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访谈 | 郑毓信教授: 关注基本问题和学会反思

 临沂山东陈洪敏 2018-09-07

您从小就特别喜欢数学,数学学得特别好吗?

从小学到中学,我各门功课都学得不错。我高中时,数学老师讲,郑毓信肯定能考上大学,我敢打赌。我当时兴趣在物理,报的科技大学。但是当时讲所谓出身,我出身不好,就把我弄到了江苏师范学院数学系,还不是专门的数学,是数学教育。当时大家都讲“螺丝钉”精神,让我做什么我都很安心,师范学院就师范学院。原来想做大学老师,没做成,就做中学数学老师。做了13年,还不错,是教研组组长,区里经常表扬。后来考上了第一届研究生,那是1978年,当时34岁,觉得搞数学研究年龄偏大了,就报了哲学系。尽管从事了哲学研究,但始终有一个数学教育的情怀。我写过一本书,前言就叫《一个哲学工作者的数学教育情怀》

我觉得,儿童阶段看出孩子的特长,有意识地加以培养,当然好。但大部分可能不是这样,大部分都是普通人,一早就看出苗头,有意识地重点培养,恐怕不很现实。基础教育,各门课都要打好基础,如果有特长,适当地关心关心。现在讲核心素养,我体会,知识只是一个方面,分数不太重要,要为将来的发展打好基础。

以您多年的体验,数学给您带来了什么?

我从事了这么多年数学研究,数学对我有没有影响?我那天问孙子,跟一般人比较,爷爷什么地方不太一样。他想了想,说,爷爷爱想问题。数学是促进人的思维的,讲通俗一点,往往想得比人家深一步。数学,哲学,都是比较适合我的。我比较富有思辨性,不要做实验,不要到实验室去,从事数学更加促使我去想问题,想得深一点。所以孙子说爷爷喜欢动脑筋,这是数学潜移默化的作用。

您是高校哲学教授,这一背景对数学教育研究有影响吗?

哲学是干什么的?也是思辨的,与数学相通,都是学会思维,怎么想得更加深刻。哲学也强调通过现象看本质,但哲学更加强调批判性,跟数学不太一样。数学强调在原来的基础上进行抽象,是积累性的,是层次性的。哲学强调批判性。严格讲,我并不是一个数学教育的专家,充其量只是数学教育的评论家,只是一个关心数学教育的人。我会从哲学这个不同的角度,去提出一些想法。我主要利用我的哲学思维给数学教育提出一些新的思考,这可能是哲学给我的最大的帮助。

我现在经常做的事情,一是对整体的数学教育发展趋势提出一些想法,没有官方背景,只是个人爱好。比如课程改革,当然有很多正确的方面,是不是有些方面也要注意,防止形式主义倾向。我一开始就讲这点。再一个,教师培训我做得比较多。在我看,这是最重要的一块。我经常提醒教师,想问题要更加全面一点,哲学讲究辩证,不要走极端。现在看,课改以来数学教师进步挺大的。当年,小学数学教师跟学生接触时间长了,“童化”了,太容易相信别人的话,谁讲的话都信,容易跟着潮流走。这几年好多了,开始有独立的思考。

这几年教育界提了很多口号,我有一些想法:第一,不要跟着潮流走,要立足自己的专业成长,关注基本问题,注意理论的实践性解读。现在理论很多,但是实践不够,要注意理论怎么运用到工作中。第二,教学实践的理论性反思。现在都强调反思,但太注意就事论事的反思,这堂课有什么不好,怎么改进,没上升到理论高度,这是理论跟实践的关系问题。这些问题都带有一定的哲学味道,具有反思性、批判性。我给教师做培训,他们通常的感觉也是这样。我不讲哲学,我是讲数学教育,但显然,我讲的课里有哲学味道,无非是促使他们从不同角度看问题。

我记得您写过一本《数学教育哲学》。

《数学教育哲学》好多人比较认同,无非是从更深的层面来看数学教育的一些基本问题,关注基本问题,不要老是在具体的方法、一堂课的设计上。一般人往往比较注意具体的东西,跳不出来。数学教育要成为一个专业,要成为一个理论的东西,必须有基本问题。数学教育哲学是不讲具体教学方法的,但会提出一些更深层次的值得关注的问题。比如,数学教育到底对孩子有什么影响。到这个层面,可以看出,一些具体的知识当然重要,但不是最重要的。我当时在南京大学给文科生上高等数学课,文科生将来用不上高等数学,你怎么使他们感到有收获?必须注意它背后的东西。

这几年,教育界出现一些“某某教育”的主张,就是把原先的“某某教学”推进了一下,对此您怎么看?

我们不针对具体的人。原来只是一个学科的教学法,后来变成理论了,从“教学”变成“教育”,从小学数学教育变成整个数学教育,这是语言上的急速膨胀。但你仔细去看看,东西还是这些。我觉得教师要做研究者。我最近要发表一篇文章,《从理论性反思到作为研究者的教师》。现在很多优秀教师还没有真正成为研究者,还在具体层面做得太多。

曾经有个口号:永不重复别人,更不重复自己。为什么不能重复?这堂课上得很好为什么不能重复?这个口号显然有点过分强调标新立异。你没想清楚,这堂课最重要的问题是跟以前的课一样还是不一样。你要想明白,作为研究者,要研究这堂课的主要环节,主要处理哪几个问题。把这些东西理清了,对其他教师启示更大。这是一个基本的引导。教师要成为研究者

我想到了戏曲里的程式表演,都是固定的。这些年,语文教学也在强调知识的确定性。

什么叫固定下来?也不是大家都对你模仿,就是要提出基本问题,这堂课要处理哪几个东西,处理好就行,可以用自己的方法去处理。绝对不是上课一定要按照这个模式去做。作为研究者的教师,最重要的是要有问题意识

陈省身教授曾经提出“好玩的数学”,想听听您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什么叫玩?什么叫好玩?这是形象的表述。像吴正宪老师讲,数学要既好吃又有营养,都是通俗的讲法。这个好玩,不是通常理解的层面。我认为孩子的教育过程,特别是现在讲核心素养,是有几个层次的。对小学来讲,第一个层面是规范性,养成好的习惯,低年级要特别重视这点。第二个就是兴趣性,要保持他的兴趣,有兴趣他就觉得好玩,是强调对这个东西有好奇心,有探究的欲望。我始终不主张补课。因为小学是发展兴趣、形成兴趣的时候,你一开始就变成一个负担,必须怎么样怎么样,兴趣就搞没了。

对于“奥数”,有一阵全民皆奥,前阵开始“禁奥”,对此您怎么看?对于“奥数”,有一阵全民皆奥,前阵开始“禁奥”,对此您怎么看?

我搞数学教育是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奥数”我从来不碰。这个领域我从来不发表文章,也不做。我认为这不是数学教育关键的问题。“奥数”对大部分人来讲,是挫折的感觉,失败的感觉。如果你从小就去做“奥数”,除了少数天才,绝大部分是一种失败的感觉,这对孩子成长不好。“奥数”有一些诀窍,就得多做,做到一看题目就会。这显然对人的思维发展不是很好。一个东西给孩子,你要考虑得长远,有所得必有所失。

我的孙子不去拼“奥数”。小学阶段还是自由成长。有了孙子以后,我的研究真正开始进入到小学。我准备写一篇文章,《跟孙子一起学数学》。用大人的思维代替孩子的思维是不行的,孩子的思维在发展。完全放任也不行,从中段开始,可以增加一点点难度,慢慢地要讲究一些思维训练,不要都是教材上的几乎不用动脑子的题目,但是千万不要让他形成失败的感觉,要养成一些思维的习惯。真正喜欢数学的人,并不是说数学容易,每次都考一百分就喜欢了。一个题目比较难,我做出来了,这种成功的感觉是不一样的。陈省身教授讲的数学好玩,肯定也在说这个。它是一种不同的快乐,不是那种简单的愉快学习,是一种深层的成功,首先是挫折失败的感觉,在这个基础上再成功的东西,比任何物质的东西都要有效得多。

怎么提高数学成绩?大量做题有用吗?

绝对不要搞题海战术。数学思维不是通过简单的多做题目形成的。数学思维的本质是什么?数学思维的发展是有层次的,不是一个积累性的东西,是通过一个阶段的实践,通过反思总结,然后达到更高的层次,这是两个不同的阶段,是反思性的科学。反思性科学主要的不是大量练习。前段时间,我看到数学课标里面提倡基本活动经验,不太同意。人需要一定的经验,但数学主要的并不是经验的简单积累,“奥数”有一点这种意思。数学主要是要通过大量的实践,在经验的基础上进行反思。很多著名数学家讲过,没有反思就没有数学。题目做得不要多,但一定要知道为什么做这些题目。要让学生也知道,通过他的反思,是不是真正达到了这些目的。

我建议可以去做做这种研究。不要简单地天天做题,纯粹做,意思不大,要有选择地做,注意做了以后达到什么效果,这才是根本的。这方面一线教师可以做很多工作,专家没体会。我跟孙子一起学数学,很多题目你以为给他讲讲,他马上就能理解?这是一个思维发展程度的问题。我可以居高临下跟他讲,他当时好像懂了,但过几天还是不懂,没成为他的东西,他没达到这个阶段。教师应该为他往更高层次发展做一点必要的启示、指导,但他一定有个成长的过程。简单地大量做练习,或者去上辅导班,都不会有很好的效果。教育是科学,你要知道它的道理。数学不是简单的做大量练习题目,错了一题就做十题,达不到效果。你要分析是规律性错误,还是所谓粗心大意错误,包括他思维的发展。你以为这是最合理的思维,他为什么接受不了?从这个角度,我们的整个数学教育会达到新的更高水平。江苏教育电视台采访过我,当年传说要把数学从高考中拿掉。我说拿掉就好了,数学就能真正做点应该做的事情。现在数学一个很重要的功能就是进入大学的敲门砖,功能发生改变了,你就不能静下心做事情。

您刚才说高考拿掉数学的问题,我看到过有地方实验,小学一年级不学数学,从二年级才开始学,您觉得这样的实验有没有意义?

上海就这样,从三年级开始学,主要根据什么呢?孩子的语文理解能力还没发展,很多数学的问题,不是数学本身的问题,是文字理解的东西。我孙子也是这样,经常理解错题目。一、二年级不学数学,主要把语文的基础打好。会不会落下来很多?三年级赶上去,反而比从一年级开始学要快得多,效果好。

当年您辅导儿子数学吗?现在怎么辅导小孙子的?从辅导儿子到现在辅导小孙子,您的态度、方法有变化吗?

儿子那时没有辅导,就是跟着学校走。我当时也年轻,没有这么多时间关注。孙子是因为我退休了,比较空一点,我自己的工作也转到这方面,相对来说,有时间了。也许是到了一定年龄才有这个体会,知识、技能不是最重要的,孩子情商其实比智商更重要。孩子的小学阶段就要健康成长,包括心理跟身体。

我怎么辅导的?他回来自己做作业,要我看看对不对,我就看看,我不增加新的内容。低年级没有额外题目,到中年级开始有一点“奥数”题目,或者提高的题目。我不给他额外加东西,老师布置的,他不懂,那我要跟他讲。否则他在班上就掉下去了,自信心就没有了。有的题目蛮难的,我跟他爸妈讲,你们也未必做得出来。我觉得学校方面可以适当考虑,测验题量不要太大,要让学生有思考的时间。上过“奥数”和没上过“奥数”的差别在什么地方?测验的题量大,学生没有思考时间,参加外面培训班的就占便宜,他题目做得多。题量大,上过奥数班的人考99分,我孙子可能就只能考95分。如果题量不大,他有时间检查,可能就是98分、99分。家长看到差距不大,当然就觉得培训没什么意思了。现在,无形中助长了这个风气。你要给人思考的时间

数学我认为最主要的两条,一要培养他坐得住、长时间思考的习惯二要有反思,要不断改进自己。数学是一个不断优化的学科,你现在没给他时间自己想,拿上来就要做,想也不要想,一做题目都是两张纸四面,看到就要会做,天天做题目的当然跟不做的大不一样,但是差别,我认为也就是几分之几。为了这个东西,你花这么长时间去折磨孩子,我觉得犯不着。

现在从学校到社会竞争都很激烈,家长普遍比较焦虑,对此您有什么建议?

家长第一个要有定力,要去掉焦虑感。孩子有个成长过程,家长要想清楚对孩子来讲最重要的是什么。孩子健健康康、快快乐乐地成长,将来能做大事做大事,做不到就做普通人,也挺好的,开开心心过日子。我大学的同事请教我孩子怎么教育。我说你们大学老师这点定力都没有吗?

第二点,想清楚基本问题。通过自己的经验、自己的体会,把一些基本道理想清楚。像数学最根本的,就是发展思维,不是靠大量的训练。题目做得快,那不是主要的东西。会不会深刻地去想?有没有反思?这是要做的。再说语文,第一,老老实实地培养阅读习惯,如果上了你的语文课,学生还是不喜欢阅读,就是失败的。第二,是表达的工具,学会表达。第三,中间的是思考。一出一进,通过思考,才能引起共鸣,把感情表达出来。要把这些东西想清楚。

有家长说,人家都在谈论补课。都在补课怎么了?你就一定要补?哪些地方是值得花工夫的,为什么值得花这个工夫,要把这些想清楚。因为东方文化是儒家文化,中国的家长对子女教育的问题焦虑感太强。西方就不是这样。文化背景不太一样,可以理解,有些事情要考虑它的合理性。杭州有个统计数字,周一到周五,70%的孩子要参加辅导,周末95%。孩子多可怜,将来回忆童年基本就是学学学。我前面讲第一个是规范性的东西,第二个就是兴趣。小学就把兴趣搞没了,通俗的语言讲,他将来还有没有后劲?

当然,实事求是地讲,到初中、高中适当补点课无可厚非。我在台湾看到,补课也是很厉害的,东亚文化都这样。但是小学,现在学前教育都这样。幼儿园的教材你看过没有?幼儿园的数学思维训练,我一看,根本是乱编,一开始就讲找规律,完全脱离孩子的发展。2、4、6,这是顺向的,然后叫你6、4、2,反过来,这涉及逆向思维,逆向思维到二年级左右才开始。幼儿园去学这个东西毫无意义。

我参加大学的面试,博士生、硕士生的面试,其实那些题目不是重点,无非考你的思维,看你思维的方向、速度和知识背景的多少。对错不是主要的,答错有什么关系?我觉得人不错,答错了照要。以前面试过一个,他用对付考试的一套办法,事先准备好一些答案,不管什么问题,都往上靠,开始背。我说你能不能像常人一样讲话,正常地讲。这显然是应试教育培养的结果。

再问个个人的问题,您最尊敬的数学家是谁?

在我成长的过程中,很多人给我很大的帮助。我年轻的时候,中国著名数学家徐利治先生,把我引上了做研究的道路。一开始是需要人引领的。徐老师的经历跟我比较接近。他是华罗庚的助手,又红又专的典型,新中国成立前是地下党,并曾到英国去留学。他很有哲学思维。我到英国留学的时候,碰到著名的科学哲学家波普尔。到美国去,遇到了世界著名的数学教育家戴维斯,他对我很不错,我住在他家里半年。他与我在很多方面进行交流,叫我跟他继续干。一个人成长过程中,老师是非常重要的,倒不是在知识层面,主要是在做人、做学问方面。

请给小学高年级孩子推荐一本数学方面的书籍。

我推荐不了,我从来没认为有一本书可以管一个人一生的。我主张很多书在不同的场合看不同的时间有不同的需要,这本书也许在这个时候能给你很大帮助,过段时间看未必,人有一个成长过程。经典书可以反复看,当时你可能看不出味道,其实是你没达到水平,理解不了。现在不是强调对话式教学吗?我跟博士生上课的时候讲,你们跟我不在一个层面上,不在一个层面上怎么交流?你首先好好学,达到一定的水平才能跟我交流。如果是一个很高明的老师,能深入浅出,当然最好。但这很难,要达到很高的水平。所以,请我去给小学生做报告我是不去的,因为我讲不到这个水平,做不到深入浅出。小学生听了有意思,又真的是居高临下,这个很难,比给大学生做报告难得多。

能不能针对普通人群,成人,推荐一本书。

我建议成年人自己先去思考。学了数学,对你有什么影响。成人把自己成长的过程好好回忆一下,有什么经验,有什么教训,这是最直接的东西。你去看书,还是人家的东西,未必能变成你的。人家讲得很好,不一定具有普遍规律性,所以要自己反思。像核心素养,教了一辈子数学,身上都看不出数学味道,你的数学课怎么可能对学生的核心素养有影响呢?不同学科的整合在更高的层面才谈得上,最后一通百通。现在小学层面搞整合课程,我是不看好的。人的发展,首先是从没有专业发展到有专业,这是个进步。有了专业,将来更高层次重新整合,这是更高层面的东西。你在小学就开始整合了,上面就没有了,当然走不远。中国古代为什么没有诞生自然科学?就是因为不分科嘛。

前几年有本《快思慢想》,讲人要学会长时间思考,是200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写的。最近一本也挺好,《谢谢你迟到》,是三次普利策奖得主弗里德曼写的。他强调这个时代发展太快,要学会停下来反思。发展很快的确有焦虑感,跟不上,这个时候一定要有定力,反而要慢下来。他说人跟机器不太一样,机器停了就是停了。人停下来还在思考,当然前提是你愿意思考,如果停下来就看手机,就打牌,那就完了。


周益民

 江苏省南京市琅琊路小学。


本文原载于《教育研究与评论》(小学版)


深度的研究  多角度的评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