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都有其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学龄前期和初期阶段在很大程度上预先决定着一个人的未来,独一无二,不可替代。童年时期,孩子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在成长着,正在形成自己的个性,不断发展,不断成熟,拥有无限的潜能和力量。作为一名幼儿教师,从开始接触学前教育那一刻起,我就在找寻什么是好的幼儿教育,可后来发现好的幼儿教育并没有 一个正确的答案,但肯定的是它一定是适合孩子符合人性的教育。 我想从以下几点来浅谈一下我理想中的幼儿教育: 一、幼儿教育究竟为了什么?——幼儿教育存在的问题 现在我们的国家越来越发达,人民越来越富有,我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可人们的幸福感反而下降了,抑郁症成了近些年的热词,面对祖国的花朵,我们的保护超过了限度,这样只可能培育出不堪一击的温室里的花朵,他们自私、偏狭、对生命、对世事愈来愈冷淡、冷漠甚至冷酷。我在一个称之还不错的幼儿园里见过这样一件事情:一个男孩的智力发展比同龄的孩子慢一些,这个班级的老师告诉小朋友都不和他说话也不和他玩,每次回答问题也是到他就略过了,我来到这个班级听课,坐在他身边,周围的孩子都告诉我别理他。孩子本应该纯真善良的,这是一个很不健康的状态,这引起了我的深思:我们的教育怎么了? 记得这样一个故事:一位纳粹集中营的幸存者,当上美国一所中学校长后,每当一位新老师来,他就会交给那位老师一封信,信中写道:“亲爱的老师,我亲眼看到人类不应该见到的情景:毒气室由学有专长的工程师建造;儿童被学识渊博的医生毒死;幼儿被训练有素的护士杀害。看到这一切,我怀疑:教育究竟是为了什么?我的请求是:请你帮助学生成长为有人性的人,只有使我们的孩子在成长为有人性的人的情况下,读写算的能力才有价值。”是的,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这样的教育才有价值。一位日本教育家曾说:我们要培养学生“面对一丛野菊花而怦然心动”的情怀,尊重生命的存在是对人最基本的尊重,如果一个人对动植物那小小的生命都充满关怀时,他不可能不尊重人的生命,古人曰:哀,莫大于心死。一个对外界冷漠无情的人是没有希望的,幼儿就像一张白纸,怎么画很重要,因此我们作为幼儿教师,最根本的就是唤醒他们尊重生命的良知。 新加坡总理李光耀的离世令国人悲痛,国葬那天好友参加了送别,回来和我分享:也许是天意所在,在这黑白世界里,满是肆无忌惮的大雨和眼泪,无数人被大雨浇透全身,只为送他最后一程,远远看他一眼,呼喊一声谢谢……回来的地铁上,好多人不顾湿透的衣服还在用手机看葬礼直播,真的是好感动。听后,我的心也震颤了,心生敬意,新加坡不仅仅是一座美丽的花园城市,他们的精神文明更是值得我们学习,他们尊重生命,懂得感恩,这恰恰是一个人最需要的东西。如何评判一个人是否成功,我认为不是他做了多大事、有多少钱,而是看他是否真正做好了“人”,我们幼儿教育的目的就是在生命的萌芽时期让孩子懂得如何做好自己,如何做人。我国著名教育专家李镇西心中优秀学生的标准是这样的:努力做好自己,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每一步的脚印都很清晰,每一个日子都很充实,每一份工作都很敬业,每一笔收入都很干净,每一天清晨醒来都很憧憬,每天晚上睡下都很香甜,周围人都因他的存在而感到幸福,他也因此获得幸福。这值得我们借鉴,我们应鼓励我们的孩子做一个幸福的普通人,而不是学习的机器,特别是在幼儿,这个灿烂的时期,我想这对他们的一生都有着深远的影响,这才是启蒙教育的价值和意义所在。 二、回归自然,身心兼顾——理想的幼儿园环境及课程 陶行知老先生说:生活即教育。但现在我们越来越少给孩子真正的生活,著名教育家福禄贝尔把幼儿园定义为“绿色家园”:是让所有生命都健康成长,使幼儿与大自然和谐统一,让幼儿的生命经历变得丰富多彩,都能成为杰出人才。我理想中的教育应该以人为本,注重身心灵的和谐发展,按照人的发展规律设计教学内容,让幼儿园的生活和家庭生活一样充满着爱和温暖,教育的中心从书本转移到大自然,让幼儿在大自然中快乐成长。 之所以希望孩子多接触自然,是因为自然认知是自然教育的基础,我们带领幼儿在接触大自然时,可以让他们认识植物、动物、昆虫、河流、天空等自然元素,这些认知和体验将升华为精神与艺术的创作,自然教育对儿童的全面发展作用突出,幼儿阶段,孩子们好奇好动,自然的奥妙可以满足他们的好奇与探索的天性。 我们可以在幼儿园的一片空地上设计一个小农场,带领孩子在美丽的春天种下花、蔬菜,并养一些小的动物,如小鸡、小兔等,这些都可以把我们的教育与自然衔接,让他们亲身体验种子发芽、长叶、结果、落叶的生命历程,让他们去感受小动物的出生和死亡,这无时无刻不是教育的好素材,是活生生的“教材”,这种生命的教育是知识教育所不能替代的;我们还可以利用各个传统节日来举行节日庆典,让孩子们了解并传承我们伟大的民族文化。 在幼儿园的课程中,根据指南要求,我们应注重培养孩子感受美、欣赏美、表现美的能力,我们应引导孩子用不同的艺术方式来表达自己眼中和心中的世界。绘画是将想象用画笔表现出来的一种手段,也是孩子们很喜欢的一种方式,现代教育理念要求我们教师要把绘画活动看成是让孩子感受美的活动,强调艺术和生活相联系,知识技能与审美相结合,然而,很多幼儿园教师在组织绘画活动时,都是提供范画让孩子去模仿着画,一旦画错,教师就会告诉幼儿:你这样画不对!形状不对!颜色不对!这样的模仿让幼儿的作品失去了最宝贵的东西,最后展览在墙上的几乎都是相同的作品,而家长似乎对这样的形式也乐此不疲,可这样教学形式不仅会慢慢使幼儿失去对绘画的兴趣,而且影响幼儿人格的健全发展。《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提出:美术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所关注的不应只是结果。往往通过绘画我们可以更加了解幼儿的心理发展状况,可以关注到幼儿个性的发展,是我们了解幼儿读懂幼儿的一个重要途径。在美术活动中,对于是否应该提供范画,曾引起广大同行的讨论,我个人认为:模仿和创作是相互支持的。孩子小,眼里东西看得少,对物体记忆太少,画不出东西很正常,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平时多注意引导孩子欣赏、观察大自然及周围的事物,尽可能的让他们去感知实物,这样孩子在作画时有东西可想,有东西可画,没有观察就没有感受;我们还可以创编故事,调动幼儿积极的思维活动,让他们大胆发挥想象,带着兴趣去画,对于孩子不会的地方,可适当进行部分示范,引导孩子顺着这个阶梯向上爬,鼓励孩子独立构思,自由创作,使孩子增添自信,这样孩子们设计出的就不简单是雷同的作品,而是有创造力的作品;并且在绘画的过程中我们要为他们创设轻松愉悦的环境,温暖快乐的气氛,不用“好坏”评价孩子的作品,放手让他们自由想象,任凭他们天马行空,保护他们的想象力,顺应他们身心发育特点,提供美的环境、体验、学习艺术的机会,采用多种方式引导,让幼儿画出他们心中最美、最真的美好作品,这样的美术活动对他们来说才是有意义的。 三、接纳、理解、欣赏每一个孩子——理想中的幼儿教师 喜欢于丹老师的一句话:每个孩子都是天使,只是他们降落在人间的时候摔断了翅膀,我们大人就是那个帮助他们缝好翅膀的人。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我觉得我们任重而道远,我们面对着的是一群像白纸一样的孩子们,他们吸收周围的一切,我们的言行举止都在影响着他们的成长,并且他们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需要教师的爱和温暖,直到走上工作岗位那一刻起,我才真正明白大学里老师的告诫:如果你真的喜欢孩子那请你好好去做这行,如果真的不喜欢孩子,那么请放开他们。前一阵子虐童事件不断涌出,这让作为同行的我们感到羞耻,孩子是无辜的,在你的玩笑中可能对他心理造成的阴影将影响他们一辈子的发展。在我看来,一名好的幼儿教师首先她一定是一个健康的人,德国华德福教育创始人鲁道夫·斯坦纳在一百年前的演讲中,就一直强调如何整体而不是分离的看待事情;一直在说,教育是一个整体,对儿童的教育要建立在对人真正的了解之上;一直在说教育者最重要的是要不断地进行自我教育,孩子不是学你说什么,甚至不是学你做什么,而是学你真正是怎么样的一个人。一名幼儿教师最基本的是必须喜欢孩子,我认为一个幼儿教师是否优秀不是看她的课有多棒,而是看她是否理解尊重孩子、是否懂得与孩子相处、能否耐心的倾听每一个孩子并且可以去包容欣赏他们,这才是我理想中的幼儿教师,我们的任务是教书更是育人,我们要从小给孩子好的榜样作用,像春雨一样“润物细无声”,把最美好的东西刻在幼小的心灵上,帮助孩子们成长为一个具有社会道德责任感和实践能力的人,让他们懂得如何更幸福的生活,这就是成功的。此外,我理想中的幼儿教师也一定懂得教育的艺术,比如孩子的很多不正确的行为可以通过故事来化解,当孩子出现这些行为时,我们可以费一点小心思寻找或者创编一个充满想象力并且可以呈现孩子心灵状态的小故事,带着爱和鼓励,通过故事中的隐喻来向孩子们提供一个解决方案或提供一个看待事物的新视角,孩子们就会接收到故事中的讯息,而令人惊喜的改变也会由此发生,这就是故事的力量也是教育的艺术。 四、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幼儿园教育发展的愿景 在我们国家,提起教育,每个人都会有自己不同看法和经历,很多人都在倡导给孩子当下的幸福,可做到的又有哪些,我就是从传统教育路线走过来的,说实话,传统教育有它的好处也存在着一定的弊端,至少在我的记忆中,我和周围的小伙伴并没有体会到学习的乐趣,那时大家拼命学习只有一个目标考大学,可是到了大学,大家变得怎样了呢?记得大学里和伙伴们最常交流的话题是“迷茫”,不知道何去何从,就这样迷茫了四年,大学毕业了找工作,依旧在迷茫,很少有人有自己明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我庆幸我选择了自己喜欢的学前教育,并在大学里遇到了一位好老师,她是真正懂孩子教育的老师,也是她带我走进了孩子的世界,从她的眼中我看到了真正的幼儿教育,并开始对这个行业有了信心,我想通过我的努力,学习,让更多的孩子拥有幸福的童年。 “一棵树摇动一棵树,一朵云推动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这是《盗火者:中国教育改革调查》中主题曲的一段歌词,偶然机遇一位资深幼教老师推荐给我这部纪录片,这部纪录片在网上有很高的的点击率,它是一部深刻反思中国教育问题的纪录片,并在揭示了一些问题后向我们展开了一幅崭新的教育图景,通过这部纪录片我感受最深的也是最感动的就是看到了真的有一些人在真正关心教育,这也给我们的理想带来了希望。盗火者主创人邓康延先生说道:一个人所受的教育,铺开一个人的命运。有哲人说:世界观对了,世界就对了。而教育是让你在皮肤上感知世界冷暖之前,在心灵上先搭起世界观的台子。教育有生命,它是皮肤,知冷暖;它是眼睛,识明暗;它是心灵,辨善恶。不管去学校的路有多远,孩子都要背起书包;不管教育改革的路有多险,今天就要去攀援。他的这段话让我感到教育是那么的鲜活,我们的使命是多么光荣与神圣,作为新一代的幼儿教师,我希望通过我的不断学习来感染身边的每一个人,把外面前沿的理念带回家乡,结合本园的实际情况设计出属于我们自己的教育方案,为家乡的学前教育贡献出自己的那份力量,和伙伴们携手把小小的力量汇聚成海洋,把理想中的幼儿园教育变为现实,给我的孩子们真正当下的幸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