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苏式汤面演绎记

 苏迷 2015-06-27

记者 丁云

中国人在3000年前就开始盛行汤文化。

因为当时的炊具比较深,食物放入水里煮比较方便,所以中国人喜欢上了汤。这种用来煮汤的青铜厨具叫“鬲”,有三只脚。

当西域传来的面条与中国的汤文化相碰撞,便产生了很多独特的变化。

现在说到汤,很多人会想到广东人的煲汤,粤菜饮食文化的一绝。但只消略微研究一下苏式面里的熬汤,功夫应该不在广东汤之下。只不过苏州人将这一手,更多地融入在了面条里。

一碗汤面的味道取决于汤

苏州人的汤面,先选汤底,红汤或白汤。因为汤底的选择与浇头的搭配有关,必须要有这两种汤底。

昆山奥灶面里,传统的红油爆鱼面,从汤底、面油到面浇,全部跟鱼相关,红汤的汤底熬制原料也全部来自于鱼的下脚料;而卤鸭面一定要与白汤配,不会配红汤。

书香连锁酒店总部行政总厨潘晓敏,手上有一碗出名的奥灶面。原来入厨中国驻法国大使馆、北京外交部等之前,他是正宗的昆山奥灶馆学徒出身。

白汤,由麻鸭、老鸡、猪骨、鸡架、姜葱、料酒熬制。红汤,由三分之一原汤与十四种中药材构成,包含了青鱼头、猪腿骨、螺蛳、鳝背、鸡壳、甲鱼壳、猪肉皮、红枣、姜葱、料酒等。

9个小时,是成就一桶红汤的升华点。在这9个小时里,汤底逐渐变成红色,酱油的味道全部驱散。汤也才能熬到一定的浓度。所以,9个小时是必须。

将分别熬制好的红白汤,不添加一丁点水,拼兑成奥灶面的汤底,是一碗奥灶面汤底的制作方法。

汤面味道取决于汤的浓度。这个浓度,既指味道醇厚,也指汤本身的物理特性。

苏式面的大部分工艺,都在做苏帮菜的基础之上。做面浇、熬汤底,都要达到浓香的标准,甚至高于了做菜的标准。苏式一碗面,极考验基本功。

将面汤晃一晃,观察汤能否挂得住碗壁。面条本身是没有味道的。面汤就像勾芡一样,只有浓稠的汤汁能够挂在一根根面条上,面条吃起来才够味。而这个物理特性,倚靠的是肉皮、鱼头中的胶原粘性。鱼头不光提供了胶原,还贡献了鲜极度。所以,在面汤熬制的综合配料里,是讲究鸡、鸭、鱼等的配比的。

以上,在保证材料的质量前提下,如果一碗汤面的味道显得寡淡,基本就是汤的熬煮时间不够。还是那个关键的“9小时”。

面汤如果没油,面条是不好吃的,没有香味。

最典型的莫过于奥灶面,里面有一碗“红油爆鱼面”。红油是炸过鱼的素油,带有鱼香味。

浓汤是要放油去熬的。奥灶面里强调几烫,其中有“面烫”、“汤烫”。在冬天,油可以帮助减缓热气四散。同时,苏式面条里含碱,缺少油水的话,苏州人讲“烧心”,即肠子里没油水,必须有油与碱中和。

此外,面汤里如果没有油,面条很容易黏糊在一起。

面条也要够劲道

旧时的苏州面馆业中,有苏州帮、常锡帮、虞帮等行帮。除了依据业主原本的隶籍划分外,也确实带有些许的地域特色,比如镇江锅盖面、常州小阔面、无锡羊肉面等。

无锡的羊肉面,太仓的双凤羊肉面,木渎藏书羊肉面,都是羊肉面,但汤有红汤、白汤、清汤、混汤之分,羊肉也分红烧、白烧。制作工艺上有区别。

但总体上,这些都是汤面,面里有小阔面、龙须面之分。这些微小的地域饮食差别,早已被大地域概念所统一。广泛来讲,都属于苏式面。

苏式面虽注重用汤,但并没有忽视对面条的讲究。否则岂不是功亏一篑。

“无论南北方,一碗面都分三块,汤料、面胚、浇头。没有主次轻重之分。”同得兴面馆馆主肖伟民说。苏式面,同样讲究面胚劲不劲道,有没有柔劲。

同得兴的面条,制作时放入了鸡蛋、盐巴、菜油等,以恰到好处的比例,做出有韧劲、有劲道、有嚼劲的面条。这个配方,他们是保密的。

早年的苏式面里的面条,多有龙须面、细面、阔面、小阔面之分,现在行业里按面条的截面直径0.6、0.7、0.8、0.9毫米来区分。1.0的是阳春面、中粗面,0.67的就是正宗的龙须面。

苏式面里用小阔面不多。从旧时到现在,小阔面的用量仅占到十分之一。十家面馆中有一家用到。

肖伟民说,当年观东地区有一家老字号,新乐面馆,以做小阔面为特色。小阔面的优点是口感滑爽,弹性更丰富,缺点是汤中的鲜味无法瞬间感染到面芯。简单而言就是不入味,一口嚼下去是面的味道,而没有汤鲜。这跟南方人不喜欢吃大面疙瘩一个道理。龙须面则因为纤细,鲜汤的味道能够直抵面芯。

苏式汤面使用小阔面,其实也是好吃的。“并不需要调整鲜汤,只在下面时把面条下得稍微偏软一些,面胚一松,汤就容易浸透进去。”上好的鲜汤,可以带动面条的味道,只要好吃,肖伟民说,就能让面客忽略了面细或面粗。

下面高手的礼遇

苏式面要吃头汤面,也是上述原因。

面里有碱,第一锅水最清,煮出来的面条根根分明,不会糊在一起。“所以苏式面的煮面锅子上方,都有一个水龙头。”潘晓敏说。

这让我想起小时候看街边的面店煮面,下面师傅手里都有一个漏筛,现在知道那是抓篱叫“观音斗”,除了协助捞面外,师傅常常用抓篱啪来啪去地敲打锅上的一个水龙头,水一直滴滴答答地个不停。我从来以为是师傅懒,从不用手关水龙头,水从没关死过。也一直担心水这么流,煮出来的面条会不会夹生。

原来这是煮面的“必杀技”。

凉水一直下流,慢慢地更替煮面水,保持面汤的清澈,也避免煮面水一下子滚出来,不必不断添凉水。连带引流不断外溢的煮面水的水槽,“这是苏式煮面特制的厨灶,普通烧菜大锅是没法煮面的。”潘晓敏说。

下一把面,一般最多2斤,相当于10碗。再多,很难掌控。

一把面中,第一、二碗出面略硬,第三、四碗最适中,龙须面、细面均属细面,再往后,就稍嫌煮时略长了。在大众面店里,一般不可能一碗一碗分开下。所以,下面前师傅根据掌控能力,把面条捋成一把一把的,有这个原因。

依此对照,把面条放在小篓子里流程式下面,是有局限的。面条兜在篓子里,相对于一大锅水而言,受热并不均匀,热气在下方,只能用筷子在篓子里捣,容易烂,出面时没法摆造型。

最传统的苏式大锅煮面,一把面条扔下去,长筷一搅,下面跟飞天一样,反而受热更均匀。所以下面也是技术。

面条捞上来,入碗的同时卷出“鲫鱼背”,放在面汤里整整齐齐。卷得越紧,面条越不容易一下子涨干。很简单,因为面条与汤的接触面少。

话说当年,昆山奥灶馆里一碗面条1毛钱,不带浇头。加了浇头价格就没底了,过去,委婉点儿说,流行吃光面,直白点儿就是穷,到外面吃碗面条属于有闲钱了。

潘晓敏那会儿在奥灶馆里当学徒,吃面得自己付面钱,“吃饭都要自己买饭票,没有工作津贴一说,单位提供工作餐也是你们后来的事。”要不自己带饭带菜,要不自己掏钱买。

面条是学徒们自己手里下的,捞上来时筷子使了劲儿地卷,到碗里普普通通,待到吃时筷子一挑,能分成两碗。这技术得好到什么程度啊,又是功夫。

厨师们早上吃一半,另一半留到中午。面是涨干了,但不管了,中午就着点剩菜又是一顿,1毛钱吃两顿,省。

今天,一碗普通带浇的面条,大概在二三十块钱左右。大部分人都吃得起。

苏式汤面的细节

看旧闻杂谈,上海文人过去很喜欢赶早到苏州吃一碗面,再坐绿皮火车回上海上班。不见得是焖肉面、双浇面,只一碗雪菜肉丝面,也以自己的方式追寻人生的满足与乐趣。

面条是群众基础非常扎实的主食。价格平民化。民以食为天。人总得吃饭,能够面向民的“食”,永远不愁活路。面店能开连锁,但鱼翅店没听说过全国有名的。

苏州人有讲究,也有智慧。在相对不富裕的情况下,也能吃出美味,而且这种美味还不是自我安慰,是真的好吃。

昆山的一碗奥灶面,听名字就听得出端倪来。苏州人的语言中,懊糟,是不干净,脏兮兮的意思。奥灶面红汤的原料,过去是淡水鱼类的下脚料,鱼头、鱼骨、鱼鳞……只要不是鱼鳃、鱼肠,全部可以扔进去熬汤。当然,“虽然说是‘懊糟’,也要做点处理才能放进去。”潘晓敏说。

过去奥灶面红汤偏甜,为什么要放点糖?一来增加鲜极度,咸甜可以吊鲜;二来鱼的下脚料在熬制的时候,如果弄破胆,会有点苦味,放糖可以掩盖淡淡的苦味。但也仅限于略有苦味。

另一碗枫镇大面,其实是以家禽畜为主料的白汤里,加了黄鳝骨头吊汤。也是边角料,以前也是没人要的,卖给面馆烧汤。

奥灶面里还要用到红油。熏鱼正好要油炸,所有炸过鱼的油一点也不浪费。

将这些不起眼的原料拿到灶头上熬,反而熬出了很棒的汤。这种反转,本身就已经够棒的了。

吃面还讲四时八令。五月伊始,枫镇大面季节性上市,清爽的白汤,在暖和的季节里,鲜爽可口。降温后,口感就略显寡淡,这时的人们偏好颜色浓重的红汤。

苏州人吃面时,要准备一小碟切得细细的姜丝。

姜同时是一味药,有发热散寒的功效,有防止牙病的作用。姜里含姜油,易挥发。到了体内,能帮助体内毒素多少挥发一些。所以苏州有闲话“早吃姜,晚吃卜,郎中先生看到要哭”。类似地,苏州人夏天吃早饭,就着姜瓜肉丝吃,即姜丝、酱瓜丝、肉丝一起炒。

没条件吃浇头时,只吃光面、阳春面,吃碗肉丝面是极好了。现在不光面店不提供光面,就连我们自个儿,也觉得提这要求太没营养了。

现在,我能够理解小时候去陆振兴,豪情万丈地点一碗双浇面时,我妈妈复杂的眼神了,分明是肉痛。

吃面要氛围

今天,苏州的一碗正宗的苏式面,像听昆曲评弹、逛苏式园林一样,从一个角度感受苏州。

听着淡淡的小曲,跨入面馆,先上一杯茶,清爽了口腔味蕾,也提起了精神。茶香味浓时,开始上桌。有点饿,先花生米、酸萝卜打开味蕾,白汤卤鸭面、枫镇大肉面随后到,吃一两口面,吃几根醋拌姜丝。吃完面,喝完汤,茶水续上,继续聊天,吃一盘水果。

所以看虞山镇兴福寺,面桌间水果担子来回穿梭,有人如跌打师傅般提个小医药箱,问要不要按摩,有算命的问要不要看相。刹那间真觉得是在成都的望江楼。一碗面或是一桌麻将,是明显的差别。

环境是吃面的一部分。但不一定要绝对得优雅、高贵。苏州不出皇族,但讲情趣。

小时候被拎到皮市街、闾邱坊一带吃面,半个面铺都露在外面,腾腾热气中看着师傅下面也很有趣。吃完后就晃荡在巷子里,看卖各种鸟各种花各种小宠物,这种消化方式也是不错的。

亦或是吃灵岩山寺的素面,寺庙里烧香,山上走走,山顶清风拂面,也是豁然开朗。

这些,都是一碗面的一部分。有滋有味。

面条最早源自西北,但南方人以一贯的精巧细养,温文尔雅,将自己的审美与理解点点滴滴融入了面食。

tips苏州面馆过去的切口及相关

●肉面称“带面”,鱼面称“本色”,鸡面称“壮鸡”;

●肉面中瘦者称“五花”、肥者称“硬膘”、“大精头”,纯瘦称“去皮”,又有“蹄膀”、“爪尖”、“小肉”等名称;

●鱼肉中又分“肚档”、“头尾”、“头爿”、“甩水 (鱼尾)”、“卷菜”等。

●一碗面可配几种浇头,双浇称“二鲜”,三浇称“三鲜”,鱼肉双浇称“红二鲜”,鸡肉双浇称“白二鲜”;

●浇头置于面碗底称“底浇”,浇头另用小盆放置称“过桥”。无浇头称“光面”,又称“阳春面”。

●多加些葱称“重青”,不用葱称“免青”,又有“加辣”、“加咸”之别。

●面馆常用小盅盛满姜丝、辣油,备辣酱、酱油、醋壶,任客选用。

●面条选阔面、小阔面、细面或龙须面,下面有“硬面”、“烂面”、“紧汤”、“宽汤”等要求,另有不加汤的拌面 (有“冷拌”、“热拌”)等。

●冷拌面为夏令特色面点,拌以酱油、麻油、糟油,加荤素浇头,清香滑爽可口。面点规格原有大 (3两)、中 (2两半)、小 (1两半)3种。

●花色面点的常年品种有焖肉、炒肉、肉丝、爆鳝、鳝糊、鳝背、三虾、虾腰、虾仁、爆鱼、冻鸡、卤鸭、蹄膀、排骨、三鲜、素什锦等。

●苏式面点中炒面分“软炒”、“硬炒”二类。软炒即先将生面下水煮熟,捞起沥干,加浇头炒成,有肉丝、虾仁、什锦、鳝糊、虾蟹、三丝等。软炒面多用粗面条,不易断。硬炒,俗称“二面黄”,有过水与不过水之分。过水,生面下水煮过,沥干后入油锅炸至二面金黄,加浇头而成;不过水,即用生面直接入油锅炸黄,香脆可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