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居住伦理影响人际关系与价值风尚

 优雅a 2015-06-29
居住伦理影响人际关系与价值风尚
2014年07月21日 08:16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7月21日第623期 作者:陈丛兰 肖群忠 访问量:135

  居住伦理是从人们的日常居住生活中反映出来,对个体的人格和人生塑造、人际交往和社会风尚有着直接影响的价值观念系统,包括居住生活应当遵循的基本行为规范和良序美俗。

  近现代以来,民众的日常生活日益受到文化学者和哲学家的重视。作为日常生活的重要内容之一的居住,包含着丰富的伦理意蕴。从有居到安居、从居住人际和谐到居住环境的品质、从居住观的理性化到居住行为的文明和生态等等,居住伦理和人生意义逐渐凸显。

  居住伦理的起源

  对居住伦理的探讨可以追溯到居宅产生之初。因为有了居宅,人类相对稳定持久的居住行为和居住环境才成为可能,由此形成代代传承的居住伦理观。居宅的产生大致与人类文明的形成同期,根据人类学家、建筑学家的考察及古籍记载,它起源于人类生存的基本需要,且随着人类文明和社会的演进,在“遮蔽,保护”的实用价值基础上,“尊卑、等级、规范、交往”等伦理的、文化的和社会的意义浮现。进入阶级社会以后简单朴素。这与亚里士多德的“人是政治动物”的人性观相一致,参与公共政治生活的价值高于私人生活的价值。迨及希腊化时代,公共领域萎缩,私人生活显著扩展,家宅及家居生活变得重要,居宅逐渐成为个体身份和社会地位的重要标识。比如古典时代的希腊城邦的主流文化认为庄严和奢华仅适用于城市,神坛、澡堂、戏院和论坛等公共空间为日常生活发生的主要场所,私人住宅不被重视,与奢华,生命的完善和家庭生活的幸福紧密联系。这种家居生活价值的扩张在罗马时代进一步发展。在基督宗教成为社会的主导思想之后,对欧洲的居住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古老的公共场所被忘却,澡堂、戏院与论坛无处可寻,教堂成为城市建筑群的心脏,宗教集会占据了日常生活内容。住宅主要表现基督的宗教性观念和政治上的团结观念。

  居住伦理的价值诉求

  居住伦理是从人们的日常居住生活中反映出来,对个体的人格和人生塑造、人际交往和社会风尚有着直接影响的价值观念系统,包括居住生活应当遵循的基本行为规范和良序美俗。其价值诉求在于:

  首先,增强人们居住的文化与伦理的价值自觉。作为日常生活的重要内容,居住生活因其程序化和琐碎单调性,无论群体还是个体都会对塑造自己生活世界的文化“日用而不知”、被普遍体验为“自在”的状态。而且,在居住贫困的情况下,人们甚至会去“价值化”而依靠本能地生活。文化的力量又在引导人们超越日常生活,形成一个文化伦理的“自觉”。在日常思维由自在走向自为的过程中,正是文化使人们“逃离”生活世界的平庸化,作为一个观察者从“外面”观察究竟是什么样的伦理力量在塑造及如何塑造我们的居住方式、生活态度和习俗惯例,对居住的本质、价值等重大问题进行反思和批判,完成居住伦理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变。

  其次,提升建筑文化的人文精神与文化格调。作为人类文明、文化的符号系统,建筑内蕴着一个群体的观念、价值和信仰。比如,城市街道设计以车为本还是以人为本彰显出并塑造着不同价值观念。历史上的教堂、寺庙、大学等建筑都曾起到安顿灵魂、确立终极价值的作用。当今出现的一些建筑“同质化”现象,使得建筑艺术失去了培育和塑造独特市民精神的功能。阿诺德·柏林特认为,伟大的艺术作品是人类生活价值的重要方面。生活中有了它们,人类的心灵就能抵御那些有害并毁灭灵魂的文化垃圾。反之,人类的智力、道德和审美将变得贫瘠。因此,必须重申建筑的文化伦理本质:人性、人文和超越。未来的建筑赋有这些精神,才能够指导日常居住生活的价值观,凝聚人心,人与物匹配,形成和谐统一的社会。

  再次,形成居住的伦理规范,促进人际交往和谐。居宅不仅是人们休养生息之地,更是人们通过人际沟通以达到伦理情感交融汇通之地。在相对固定、狭窄的天然共同体(家庭、村落、居民区等)中,传统聚族而居的居住方式结成相对固定的交往关系,日常交往大多是在亲子、夫妻、兄弟姐妹、亲属和朋友间(五伦)展开,这些交往关系囊括了家庭、邻里和生活区等一切关系且由传统文化的伦理纲常加以规范。现代社会中,如何建立新的家庭伦理规范的问题摆在人们面前;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的复杂化打破了居住的地域限制,某种程度上造成亲属关系的疏离,陌生关系取代熟人关系已经普遍化,个体如何处理这种关系已成为其日常生活中不可回避的问题。围绕居住生活,这一问题表现为如何处理与新邻里、新社区的人际关系。

  最后,建设居住制度伦理,促使物质家园与精神家园的和谐统一。“无家可归”、“居无定所”、“流离失所”与“寝食难安”等会影响人们对社会公平正义的理解。因此,要想使人们“有居”、“定居”,继而“安居”和“乐居”,制度须先行,即建立一个符合人性、公平公正的居住制度。

  总之,居住不是只受地域空间限制和经济支付能力制约的个体选择行为,而是涉及个体精神、家庭生活、人际交往和社会和谐等层面的复杂伦理道德系统。因此,上述四个目的的实现,将有利于消解人与自身、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紧张状态。

  (作者单位:西安工业大学思政部;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

责任编辑:王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