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那些“卖壳求荣”的港股

 CLib 2015-06-30

 

2015年06月26日 17:14  作者:彭琳 

  今天港股市场上让投资者趋之若鹜的“宝”,不是过去那些业绩优秀的龙头公司,反而是些业务单调,规模细小,经营困难甚至难以为继的小企业。市场人士笑称,港股中小企业十个倒有八个都在做着“卖壳求荣”梦。

那些“卖壳求荣”的港股那些“卖壳求荣”的港股

  从去年起不少港股投资者都发现,多年来看业绩、看派息等等传统智慧似乎一夕间变成保守和迂腐,整个市场无比兴奋地玩起了一场全民“寻宝游戏”,而且越玩规模越大。

  这些让投资者趋之若鹜的“宝”,不再是业绩优秀的龙头公司,反而是些业务单调,规模细小,经营困难甚至难以为继的小企业。过往这类企业一提配股集资,往往股价暴跌,被投资者斥为“抽水”(即圈钱),然而在过去一段时间却刚好相反,配股集资的消息全都成了股价暴涨数倍乃至十倍的兴奋剂,原因可想而知。

  市场人士笑称,港股中小企业十个倒有八个都在做着“卖壳求荣”梦,梦想成为下一个中信21世纪(被阿里入股后改名阿里健康(8.06, -0.13, -1.59%, 实时行情))(00241-HK)或是文化中国(已改名阿里影业(3.01, -0.01, -0.33%, 实时行情))(0106-HK)。最近的例子则是原本投资太阳能业务亏损得脸都青了的马斯葛(00136-HK)突然被恒大和腾讯(154.7, 1.60, 1.05%, 实时行情)联手买下75%股权,消息披露当日一众小盘股鸡犬升天,不少都被资金炒升四五成。

  “卖壳”不是什么新事物,上市公司转让自身的上市地位给有需要的企业在任何市场都是一项常见的操作,也无可厚非。只是港股小小市场,智商高的人实在太多,眼看着两地市场互联互通一步步推进,内陆政策又鼓励企业整体上市,大家很快发现,一个上市地位的“壳”比内涵更加值钱。

  从待价而沽到制壳工场

  近年被媒体不断批评的股市一大怪相,是有多家企业信誓旦旦上市,但刚上市就“变脸”,禁售期完就飞速卖壳。例如去年1月吸引无数眼光的“第一夜店股”MAGNUM(02080-HK)上市才半年就传出主席谈卖盘的消息,一年禁售期结束就宣布出售控股权,今年3月主席已套现4亿港币翩然而去,留下一众投资者面面相觑。

  许多企业才上市就忍不住“壳相”毕露,如2013年下半年上市的金彩控股(1.66, 0.16, 10.67%, 实时行情)(01250-HK),半年后就发盈利警告,果不其然,上市一年半宣布卖盘给北控水务(00371-HK),股价从1.4港元暴涨至近4元。还有保荐人刚完成上市就出报告唱空自己保荐的股票,让投资者眼镜碎了一地。

  随着市道向好,港股主板“壳”目前最低要5-7亿港元,甚至创业板壳价也高达3亿元以上。由于内陆企业对港股上市地位的需求越来越大,两地财技高超的人物已经开始合作,除了物色合适的“壳股”如业务不复杂、没有坏账的金融业、新兴行业,注入资金“养壳”上市之外,更会自己动手从头开始“种壳”。

  联交所上市的要求中,主板上市要求三年盈利超过5000万港元,创业板则没有盈利要求,仅需要过去两年有2000万港元现金流,因此后者更是“种壳”的聚集之地。有庄家会分拆自己旗下公司的业务,或是直接寻找代理人出面,自己则出钱制造业务,以简单、合乎潮流为目标,养到符合创业板上市要求后上市再卖壳。

  与内陆动辄数十亿的买壳成本相比,香港创业板的壳价只要3、4亿,而且避过内陆各种监管措施,可谓价廉物美。而以种养壳成本计算下来不过几千万港元,创业板上市的费用也可低至2000万港元以下,两年内上市再一年买壳则可净赚数亿港元 ,更是吸引力巨大。

  近来原本低调的不少两地“壳王”如高振顺、庄友坚、孙粗洪、朱李月华等,由于手下“出品”的瑞东(00376-HK)、马斯葛等靓壳吸引了内陆名企入主,也都成了时时见诸报端的明星人物。读者在查看小盘港股的股东资料时,不妨多留意这些名字。

  壳中寻宝还是壳中踩雷?

  在卖壳大潮流下,香港财经分析人士也纷纷从教投资者如何看财务数据、看业绩表现,转为教大家如何慧眼识“靓壳”。香港投资学会主席谭绍兴近期就直言,投资者要找最理性的“壳”应当是创业板市值小于2亿港元,主板市值小于4亿港元,股权较为集中如大股东持股超过一半,没有重大负债的公司,行业也要较为常见和热门。

  尽管全城股民包括内陆的港股投资者都在一心“壳”中寻宝,但更多人的结局却可能是“壳”中踩雷。这是由于在种壳过程中,上市公司往往不是一家正常的企业,而是东拉西扯拼凑而成,甚至庄家、“壳王”们私下早有协议,某些资产在顺利上市后就会售回给原本的主人,公司的一切从无到有之后,往往又很快从有到无,甚至变成零交易的“僵尸股”,难以捉摸。

  这些消息自然会导致股价大幅波动,尤其是上市后业绩盈警后股价势必大跌,而大跌之后庄家又会趁机搜集股权,即行话所谓“货源归边”,利用高度股权集中的机会将股价舞高弄低,其中又再有一批不明所以的股民成了炮灰。更有一些公司频频放出卖壳消息后又“悔婚”,利用利好利空的消息操弄股价,或借机配股圈钱。根据证监会[微博]数据,2013年证监会公布股权高度集中(公众持股低于25%)的上市公司只有10家,2014年已多出一倍,今年刚过了一半,已经公布了13家股权高度集中的公司。

  在港股的历史上,“壳股”一向都是市场上最不稳定的因素,上市为了卖壳而非发展自身业务,甚至让股权高度集中,根本扭曲了IPO的原意。香港监管机构对此多次作出了各种限制,例如买壳后注入上市公司的业务必须与此前被收购的原有业务相符,以及新股东注入资产总值不应超过上市公司市值,否则都要以新上市处理。

  然而所谓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在庄家和投行的协助下,壳公司往往能以收购不同类型业务,逐步推高股价以增加市值等方式,避开监管审批,其中骗局重重,投资者更是难以识破。面对一些股价涨势惊人,业务却模糊不清的港股公司,投资者在奋身扑入之前,不妨如上文所说留意一些著名壳王、庄家的身影,也可利用港交所提供的中央结算系统持股记录查询大股东的股份存放情况,都有助于把握机会,提防风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