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桂林兴安灵渠

 昵称18892371 2015-06-26

    灵渠在兴安县,在桂林汽车总站乘车可直达县城,坐三轮车到灵渠景区大门口,票价60元。三轮车主会问你买不买门票的,如果买门票,拉到景区正门。不买门票,拉到景区陡门,附近是村庄,村民可以带进去。我选择的是买门票,为的是玩的安心。
    秦始皇于公元前221年一统中原之后,分天下为三十六郡。为了将岭南百越地区纳入中国版图,便派屠睢为主帅,率50万大军南征百越。但秦军遭到百越的顽强抵抗,加之岭南山路崎岖,粮饷转运困难,以致秦军受到重创,战事处于胶着状态,三年兵不能进。为解决秦军的后勤补给问题,公元前218年,秦始皇命在广西兴安县境内修建一条人工运河,转运粮饷。此项任务,交由监御史史禄和3位石匠担纲。

    公元前214年,运河凿成,也就是灵渠。它连接了湘漓二水,沟通了长江和珠江水系,联通了南中国的水运网,使秦军得到了源源不断的粮草补给和兵源补充,秦军迅速统一了岭南。之后,秦始皇在今广东、广西和越南北部一带分别设立三郡:南海、桂林、象郡。其后,汉代马援,唐代李渤、鱼孟威又继续主持修筑灵渠。
桂林兴安灵渠
                                         灵渠景区大门
     桂林兴安灵渠
                                        进门后的灵渠标示
     桂林兴安灵渠
                                          美岭桥
桂林兴安灵渠     进入景区,穿过美岭桥,右转是四贤祠。四贤祠奉祀的是对开凿和完善灵渠有功的秦监御史禄、汉伏波将军马援、唐桂管观察使李渤、防御使鱼孟威,祠内有四贤塑像及天下奇观--古树吞碑。
桂林兴安灵渠

桂林兴安灵渠
     古树吞碑,一棵已有780多年的重杨树正在吞吃着一块乾隆十二年的古碑,目前还在以每三年一公分的速度在吞吃着树下方的古碑。
桂林兴安灵渠
    院内有一个灵渠小型展览,这是一颗千年古松木。灵渠的精华工程“人”字形坝基全部用长约两米的松木打成排桩。因松木有松子油,侵泡时间越长越牢固,有水泡万年松的说法。
     桂林兴安灵渠
                                 前行是空旷的秦文化广场
桂林兴安灵渠
                      一直走到天下第一陡,也称南陡,是灵渠的南渠入口处的陡门。

    南陡是景区的另一个入口,门外有售票处,但看似无人把守。如果不买票,也能进入吧。售票处周围是聚民居,在这里可以吃到烧烤。往前走是一座山,山脚下有一座龙王庙,上顶有观看灵渠铧嘴、大小天平坝的观景楼阁。
  南陡旁边是南陡阁。1941年10月,李宗仁先生参观灵渠后,指令兴安县政府在南陡北岸建的一座观景阁。阁前大小天平、铧嘴等美景一览无余。
桂林兴安灵渠
                                            南陡阁
桂林兴安灵渠

     桂林兴安灵渠

     桂林兴安灵渠

     桂林兴安灵渠
                                    灵渠大小天平坝和铧嘴

桂林兴安灵渠
                          山脚的龙王庙与山顶的观景楼,与铧嘴隔江相望。
桂林兴安灵渠
                           站在观景楼上看到的灵渠铧嘴与大小天平坝
     桂林兴安灵渠
                                山上看到的灵渠铧嘴与大小天平坝
 
    需要在南陡附近做摆渡船才能到铧嘴岸上。我在吃烧烤的时候,女老板说她去跟艄公说把我摆到铧嘴岸上,结果她没说动艄公。我问了几个摆渡船,都推说浪大,不能下船。摆个来回要10元钱,但我的门票里已含有船票。找到门口售票的女士,要求乘船,她也没有说动艄公。我急了,说既然浪大时不能出船,为什么把船票含在门票里。回来她终于说动了船老大,把我摆渡过去。看来逃票的是没戏了,而且我发现只有我一个游客上了岸。其实水里并没有什么大浪。
桂林兴安灵渠
    大小天平坝使湘水三七分离,三分入漓,七分入湘。这是大小天平坝人字形交汇处的古代水平测量仪,可以保证大小天平坝的三七分水。
桂林兴安灵渠
    铧嘴上的美龄亭。1941年8月,蒋介石偕夫人宋美龄游览了灵渠,后国民党兴安政府在铧嘴之上建亭一座,命名美龄亭以示纪念,亭中有清朝的"湘漓分派"和明朝的"伏波遗迹"两块石碑。
桂林兴安灵渠
                                       我乘坐的摆渡船
桂林兴安灵渠
桂林兴安灵渠                                            铧嘴
桂林兴安灵渠    沿着秦堤回转,左岸是灵渠南渠,右岸是湘江故道。秦堤由小天平石堤终点至兴安县城上水门东岸,长2公里。
桂林兴安灵渠
    飞来石,是旁边鸟鸣山山体的一部分。公元214年史禄开凿灵渠时,为保障渠道顺利通过这一险段,在这里劈山筑渠,留下了这一巨石。
桂林兴安灵渠
      秦堤上的泄水天平,左侧是南渠。泄水天平可以把南渠中的洪水排回湘江,以保证中下游的安全。
桂林兴安灵渠    灵渠右侧的古建筑。走出灵渠的又一大门就到了水街。水街是指灵渠穿过兴安县城一段两岸的街区,长约1公里。
桂林兴安灵渠
    马嘶桥。在灵渠与双女井溪相交处,传该处最初为小木桥,当年马援率部南平交趾时,其坐骑至此扬蹄嘶叫,不愿过桥,马援下马发现该桥已朽,乃募捐修桥,因而得名。
桂林兴安灵渠                              县城一古巷,在这买了点兴安桃子。
桂林兴安灵渠    万里桥,是唐朝桂管观察使李渤于宝历元年(公元825年)建成的。据说,万里桥距离唐朝的都城长安水路有一万里的路程。
桂林兴安灵渠            娘娘桥,又叫天后桥。始建于康熙七年(1668年,桥名为清代大书法家何绍基所题。
桂林兴安灵渠    水街的尽头是接龙桥,始建于宋太平兴国八年(983年)。“接龙”在当地有三种说法:一是龙驾,二是接龙脉,三是接接龙舟。每年端午节,兴安县龙舟比赛前的祭龙仪式从这里开始。
桂林兴安灵渠                                          小桥流水人家
桂林兴安灵渠                                       李济深题“秦堤”
桂林兴安灵渠                                           古街道
桂林兴安灵渠                                     灵渠两岸的人家
桂林兴安灵渠                                           古街的入口
桂林兴安灵渠                                      快到接龙桥的地方
桂林兴安灵渠

桂林兴安灵渠                                              望楼
 
     灵渠还是很值得一游的,毕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运河之一。我对山水尤其感兴趣,凡市区有江湖(大湖)的城市,都有前往一游的欲望。喜欢山的幽静、远离尘嚣和一片绿色,冬季漫山的雪对我没有吸引力。江河更喜欢探其源头,此次的灵渠之旅,只看到南渠。如果时间允许,最好住县城一晚,去北渠再看一看。只看南渠,总感觉对整个灵渠的概念云里雾里。对一般的游客本可以观止了,我还是有留下遗憾的感觉。
 
    漓江游过三次,不知为什么,没有那个景点是记忆深刻的。可能是游船开的太快的缘故吧,全部是浮光掠影。反倒是这次的阳朔遇龙河竹筏漂流还有些记忆,景色也不错,比漓江更秀气。
桂林兴安灵渠                                 遇龙河,两对新人在这里拍婚纱照。
桂林兴安灵渠
桂林兴安灵渠    遇龙桥。有一个表演鸭子吃鱼又吐出的节目,这种人类为了自身快乐,折磨他类动物的行为,我觉得有点残忍。
    漓江上,一天的功夫就能晒得很黑。返回北京的飞机上,机窗外滚滚的黑云下的我心惊肉跳,紧张的心情持续了一个小时。那样的云彩从未见过。
桂林兴安灵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