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拔茅张

 昵称3039157 2015-06-28
桐城枞阳)拔茅张的一世祖为兴三公,宋元之际迁桐城南乡茅山(今枞阳会宫)。源出婺源甲路派(南直隶徽州府西南 张良裔孙大唐宰相张文瓘后裔)。

根据拔茅张氏第八修宗谱(民国四年修),拔茅张一世祖为兴三公,为甲路延宝公后裔。延宝公高祖太三公讳彻,由歙篁墩迁婺源甲路,开婺源甲路宗支。至延宝公后四世,百四公迁贵池象山南社,又至百四公后五世兴三公迁桐城会宫拔茅山(元朝初年),其生卒不详,谱记其祖父福三公于宋理宗景定年间(1260年)迁皖,卒归葬贵池象山。

甲路派张氏出自汉张良留候世家。唐末,留候派第27世孙张正则曾任歙县令。黄巢起义时,张正则之孙张保望(舟十一公)率子张彻避战火,从河北清河迁歙县篁墩,不久转迁婺源甲道(甲路),彻为婺源甲道(甲路)派始祖。

解:拔茅张:

拔茅张:一世为兴三公,根据拔茅张氏第八修宗谱(民国四年修),一世祖为兴三公,为甲路延宝公后裔。延宝公高祖太三公讳彻,由歙篁墩迁婺源甲路,开婺源甲路宗支。至延宝公后四世,百四公迁贵池象山南社,又至百四公后五世兴三公迁桐城会宫拔茅山(元朝初年),其生卒不详,谱记其祖父福三公于宋理宗景定年间(1260年)迁皖,卒归葬贵池象山。是婺源甲路派南直隶徽州府西南张良裔孙唐朝宰相张文瑾后裔。宋朝元年迁到桐城南乡拔茅山(今枞阳会宫)。甲路派张氏出自汉张良留候世家。唐末,留候派第27世孙张正则曾任歙县令。黄巢起义时,张正则之孙张保望(舟十一公)率子张彻避战火,从河北清河迁歙县篁墩,不久转迁婺源甲道(甲路),彻为婺源甲道(甲路)派始祖。


拔茅张字辈为:

忠厚传家,德义甫国、

勋慕益稷,道宗伊洛.

勋慕益傻,道宗伊洛,

业炳旗常,名高山岳,

兰秀桂芳,鳯举龙跃,

样占万世,英鹰玉爵,

仍积乃善,克孚其朔。

注:忠为14世;朔为61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