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来了,又有很多家长开始痛苦抉择:是否让孩子从暑期开始学习奥数?小学奥数一直是一个有争议的话题,有的孩子对它爱不释手,自己天天练习;有的则恨之入骨,毫无兴趣的情况下被逼着上各种课。因为现在很多好初中都以奥数学习的好坏以及相关竞赛成绩作为孩子聪明与否的标准,使得家长们也只得蜂拥而至各种学校和金牌教师的名下,在不知所以的情况下带孩子参加各种奥数的辅导。 对此,我们也经常听到很多家长倾诉:“现在的小学奥数题就特别绕、特别难,别说孩子想不明白了,我这种研究生、博士都反应不过来,让我怎么辅导孩子?奥数这种东西到底对孩子有没有用?” 来看看清华奥数学霸Dennis给大家讲讲奥数的那些事儿。他的经历和观点也许对你很有帮助:)
1、培养脑力和思维方式 奥数,字面上说来,就是奥林匹克数学竞赛,它的初衷实际上是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着力脑力的锻炼,使孩子能够通过对数学或者说计算题目的思考提升思维能力和逻辑思考能力。 因此,奥数从根源上并不单纯是数学或者比赛、升学,也没有直接可用的工具属性,这是对孩子脑力和思维方式的培养,可以引导孩子体会到面对困难不轻言放弃的奋斗精神,并进一步领悟到数学中的艺术之美。 2、领略数学之美 一般而言,父母们让孩子学习美术、舞蹈、钢琴,参与各种体育活动,并没有想过孩子将来靠这些来谋生,而只是培养孩子的艺术修养和体育精神,让孩子体会单纯艺术创作和体育竞技的乐趣。 其实学习奥数也不一定要有升学这些功利性的目的。一些有趣的奥数题目可以给孩子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愉悦感,而有一些题目可以给人一种“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戏剧感。等以后长大了,当看到e^(i*π)+1=0这样的公式时,就会感叹造物主的伟大和人类抽象思维的神奇。这五个毫不相关,但在数学和物理理论中无比重要的符号,就这么简单而和谐的联系起来了,让人叹为观止。数学之美,如音乐之美、绘画之美一般,受过训练的人无疑会更深刻地体会。 3、小学奥数:普适于所有学生 根据孩子身心发育不同阶段的特点,小学奥数题目更多以有趣、灵活、“拐弯抹角”为特点,经常会出现“2个水管同时放水,1个水管注水,水池什么时候注满?”的奇怪问题。它并不强调专业数学的学习和数学特长生的培训,而是普遍的推广和对所有类型学生的锻炼。 在为孩子未来数学学习做铺垫的同时,奥数对孩子的整个学习生涯习惯的养成和思维发展都有很大的帮助。 因此,奥数学习,要保持乐趣大于成绩,培养大于竞赛,建立自信而不是打击兴趣的心态。
1、家长的引导是关键
乐趣,乐趣,乐趣,这是奥数学习的关键点。很多家长说:“这孩子就是对奥数没兴趣。我们都说数学是必须的,但他听课也听不懂,回来就是玩,也没兴趣看。” 其实,一个奥数班中,往往领先的孩子是不会没有兴趣的。相反,他们都是争强好胜,比赛谁先做出来一道题,谁的得分高,而这正是孩子的天性。然而一百个孩子中前十名只有十个。对于前十名的孩子,家长培养他们会相对省心,因为他们自己就会主动追求更强。而对于其他90名孩子,家长的引导就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对于一个低幼龄的孩子,他们虽然已经拥有了不同的爱好,但远没有到明确对什么有强烈兴趣的时候。他们是在不停的尝试中在家长老师的引导下在同学的影响下,逐步确立了明确的个人兴趣。 2、和奥数一起快乐玩耍 把奥数当做是一种玩耍的方式,一种头脑的体操。由浅入深,当孩子从做题、想题中找到成就感,就会自然减少在其他游戏中获得成就感的方式。他/她的兴趣实际是建立在自己伊始擅长的事情上,也就是自信心上!而这种乐趣和对奥数的自信,需要家长和老师来挖掘的。 而自信心培养是教育的重要方面,并不只有奥数面对这样的挑战。在钢琴学习、美术学习甚至体育运动中都需要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奥数的特殊性仅仅在于它的结果是明确量化的,好坏一目了然,所以孩子更容易打退堂鼓,培养自信心的挑战更大。
1、找到个人优势培养自信心 虽然数学只是一个学科,却是包罗万象的。即使在小学奥数中就已经包含了计算、方程、几何、数论、计数、数字迷等不同类型,加上利用不同思想的鸡兔同笼、牛吃草、行程问题等各种专题,对孩子的左右脑不同区域有不同程度挖掘。所以,在数学学习中,孩子们擅长的部分各有侧重,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比较优势。 有时,最开始学习的科目很可能不是孩子最擅长的项目。比如,速算和数列往往是奥数的前几课,而这两种题目只考察了孩子的计算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如果只是因为课程的顺序造成的“比较劣势”就给孩子戴上了“数学差”的帽子对孩子是不公平的,这会导致孩子失去兴趣,也失去了发现其优势和挖掘潜力的机会。有很多孩子实际在小学就形成了“我数学差”的概念,上了中学以后对数学、物理、化学等学科都有阴影,说自己不擅长,导致了以后理科学习的问题。 2、好家长要会交流、擅观察、能筛选 作为家长,你不需要像老师一样一道题一道题地帮助孩子解答,而是与孩子交流,注意孩子对哪些题目更擅长,更有兴趣。引导鼓励孩子将奥数中这一方面的兴趣和自信转化为对数学整体的热爱。 假如孩子不擅长计算,却对逻辑问题很擅长,不妨让他多做些类似题目,然后开心地告诉他:逻辑是数学的核心,你在这方面的努力可以让数学进步很大。再慢慢开始其他类型简单题目地练习建立信心。这要求家长能够筛选出孩子适合的题目,安排好学习的节奏,之后就会逐渐提升,整体进步。
1、练习出真知,总结出质变 虽然说奥数是脑筋游戏,以兴趣带动学习,但是作为理科,尤其是对要参加考试和竞赛的孩子来说,刷题还是一个必经的过程。 而对于小学奥数来说,题目不在多,而在精。方式也不在死做,而是按重点有效规整,才能庖丁解牛。每个章节的练习方式应该是学(听看)——例——练。 2、小学奥数学习一定要用好典型题 小学奥数,题目虽然多变,但核心就是几条,好题也就只有一些,但方法是相近的。所以用好每一道典型题,就能让孩子俯览整个章节,继而提升理解能力和得分能力。简单而言——
奥数题思路往往非常奇妙,让人不知道怎么想出来的。在“学、例、练”这一过程中,孩子经过思考,理解了使用每种解题方式的原因,并转化为自己思考方式的一部分。正所谓练习出真知,总结出质变。 好未来教育研究院相关文章: 回复“学习”。查看研究院教育理念系列 回复“study”。阅读《学习那些事儿》 回复“父母”。阅读《父母可以做些什么》 回复“海浪”。查看研究院家长原创文章 回复“Leo说”。阅读Leo老师专栏文章 回复“睿语”。阅读李睿老师专栏文章 回复“忽略”。了解学习过程中被忽略的细节 回复“语文”。认识语文学习的方法和特点 回复“物理”。了解物理到底该如何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