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家长答疑]不自觉孩子的家长身上的几大通病

 琴剑飘零888 2015-06-27



今天要答复一位14岁男孩家长的问题,如果您的宝贝只有3岁,您就需要开始注意这些“家长通病”不要发生在您的身上,否则您的孩子长到十几岁有可能也会出现同样的问题。

还记得《55人中47人进入中外名校的老师,告诉家长该做些什么》这篇文章吗?王老师的第22条“不是‘三十而立’,而是‘三岁而立’。孩子三岁前后,就必须建立自食其力的勇气和习惯”。

下面我们来看看这位家长的问题吧:

您好,我孩子今年上初二了,十四岁,男孩,总不听我们的话,爱发脾气,比如上学期间晚上总爱看电视,说他不该九十点还不写作业,他说我们啰嗦,每次都是看到自己不想看为止,还有星期天就睡觉一睡到中午,其间咋叫都没用,请问我们该怎么办?

答:

您所述的“按时写作业、晨间自己起床”这些事情,不是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应该自己做到的吗?为什么到14岁了,还是您在催促呢?

形成这种局面绝不是“一日之功”,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它的形成过程吧:

  • 孩子3岁,自己醒了,想试着自己穿衣服,因为某种原因,家长嫌孩子穿得慢,赶紧帮孩子穿好衣服出门了。

  • 接着,孩子即使自己醒了也不起床,等着家长给自己穿衣服。

  • 再接着,孩子模模糊糊好象醒了,根本就没想着要起床,干嘛自己起床呢?醒了也得等着家长来穿衣服,还不如干脆让家长叫起呢。

于是,每次让家长叫起的习惯就这么养成了。随着年龄的增长,衣服是自己穿了,但让家长叫起的习惯一直延续着。人都是有惰性的,既然有人叫,那个警醒的生物钟就会逐渐坏掉。

同理,“家长不催促就不写作业”的习惯也是这么养成的。

照理说,什么事情都有人提醒有人催促,总该按照家长的安排来做吧。但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按别人的安排就意味着自己的不自由,如果自己的意愿与家长的安排相冲突,孩子就会发脾气。


每个人都知道要劳逸结合,但一个被人安排的孩子是不可能很适宜地做到劳逸结合的。我们来设想一下:

  • 孩子一进家门,放下书包就坐在沙发上看电视。(有可能今天学习任务很重,在学校时一直都在学习,孩子想看一会儿电视,稍微放松一下,休息好了就去做作业。)

  • 家长看到孩子看电视就催促,先把作业做完再休息啊。

  • 孩子不理睬家长,继续看电视。(青春期又叫第二反抗期,你越让他做他越不做。他本来想看一会儿电视就去做作业的,这下好了,你催促他,他反倒以歪就歪,干脆看个没完)

我们再回到《55人中47人进入中外名校的老师,告诉家长该做些什么》这篇文章吧,王老师的第26条“在孩子3岁前后,他的身边最好有一个无为的放任型父母。在孩子9岁前后,他的身边最好有一个积极的权威型父母。在孩子13岁前后,他的身边最好有个消极的民主型父母。有效的教育是先严后松,无效的教育是先松后严”。作为一个14岁孩子的家长,应该做消极民主型的父母。试着不去管孩子,让他自己管自己吧。您担心他的成绩掉下来,是吗?给他一个月的时间,当一次月考成绩落败时让他自己去承担失败的后果。

当他想要从失败中站起来的时候,您再伸以援手,帮助他制订学习计划、每日的学习安排。您可能要问,为什么不一开始就帮助他呢?您可以一开始就帮助他,但一个青春期的孩子,特别是他提出要自己管自己时,他是不希望别人指手划脚的,您可以试试看。

我们为什么总是忍不住要管孩子呢?其根本原因是我们的注意力全放在孩子身上了,我们为什么不把注意力分散一点出来放在自己的生活上面呢?安排一两次“二人世界”,滋润一下夫妻感情?写到这里,我不得不再次拿出王老师的“教育真言”了,第7条“父母可以把孩子作为世界的中心,但是不要忘了父母也要过独立的生活。如果父母完全围绕孩子转而没有了自己的生活主题,这样的父母常常会以爱的名义干扰孩子的成长。有时侯,并不是孩子离不开父母,而是父母离不开孩子”。

在家庭教育中,我一直认为最有效的教育方法就“言传身教”,而且“身教胜于言传”。建议您把自己的生活安排得丰富一些,别让自己闲得太多,当您忙碌而有条不紊地处理各种事务的时候,您的孩子也会被您所带动,并在这种家庭氛围中,自然而然地安排着自己的学习。

有不少家长问我,怎么能让孩子爱上阅读?其实,爱上阅读也是同样的道理。如果您的家里有很多书,当然也有很多适合孩子阅读的书,而且,这些书随手可取。休闲时光,一家人都安安静静地坐在自己的书桌前阅读,阅读一段时间后,一人有感而发,然后一家人进入热烈的讨论中。如果孩子从小就生活在这样的家庭氛围中,他能不爱上阅读、爱上思考、爱上交流吗?

我想说到这里,家长一定能自己总结出“不自觉孩子的家长身上的几大通病”吧:

1、习惯于“包办代替”;

2、习惯于监督、催促、反复提醒(即孩子所说的“啰嗦”);

3、把注意力全部都放在孩子身上,完全没有自己的生活;

4、平时不大注意自我学习、自我提高;

5、忽视家庭学习氛围的营造;

6、不重视家庭体育活动和娱乐活动。

作者:刘鸿雁 来源:儿童心理成长


声明:此文为本号原创,转载或报刊采用请与本号联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