干系主任了,对了,你以前那位老师呢?还在吗?在呀?八十六岁了。他那位老师曾经在六十几岁的时候来看我。他来的时候说:“实在没办法,才来找你。我说什么事?他说:我失眠三十年,中西医都治不好,我想学打坐。我说:对不起!为了学佛,打坐可以,为了治失眠,那不行,别人治得好,你治不好。他很纳闷得说:为什么?我说:你死了没有?他说:你开我玩笑!当然没有死。我说:对呀!既然没有死,你担心什么?你失眠了三十多年,还活得好好的,而且你活得比别人还划得来,为什么?一般人活六十岁,有一半在睡觉,你可以不睡觉,不是等于活一百二十年?这一本万利的事为什么不做呢?
失眠不是病,病在害怕恐惧,唉呀!我昨夜失眠,内心一直焦虑起来,结果弄得心神不宁。睡不着,起来看书做事多好!有很多病实际上只有三分,自己心理的恐惧加重了七分。
这里讲到六尘妄想缘气,佛把秘密告诉你了,这就是为什么要得定必须达到气住脉停的道理,天台宗之所以修数息观的道理也都在这里。有关于“气”,佛法分为三种层次,我们平常粗的呼吸叫作“风”;把“风”调和柔软了,在鼻间像有呼吸,又好像没有好像,实际上有呼吸,这叫“气”;到最后不呼亦不吸,这才叫“息”。
天台宗数息观有六个步骤,“数”、“随”、“止”、“观”、“还”、“净”,但是,许多修习此法门的行者都在数呼吸,数了五百下、一千下,只晓得数呀数,这是学会计?还是学统计?都忽略了后面几个步骤;而且呼吸是生灭法,有来有去,学佛要学不生不灭,守着呼吸数,做什么呢?数只是最初的方便法门,利用数来调和呼吸,到了呼吸柔细时,就不要数,跟随着“气”,再进一步,感觉好像不呼吸了,就止,也就不随了。
释迦牟尼佛现在告诉我们,我们的思想皆是“六尘妄想缘气,非实心体”,思想不是真正的心,像眼病引起的虚空之花一样,是假的,是幻的,是停留不住的,是空的。用这虚幻不实的思惟,自作聪明,自以为是,来测度分辨佛的境界,“犹如空花,复结空果”。我们修道,如果以妄想心去修的话,都如以虚幻的空花,去期待虚幻的空果成熟。“辗转妄想,无有是处”。注意!佛骂我们了,一般众生学佛,都是以妄想心来学佛,修来修去,转来转去,始终还在妄想中,在轮回中,“无有是处”,没有一样对。“辗转妄想,无有是处。”这八个字骂得很严重,千万记住,佛在骂我们呀!以妄想来搞妄想,妄想越来越多,尤其是宗教徒要注意,不要掉入“辗转妄想”的陷阱,最后搞得神经兮兮的,甚至精神失常,很严重!很可怕!
(恭录自《圆觉经略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