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些癌症竟是炎症引起的

 渐近故乡时 2015-07-01


采访专家:鼓楼医院妇科主任洪颖
第一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张振玉

南京市第二医院副院长易永祥


过去不少人把癌症绝症划了等号。但日前公布的一项新研究证实,许多癌症是由病毒、病菌引起的,是有可能预防和治疗的。

  近日,世界卫生组织属下国际癌症研究中心(CIRC)出炉了一项新报告,刊登在国际著名医学杂志《柳叶刀肿瘤专刊》上。该报告指出,世界上1/6的癌症其实是由细菌、病毒感染而引起的这些感染本身是很好预防与治疗的。

该报告指出,在导致人体癌变的感染中,最主要的有4种病菌和病毒,它们分别是幽门螺杆菌、乙肝和丙肝病毒以及人类乳头瘤病毒,主要引起胃癌、肝癌与子宫颈癌统计表明,仅这四种病原体就导致当年全球近200万人患上了癌症。如果这些感染没有得到完全医治,则可能导致感染区域病变为癌症。

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病毒、细菌是如何让身体一步步走向癌症的。


幽门螺杆菌——胃癌的致病菌

幽门螺杆菌是至今唯一一种已知的胃部细菌,目前已证实幽门螺杆菌与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萎缩性胃炎、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等多种疾病间存在密切联系,更被认为是胃癌的致癌因子。幽门螺杆菌在我国的感染率高达60%,其中1%会发展为胃癌。

70%以上的早期胃癌患者没有明显症状,因为年轻人体质好、耐受性强,漏诊、误诊的情况更经常出现。专家建议儿童和青年期,也应当进行幽门螺杆菌的普查,如果出现上腹部不适、隐痛、食欲不振、消瘦、乏力、经常呕吐、黑色柏油样便等症状时,应及早就医。

不过,虽然幽门螺杆菌感染在人群中普遍存在,但是只有很少的人可以发展为胃癌,大家不必对其产生恐慌。通过规范治疗,可以根除幽门螺杆菌,降低胃癌发生的风险。由于与幽门螺杆菌感染者长期共餐则有被传染的可能,预防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关键是把好“病从口入”这一关。饭前便后洗手,讲究饮食卫生,集体用餐时采取分餐制。家里有幽门螺杆菌病患者时应该暂时分餐,直至其完全治愈。


  HPV病毒——宫颈癌的元凶


宫颈癌主要病因是持续感染一种或多种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HPV),该病毒是可以通过性接触或皮肤黏膜直接接触传播的一种常见病毒。目前,已发现的HPV病毒有150多种,其中发现有15种HPV病毒是目前得到世界科学研究公认的与宫颈癌发生有关的高危型。超过三分之二的宫颈癌病例是由高危的HPV16型和18型引起的

宫颈癌的人群中年轻面孔越来越多,主要与过早性生活及性伴侣过多,以致感染HPV机会增加有关。人体一旦感染HPV病毒,如果机体没有清除病毒,持续感染,就有可能成为宫颈癌的高危人群。性生活早的、有肿瘤家族史的、既往有过HPV病毒感染史的都要高度警惕,这些人均为高危人群。一旦出现阴道不规则出血、同房接触性出血、阴道排液增多等症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防治宫颈癌的关键在于:通过筛查,及时发现和治疗宫颈癌前病变,终止其向宫颈癌发展。21-29岁的女性,应该做细胞学筛查(TCT),30岁以上的要进行病毒学+细胞学筛查。如果做病毒学+细胞学筛查,结果为阴性的话,可每隔3-5年做一次检查。检测结果有异常的情况下,还需要在阴道镜下进行活检送病理检查。

不过,也不要因为HPV检测阳性而忧心忡忡,因为大多数新发的HPV感染可自愈,只有持续存在感染才可能引起癌前病变,如仍未接受治疗,才可能会发展成为癌症。

宫颈癌不可怕,可以说,宫颈癌是目前所有癌症中病因明确、唯一可预防及治愈的癌症,但前提是要早发现。

 

乙肝到肝癌,只要三步


乙肝是演绎成肝癌的第一危险因素,是引起肝癌的罪魁祸首。在二院收治的肝癌患者当中,80%-90%的患者都有乙肝病史。大部分的肝癌患者从生病到患癌常常要经历以下三部曲,即乙肝——肝硬化——肝癌。在乙肝携带者当中,发病的也就是乙肝患者在百分之十几,其中又有百分之十几转为肝硬化,肝硬化的患者当中又有百分之十几最终演变成肝癌,这么一步步过来的。除了乙肝这个第一危险因素外,还有10%-20%的肝癌患者没有乙肝病史。近来,临床上发现,越来越多的酒精肝、脂肪肝人群开始加入到肝癌大军中来,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肝癌的早期多无明显症状,部分病人可有食欲不振、疲乏无力、肝区不适或隐痛、上腹胀满等症状。然而这些症状并非肝癌所特有,往往被误以为是“肝炎”、“胆囊炎”、“胃病”等而贻误病情,如果这些症状确系肝炎、胆囊炎或胃病引起,一般经过合理治疗,症状能够缓解,倘若是肝癌则往往不能缓解,相反还可逐渐加重,这时应及时做进一步检查。

早期肝癌仅凭症状是不够的,肝癌高危人群应定期检查,是早期发现肝癌的关键,肝癌高危人群包括:(1)五年以上的乙肝患者或乙肝病毒携带者;(2)40岁以上男性有慢性肝炎病史;(3)长期嗜酒者;(4)临床诊断为肝硬化者;(5)有肝癌家族史者;(6)目前有肝区不适或疼痛等症状,曾检测甲胎蛋白有过异常,但未证实是肝癌者。

高危人群最好每半年或更短时间抽血检测甲胎蛋白,同时做B超检查,以期早期发现肝癌。当怀疑肝癌而又不能确诊时,应及时做腹部核磁共振、CT或肝动脉造影检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