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对联的主题提炼(★)

 江山携手 2015-06-26

对联的主题提炼

 

融情入景似勾画

状物修辞如炼丹

对联,虽然句短字少,然而上下联合起来,就如同一篇文章,故每副对联不仅要有内容,也要有主题,而且主题要鲜明,意境要新颖。我在创作每一副对联之前,都首先要找到一个主题,确立主题之后,再根据内容确定形式,选择相应的最佳结构,然后按照平仄拟定出句,再按照出句考虑对句。用这样的方式来组织文字以完成对联的创作。

从我的对联创作实践来看,主题来源于生活,来源于作者在长期生活中的深刻感受。没有生活的土壤,没有事实的基础,创作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但主题的形成又自始至终地受着作者思想感情及世界观的影响和制约,是主客观相统一的产物。主题,准确地说是现实生活和作者心灵相撞击的产物,是客观事物和作者思想相感应的结果。一副对联所能达到的高度,一般来说,都是和作者在哲学思想亦即世界观上所达到的实际高度相一致的。

主题是作者对现实生活、客观事物由感性认识通往理性认识的那一“飞跃”的产物,没有对事物深刻的、完整的、内部规律的认识,就没有主题。现实生活,就像汪洋大海、又像繁星密集的天空,到处都闪耀着思想的光华。如笔者与一群朋友到大水村的“马吊尿”瀑布赏景,我首先感受到的就是村名“大水”,她是因三条小溪汇合而称“大水”的。这一“大水”就很有哲理性,从中我得到了创作主题而撰写成“深山隐马迹难寻难觅;大水源天湖易涨易消”这样的对联。又如笔者携友寻访都峤山著名景点“出米寺”时,我首先感受到的是人世间不可能存在天然的“出米寺”,而绣水两岸那富饶的千顷良田才是我们的“出米寺”这一主题,由此创作出“满岭鸣铃花铃鸣有日;半山出米寺米出无方”的对联。再如笔者冬日出差柳州,畅游鱼峰山,当我登上峰顶远眺大龙潭之时,忽然感受到了“高处不胜寒”的道理,油然而出“龙潭水边双钩独钓;鱼峰山上只影孤身”的对联来。可见,生活中的对联主题实在比比皆是。

对联,可以描绘一个美的境界,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一副好的对联,它能紧扣人的心弦,吸引读者向往心中的理想境地,或无形中激发读者的意志,使读者有说不尽的种种感悟。一副对联好像有许许多多的东西,那就是意境了。主题是对联的核心,意境是对联的艺术活力。要有意境,那就得“造境”。造境就是通过修辞的方法,或变静态为动态,或向理性发展,可以以境造境、可以以景造境等等。真正的修辞艺术活力在于炼字、锤句,使字词、词语发挥“要、切”的情境意义,做到“联中炼句,句中炼字”,目的在于“炼意”,做到“句中无余字,联中无长语”。对联篇幅短小,必须用尽可能少的语言,表达尽可能丰富而新颖的意思。因为一个词语除它的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外,还有修辞意义。修辞意义是在情景中产生的,故又称情景意义。词语的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是有限的,而情景意义却是无限的。

对联中用字,丝毫不能凑合,一个字用不好,整句便不好,整句不好,一只联不好,一副联便残废了。古人说:“字贵圆活善用,清新自然”,确是经验之谈。前人还有“吟安五个字,用尽一身心”之说,可见炼字之难,实为初学对联的基本功。炼字锤句炼境,它的过程是漫长的、艰苦的,只有持之以恒并认真观察和体验生活,兼读有关的书籍等,才能不断进步和得到提高。对于学撰写对联,更需要个人的见识和积累,每撰成一副对联,要反复推敲,古人有云:“文不厌改。”即是此道理。清人郑板桥有这样的一副对联:“拈来旧稿花前改;种得新蔬雨后肥。”于中可见其改稿习惯,不意味着他的所有作品都是动笔成功。鲁迅先生的创作态度向来严谨,他说过:“写完后至少看两遍,竭力将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去,毫不可惜。”北宋王安石《泊船瓜州》一诗中有“春风又绿江南岸”句,传说曾用过“满”、“遍”,最后定为“绿”,便成为千古佳句。所以在从某种意义上说,对联不是写出来的,而是改出来的。可见:

构思独特胸成句

立意清新笔有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