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魄力、精神、胆识、意志、聪明的来源竟然是这些

 hongzhuanyidui 2015-06-28


我们的生命活力是从哪里来的呢?说到生命活力,我们经常会用这样的一些词汇:魄力、精神、胆识、意志、聪明等,这些词都是代表我们生命活力的词,代表我们领导力的词。这些词又都是从哪里来的?


什么叫做魄力?在中医里,魄是肺的神、肺的神明。所谓“神”又是什么意思呢?神是精神足了以后的外现。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所说的精气神的“神”,实际上都是指人的精和气足了以后的外在表现。好比油多了光亮就大,火焰的光芒就是“神”,所以“魄”是肺经、肺气组的体现。而魄力的“力”就关系到我们的另一个脏器——肾。在中医看来,我们的力量都来源于肾。所以,“有魄力”指的是肺和肾两个脏器的精气非常充足,所以做事才能够气壮山河,才能够出大手笔。而肺和肾两个脏器在中医里又属于先天的范畴,关涉到我们的本能。所以,魄力是学不来的,它是我们身体当中本能的一种外现。如果魄力不够,只能说明先天肺气不足、肾精不足。


有的人生命力很旺,看上去很有精神;反之,有的人看上去很萎靡。那么“精神”到底是指什么呢?首先来看看“精”,它来自肾。在中医概念里,肾主藏精;而“神”,在这里专指心的神明,心之神为神。所谓“精神”,代表的是一种心肾相交的能力,这个能力的外现就是精神。如果心力不足、肾精不足的话,就会显得特别没有精神。所以,“精神”同样也是指我们身体层面上的东西。


再看“胆识”。《黄帝内经》认为:胆是主决断的。有没有决断力也是领导力的一个体现,而决断力在很大程度上要看一个人胆气足不足。并不是说一个人把胆囊切了,他就没有决断力了,关键还是一个胆气足不足、胆精足不足的问题。


一个人最终有无成就,要看他的意志力如何。意志的物质基础又是什么呢?在中国古代中医理论里,意是脾(精)的外现,脾的神为意,脾主运化。《黄帝内经》说“心之所存所谓意”,而一般人就把“意”理解为记忆力。实际上,有没有意志和记忆力关系不大,关键是记忆能不能跟所看到的事物相关联。如果能够相关联的话,思维就有了一定的宽广度,而这个思维宽广度就是“意”。所谓关联性就是运化,这就是脾的功能。聪明,反应非常快,这都是运化的作用,是脾的作用。“志”指肾的“神”,所以中国人特别讲究补肾。为什么?因为我们生命本能的很多东西都跟肾密切相关,志是肾神的外现。意志这个词中,“意”指的是运化能力,也就是思维的宽度;而“志”指的是收藏能力,也就是定力。如果说精神是指心肾相交的能力,那么意志就是指人体运化能力和收藏能力的体现。你能够运化多少,然后又能定得住多少,这就体现意志力。如果一个人很聪明并具备思维宽广度,却惟独定不下来,坚持不下来,那就是意志不坚定,做事照样会失败。


“聪明”就很好解释了。中医认为“肾开窍于耳,肝开窍于目”,意思就是说,肾的精气神通于耳,肝的精气神通于目。所以看一个人是否聪明,关键是看他的肝肾功能。肝功能好,眼力就好;肾功能就好,耳力就好,如果耳鸣眼花,就是肝肾出了问题。


人体如同一棵大树,在外的枝杈都是根部的反映。我们的生命活力来源于身体本身,从肾精来,从这些神明来,从生命的高度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