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俞敏洪:我的一句话差点毁了女儿

 轩畅 2015-06-29


  教育是从幼儿园、小学、中学开始的

  在现代教育体系之下,我们怎样支持新的思想产生?因为新的思想产生和创新是紧密联系在一起,所以归根到底就是教育的问题。真正的教育是每一个人都有一种内在的智能,并且具有使用这种智能应付环境,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育不是从大学开始,教育是从幼儿园、小学、中学开始的,我们对思想教育的全民共识,才能培养出一代又一代有着丰富道德基础和思想基础的人。谁都知道任何一个国家的未来不是基于现代的固定的技术,而是基于一代又一代人的成长中所产生的新的思想、新的创新。

  从古代到现代有无数的观点,都是希望把人培养成完整健全的人:

  朱熹:穷天理、明人伦、讲圣言、通事故。

  王阳明:致良知、心外无理,知行合一。

  陈寅恪: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梅贻琦:大学者,非大楼也,乃大师也。

  只有大师才能培养出一批又一批的人才。西南联大时期那批人在防空洞上课的,没有任何设备,最后却培养出杨振宁这样的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西南联大聚集了大批的学者,保存了中华民族的教育精华,培养了大量人才。

  北大出来的俞敏洪+李彦宏,还不如马云

  教育的重要目的是什么?是让人真实地面对世界和人生,并且为建设一个更好的世界和人生而努力。现实状态应该要让学生深刻面对现实,同时在学生心中建立起来对世界美好的向往,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后能够明辨是非,使得在一个良好的共识上走向更好的未来,这是中国教育应该要做的事情。

  我们到底应该教学生什么本领,这个问题一直没有明确的说法,天天讲教育,每年在信息化系统中花的钱是几千亿,但教室里挂上这么好的设备,又有什么用呢?西南联大在茅草房和防空洞里教育出那么优秀的人才,中国著名美学家朱光潜是我的老师,西南联大出来的,我的系主任李富林也是西南联大出来的。

  中国数学水平全世界第一,美国中学生跟中国中学生比数学,门都没有。一个国家连中学数学都教不好,但是为什么有那么多数学家呢?这就是创新,光数学行不行,每门课都行才能考上北大清华。虽然每门课程都获得了满分,但是自己能干什么都搞不清楚。一批又一批人出来,其实也没有出现真正的科学家、思想家。企业家有那么一两个,一个是百度的李彦宏,一个是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这两个加起来还不如一个马云。

  两个悲剧的例子 教育一定不能够这样


  这是七八年前的事情,有一个学生,他常常喜欢看课外书籍,每次看老师就把他骂一顿,这个父母也特别不懂道理,要求把这个孩子在学校里的一举一动都汇报给父母,这是最笨的老师、最笨的家长。而且批评远远不止一次,下课以后孩子就不见了,找了一天没找到,最后调来两台抽水机把池塘水抽掉,这个孩子露出来了。如果我是这个老师的话,我觉得永远不可能发生这样的事情,我看到我的学生喜欢看课外书,我开心坏了。

  再看后面的事件,去年10月,麻省理工学院有一女孩,在家里上吊自杀。她一直很优秀,最后上到了斯隆管理学院,这个女孩子常跟别人比高低。我给大家讲一个她的故事就明白了,有一次跟男孩子比俯卧撑,没有比过男孩子,我觉得撑不过才可爱呢,你撑过了我都不敢娶你了。但是她不行,她觉得是对自己的侮辱,最后直到撑过男孩子才离开了。这个女孩很聪明,但如果一直有人说你是世界上最聪明的女孩,你绝对不能比任何人差,这种压力多可怕?

  最伟大的老师 表扬全班最后十名同学

  我女儿在国外读高中时,我随便说了一句话,未来上大学,耶鲁大学挺好的。她认为自己的学习可能达不到这个标准,所以她内心产生极大的压力。有时候我们对孩子这种不知不觉的一句话,就能把孩子整死。

  中国父母犯的一个毛病是,自己不成功,还把压力加到孩子身上,这完全是不理性的做法。中国家长还有一个毛病,每个孩子生出来都希望他们变成天才,左看右看就是天才,什么都学,最后不断的失望失望失望的过程,直到到了18岁,发现原来就是一个普通人。国外的教育是倒过来的,国外的父母是把自己的孩子当成普通人,慢慢走向希望的过程,至少不失望。

  最伟大的老师一定是表扬全班最后十名的同学,一个老师如果看不出每一个学生身上的优点,这样的老师是不合格的。教书匠和学者的区别,咱们中小学老师的定义是,中小学就是那么一点学问,只能教中小学,其实中小学老师最重要。我的孩子在国外,上学的时候我就给他班主任聊天,一聊天发现这个班主任居然是哈佛大学毕业的,把我吓一跳,哈佛大学优等生教小学数学语文,到哪一天北大毕业生抢着做中小学老师的话,可能中国的教育体系真正摸到了门道。

  教育不是给一个桶里装水,而是把内心的火焰给点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