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味一级棒:奶爸萌娃吃遍东京》Pretty Good Number One: An American Family Eats Tokyo 美国人通常会选择巴黎、普罗旺斯、托斯卡纳享受美食,不过这对美国父女开启了吃遍东京的美食探险,并深深爱上了这里。瘦高的爸爸和8岁的娃娃头女儿在东京租了一间小公寓,天天走街串巷,出入高级餐馆,也逛遍路边摊,翻遍超级市场。走出了一条从鳗鱼到乌冬,从味噌到抹茶的美食之路。如果你看过《孤独的美食家》,那么这本书会以文字的形式再次与你的吃货之心产生更多共鸣;如果你没看过,那么建议配合本书后观看会更有食欲,东京的美食将从视觉、听觉等多个维度全面将你俘获。 作者Matthew Amster-Burton,《Best Food Writing》认证美食作家,《华尔街日报》美食专栏作者。
译者迷藏,为了翻译此书,查了各种日本美食点评网、美食blog,甚至用三脚猫的日文水平比着日本版校对了一遍……只为用简单有趣的文字,尽力替你准确地呈现美味东京,看了就想去,看了就想吃。
初尝日本的那一口滋味,仿佛回答了心中某些朦胧的疑惑。从中野站北口出来,走进太阳城购物中心商店街。不一小会儿你就会看到筑地银,一家章鱼小丸子专卖连锁店。由此右转走进一番街,一路会看到专卖赤饭(即糯米小豆饭)的小店,几间拉面馆和一家河豚食肆。接着再向前走,你会依次经过弹珠店,烤鳗鱼摊,相机店,以及通往银座Renoir咖啡馆的楼梯,如果你看到了生活超市前的自行车停车棚,那就没走错啦。就算你不是一个像我这样的章鱼小丸子爱好者,就在这一小段距离中,你能遇到的美食数量也完胜大多数的西方中型城市了。东京显得如此不真实。这个数字化的都市霓虹绚烂、活力四射,充斥着文艺气息;同样也是这里,小巷里挤满了喷香四溢的烤鸡店铺,孩子们可以尽情地在街道上玩耍,可以离开父母的视线、独自搭乘电车穿越城镇。在这里,你在甜甜圈连锁店都能享受到比美国大多数高端餐厅更优质的服务。作为一个大都会,竟然没有犯罪、扬尘或糟糕食物?东京看起来不像一个地球上的城市,更似只在幻想乌托邦中存在。但东京又是真实的,尽管这个城市看起来如此魔幻,但它的的确确不是靠什么神奇魔法变出来的。我很讨厌别人把“太神奇了!像魔法一样!”挂在嘴边,但2012年7月,在和妻子劳里、以及我们八岁的女儿艾丽丝在东京的小公寓里住了一个月后,我发现只能用这些词语来形容这段经历,是的,太神奇了!就像魔法一样!东京称不上是个风景优美的城市,但它却以最科学而精准的方式挠到了我们的痒处。我们仨无论是谁,每次随便出去溜一圈,都能带回令人兴奋的见闻:像是一栋奇怪的房子啦,一个有趣的标志啦,要不就是一窝小猫,或是新上市的酸奶味儿糖果。是的,艾丽丝常常独自出去散步,虽然偶尔回家时身上会多个可疑的纹身,但她可从未被强迫加入什么黑帮。东京到处都是美食,整个城市看起来就像个大餐馆。在这一个月中,只有一顿饭让我觉得失望,其实也算不上糟糕,只是不出彩而已。我们吃过一些美味到令人顿时乐不思蜀的东西,而大多数都是在家附近那些奇特而平价的餐馆吃到的。东京激起了我从未在别处感受过的乡愁。这乡愁柔软而脆弱,叫人羞于承认,但我却乐在其中。东京的地铁路线图,看起来就像一碗被泼上了各色荧光涂料的拉面般纠缠不清,但是没花多久,我们就变成了路线专家。我们的公寓离世界上最繁忙的地铁站——新宿站只有一站路。听起来真是可怕极了,对吧?但其实新宿站挺好的。的确,站内是挤满了目的地明确的流动人群,但找到你所需搭乘的列车并非难事,涌动的人群会推着你前进,那时真感觉自己就像河面上漂浮着的轮胎。简而言之,东京和美国车辆管理局截然相反,这是我到过的最令人舒心的地方。虽然东京如此迷人,令人印象深刻、着迷不已的东京旅行传记在市面上却异常少见。西方人对于东京的印象就是,这是日本的首都,这个国家曾备受经济危机、毁灭性大地震以及核弹袭击的摧残,现在正在步步维艰地恢复中。即便在东日本大地震发生之前,东京也不算是热门的旅游目的地。东京的景点你能说上几个来?我猜你可能一个都说不出来。如果你要答银座或是皇宫,那就别作弊啦,快把你的《孤独星球》收起来吧。但是转念一想巴黎:狭窄街巷密布全城,非常适合漫游徜徉、信步迷失;它那现代化交通网四通八达;博物馆和纪念馆、世界级的购物中心数不胜数;更别提巴黎的美食,从早饭到晚餐,从米其林餐厅到街旁可丽饼店,无一不让人食指大动,欲罢不能。以上这些,东京一应俱全,它甚至还拥有更多米其林餐厅。东京旅行指南、旅游博客数不胜数,市面上还有更多西方游客所著的去京都——才不会是东京——寻找自我的书籍。但是,却没有这样一本英文书籍,如同浪漫之于巴黎一般,赋予东京一个立体饱满的代名词。我写这本书,就是希望能够为填补这个空缺做些许贡献。我的朋友贝琪很爱谈及“旅行脑热症”这个词,这个词形容旅行者常见的一种病态,即疯狂地爱上一个目的地,并且盲目无视它的缺陷。我对东京即是怀着这种浓烈而病态的感情。这个城市没有什么阴暗腹面(倒是有很多取自于猪腹部的叉烧肉),我觉得自己这个观点可不盲目、而是有事实根据的。首先,没什么能阻碍你狂热而肤浅地爱上这座城市。其次,我得旅行脑热症可不是一次两次的事儿了,但这一回,让我感觉先前的旅行脑热症都不过是糟糕的一夜情罢了。东京,确实不一样。女儿艾丽丝出生于2003年,她才满两岁时,我俩就有了明显的共同爱好——既喜欢打盹儿,又热爱寿司和其他日本料理,不过劳里却不喜欢这些。我那时是个全职奶爸,女儿整天就爱让我编故事给她听。某一天,我没再继续编她最爱的故事《会说话的小狗》,而是描述了一个名叫东京的地方。我从未去过东京,除了知道那里也许能找到不少我俩最爱吃的食物外,其他几乎一无所知。也许,有一天我们能一起去,就我们父女俩。也就是说,我们的东京小计划就此暗暗萌发啦。几乎每天早晨去幼儿园的路上,我们都会讨论这个计划。幼儿园离家有十个街区,一开始艾丽丝还太小,我就用婴儿车推着她,边走边说着要去这个游乐场啦,要去吃那个回转寿司啦,当然还有贝儿多爸爸泡芙工房的泡芙!我爸总爱问艾丽丝:“你去日本要干什么呀?”她答道:“去游乐园,去吃泡芙!”我爸每次听到都大笑不止。艾丽丝四岁时,我曾写过一本名为《饥饿猴子》(Hungry Monkey)的书,其中就提到了我们如何策划这次的旅程:“我和艾丽丝要去油乎乎的烤鸡肉串连锁店,尽情享用烤鸡肉。我们要去鳗鱼专门店吃上好几种做法的鳗鱼——那可是我最爱的鱼!艾丽丝最喜欢的则是鲭鱼,所以我们也会大吃特吃盐烧鲭鱼,我们要用筷子把有脂肪的部分剥离掉。我们要吃好多米饭,多到和自己一样重……我们还要去世界上最大的鱼市场——筑地鱼市场——享用早餐,更要去回转寿司店大快朵颐!”我们每个月都攒下一百美金存入银行,于是,这趟旅程渐渐地开始从上学路上的笑谈,变为了真正可能实现的计划。终于,艾丽丝满六岁时,我们父女俩成功出行了,就我们俩:在日本呆了六天!我们没去那家泡芙店,也没吃回转寿司或盐烧鲭鱼;没去鳗鱼专门店,也没在鱼市里吃早餐。我们倒是去了一家有点油乎乎的烤鸡肉串摊儿,就是在那里,艾丽丝发现了烤鸡屁股,那可是鸡身上最肥嫩多汁的部位。把鸡屁股穿成串儿,刷上甜酱油,上火一烤,简直好吃极了。总的来说,虽然原本计划的事儿几乎一件没做,但这次旅程却成为了我们最棒的度假经历。日本这个国家对游客来说真是出奇地友好,游玩起来也很便利。而且,六岁的艾丽丝居然成了旅途之宝:她完美地扮演了交流大使的角色——平时温和的成年人身处旅行压力中,说不准什么时候沟通会产生误会,而多亏了这位小大使,整趟旅途下来我们愉快地避免了这种尴尬。东京生气蓬勃的现代化程度让我和艾丽丝甚至觉得,这城市的存在就是为了取悦我们——飘来飘去的招财猫似乎在悄悄对我们说:“快笑一个!你可是在东京呢!”我和艾丽丝首次旅行归来时,带回家了一长串待去的东京景点列表,长到得花一个月才能走得完。接着,我们开始用卖萌装可怜攻势跟劳里描述我们在日本那些樱吹雪扬的日子,劳里简直都快被我们烦疯了。“好吧,”劳里终于松口了,“如果东京真有那么棒,那我们就租个小公寓住上一个月。”也许,她当时内心旁白其实是这样的:——“这建议实在要花太多钱,马修这个一毛不拔的小气鬼肯定会一口回绝。”——“哼,蜗居一个小房间里,像个新移民似的过上一个月后,看他们还能多热爱日本。”那个夏天,有另一个人与我们同行。惭愧地说,其实我也想过要摆脱他的,但事实证明,他就是块狗皮膏药,根本甩不掉。他叫山冈士郎,是我的书中密友,另一个自己。士郎是想象中的虚拟友人。他这把懒骨头不仅以自我为中心,自以为无所不通,还总顶着一头稻草般的乱发。山冈是《美味大挑战》里的英雄,这是一本以日本料理为主题、连载多年的漫画。山冈是个日报记者,此人宁愿趴在桌子上做大吃煎饺的白日梦,也不愿意写稿。当报社把他调到“终极美食”项目组时,士郎才终于找到了人生奋斗目标,还和同事栗田优子擦出了办公室恋情的浪漫小火花。栗田与山冈才智相当,但这位狡猾无比的姑娘却是他社交上的导师。我就有一个这样的朋友。话都说到这里了,《美味大挑战》真是槽点满满。人物形象比和纸还单薄,情节起伏简直匪夷所思。它的主线情节是这样的:山冈经常拉着他办公室里的同事们东奔西走,教他们关于芋头或者其它食材的知识;在一系列斗智斗勇、铁腕主厨风的料理挑战中,山冈缓和了与父亲原本生疏的关系。但是话说回来,我也是个单薄单线单细胞的人。也许男人都这样,反正我是从来没有过什么复杂的内心生活的。山冈士郎酷爱美食,而且对糟糕的食物零容忍,但他也对任何带美食血统的菜肴持怀疑态度。他也许是个好作家,但也是那种一旦写完了两篇文章,就恨不得这一周剩下的时间全都回家休假的人。他沉迷于食物世界的原因之一,就是觉得比起人类的行为,味道与质感要简单易懂得多。如果山冈要写本书,他肯定会毫不犹豫地开始洋洋洒洒、长篇大论地劝说人们去读他最爱的漫画。《美味大挑战》里的每个人物都疯狂地热爱着食物。我本来还以为这只是文学上的夸张手法,但现在我懂了——之所以这部漫画中的每个人都对食物如此执着,是因为他们住在东京;这个地方,伟大而美好的食物俯拾皆是,无论人有意无意,都难以不浸染其中。那么饮品呢?日本有超美味的啤酒、咖啡、清酒、烈酒,但是现在我们将由我每一天的开启者——不管是在东京还是其他地方——绿茶,开始讲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