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还在为“跷不跷二郎腿”而纠结吗?骨科专家的回答“逆反”了有么有?

 渐近故乡时 2015-07-01



坐在办公桌前,你喜欢这样吗?


跟朋友聊天时,会不自觉的这样吧?


甚至,这个时候……



还有:


可是,很多人这样说:



跷二郎腿对脊柱不好!!!还有活生生的图示:


跷二郎腿影响生育!!!


跷二郎腿导致血压升高!!!



……

跷二郎腿就是与不健康联系在一起的???!!!

有很多次,你肯定也这样左右为难吧:跷,对身体不好!不跷,好想跷起来舒坦下,晃悠下!


跷二郎腿真的有这么大的罪过???


准备好,这个答案可能会让你哭笑不得。


“没有的事,瞎炒作。”南京鼓楼医院骨科主任林华说,跷二郎腿是人体的一个自然的姿势而已,如果这个姿势让你感到不舒服,你就自然会调整姿势,另外一条腿就放下来了,这么短的时间是不会造成脊柱变形,影响生殖健康的。

“临床上,我们从来没让人不跷二郎腿,”林华说,你爱跷不跷随便,因为对健康没有什么影响“所以,干吗要禁止别人跷二郎腿呢,只要她(她)感到舒服就行”。

知道了吧?想跷就跷,你可以这样跷:



哇,女神跷二郎腿都这么拽!!!

更“逆反”的是: 医生说,你跷不起来,反倒有问题!

更更“逆反”的是: 医生还常用跷二郎腿诊病!!!


“有的时候,能跷二郎腿是好事,如果跷不起来,反倒说明你有问题。”林华告诉南京晨报记者,不要小看二郎腿,这个动作还是医生诊断疾病的一个常用方法。对于骶髂关节有问题,髋关节存在病变的人,以及有坐骨神经痛的患者,这三类人,想跷二郎腿是跷不起来的。

因此,有的骨科患者就诊时会发现,医生在诊断时,有时会让患者做一个“四字试验”,让他跷二郎腿,如果翘不起来,医生的判断就八九不离十了,通过进一步的检查最终确诊问题出在哪里。


扣在“二郎腿”上的帽子该摘了!

有罪的你却没意识到?!是谁呢?是谁呢?

林华认为,与跷二郎腿相比,不良的办公学习坐姿,长时间的久坐不动才是坏处多多的身体姿势,它甚至能增加死亡风险!赶紧看一下:你是不是一颗“沙发土豆”!

“沙发土豆”这个词最早诞生在美国,是指生活中那些手持摇控器,蜷在沙发上,跟着电视节目转的人。如今,这个群体又多了一群人,坐在沙发上玩手机的低头族。医学研究已经证明,长期窝在电视机前的“沙发土豆”更易患上心血管疾病,每天看电视超过2小时,2型糖尿病和心血管病风险增加。



原来,“蓝鲸胖子”就是这么来的!!


2014年,南京市疾控中心公布了最新的居民慢性病监测,南京市≥18岁常住居民体育锻炼频度1月1次/不锻炼的比例为57.9%。也就是说,近60%居民体育锻炼频度为1月1次或者不锻炼,运动量严重不足/不运动。

不爱运动,时间都去哪了?监测数据显示,不运动的时间里,很多人选择看电视。南京居民平均每天守在电视旁的时间为2.04±1.24小时,郊县高于城区,男性高于女性。‘

由于空余的时间被电视占据,久坐少动,运动不足,目前,南京市≥18岁社区居民超重率为32.0%(男性为35.4%,女性为29.2%),肥胖率为8.7%(男性是8.0%,女性是9.2%)。这意味着,南京人胖子的比例达到了40.7%。




还有这四种姿势比跷二郎腿更危害健康



林华告诉南京晨报记者,相比跷二郎腿,临床上,他还发现,这四种姿势同样要引起大家警惕。

姿势一:弯腰有的老人锻炼时喜欢弯腰90度,拼命向下压,看得我们心惊肉跳。殊不知,老人年纪大了,很多人都有骨质疏松,这种姿势很容易引起压缩性骨折。

姿势二:下蹲。这也是很多人锻炼的常见项目,但却是对关节损伤非常大的一个运动,因为总是频繁屈膝,会导致膝盖软骨及韧带损伤,甚至出现软骨磨损和韧带老化。

姿势三:绕膝。有的人没事喜欢半蹲动作双膝左三圈右三圈,绕个不停。在专家眼里,绕膝是个错误的热身运动。膝关节属于枢纽关节,只适合在一个平面上(纵向)活动(屈伸)。站立位的膝关节旋转摇晃锻炼,松弛了韧带,起不到固定关节的作用,还加重了软骨的摩擦。而中小学上体育课时之所以可以绕膝,是因为处于发育阶段的人韧带有弹性,成年后韧带的弹性大大降低,再绕膝很容易关节活动超过限度,关节损伤随之而来。

姿势四:绕颈。人的颈椎由7个锥体组成,维持一个向前的生理弯曲,只有第1和第2节是操控头部左右旋转的,其他承担前后屈伸。头部的生理结构不适合做扭转,只适合向前向后向左向右运动,频繁绕颈反而容易导致早期退化,增生磨损。



(南京晨报乔医生原创 图片来源于网络 未经授权 谢绝其他公众平台转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