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掌握集束化措施,远离四大重要部位感染

 渐近故乡时 2015-07-01



  集束化(bundle)治疗是按照循证医学证据和指南,结合具体医疗单位的具体情况,将一种针对某种疾病的治疗方法联合或捆绑在一起的治疗套餐。相对临床治疗,感控bundle因其“循证、简单易操作、零容忍”而显得特殊且迷人。让我们看看它有何价值,并了解一下四个重要部位的bundle如何实现。


  WHO“患者安全联盟”代表Didier Pittet教授在亚太地区感染控制学会(APSIC)第七届国际会议中指出,医院感染作为患者安全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发展中国家沉重的经济负担,如何正确践行指南非常重要。正确的感控措施可使手术部位感染率及血流感染率降低35%,总体医院感染发生率降低32%。但各国及地区在践行指南以及操作规程中的差异较大,尤其要警惕给患者带来高负面影响的错误操作。真正达到医院感染“零风险”不一定能实现,但数年来亦常有来自践行操作指南获得感控成功的案例。


四个重要部位感染的bundle如何践行?  


  相对指南而言,感控bundle因其“循证、简单易操作、零容忍”而显得特殊且迷人,近年来在各国已得到不同程度的践行。以下是四个重要部位感染最简单核心的Bundle,值得掌握。


  1.导管相关血流感染:手卫生、患者皮肤的清洁、最大无菌面(从头至脚)、穿戴无菌隔离衣、无菌手套、患者皮肤以2%氯己定消毒。


  2.呼吸机相关肺炎:每日进行拔管评估、终止镇静剂、口腔抗菌护理、床头抬高30°~45°、间歇会厌下cuff引流、及时排空呼吸机管路积水。


  3.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每日拔管评估、洗手、检查集尿袋不可超过8分满、维持密闭无菌且通畅的引流系统。


  4.手术部位感染:术前术中按照既往指南规定给予抗菌药物、血糖的控制、正确的备皮、术前患者皮肤的清洁、术中严格的无菌操作等。


践行感控bundle带来哪些获益?  


  我国台湾地区在践行感控bundle措施方面已有相当成功的经验,其于2010~2011年推动全地区《手卫生计划》,自计划实施以来,手卫生依从率从75.8%提升至87.1%,感染率也从实施前的2.2%降到1.8%。台湾地区中心静脉导管维护的组合式措施亦实施了3~4年,以马偕医院为例,其加护病房在2012年7月至2013年2月(干预前的7个月内)有40人次发生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RBSI),耗费600万新台币,干预后的7个月内有29人次发生CRBSI ,耗费435万新台币,可见感染率降低明显,医疗费用大幅减少。


  (小编注:上文内容来源于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医院感染管理科副科主任、主任医师王淑颖参加第七届亚太地区感染控制学会(APSIC)国际会议的收获。


  链接:


  除感控集束化措施外,APSIC会议还有很多精彩内容,从多重耐药菌、结核、真菌到抗生素管理、精细化治疗,从医院环境的清洁消毒、齿科感控到手卫生,从SARS、H7N9到埃博拉,从流行病学、耐药机制到应对策略,从指南到实践等均有深入探讨。王淑颖老师还对其中的亮点进行了整理。


  病原微生物的防控治疗仍是难点


  1.当前抗感染治疗中的主要病原微生物包括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艰难梭菌等;


  2.革兰阴性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的肠杆菌、耐碳青霉烯肠杆菌(CRE)等的耐药问题日益严峻;


  3.革兰阳性菌中耐青霉素肺炎链球菌(PRSP)在儿童中高达21.3%;


  4.“超级细菌”CRE是目前关注的焦点之一。2012年Mohnarin数据显示,在中国东部,肺炎克雷伯杆菌的CRE分离率为10.2%,东南沿海则高达13.3%。


  多部门协作可减轻医院感控压力


  在我国台湾地区,多重耐药菌管控由“疾管局”与医院共同负责。其中“1型新德里金属蛋白酶(NDM-1)超级细菌”被列为第4类法定传染病,医师如果接诊疑似案例,必须在24小时内通报,同时将病株送往卫生署确认。 台湾地区第一例超级细菌带菌者当年曾引起轰动。2010年9月19日,《食尚玩家》节目摄影柯强在印度出外景时,在贾玛清真寺遭遇枪击腹部中弹。回台后的10月,柯强被卫生署疾管局证实成为台湾地区第一例超级细菌带菌者,但他没有症状,属健康带菌者。这种多部门协作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医院的感控压力。


  环境清洁措施亟需改进


  过于密集、拥挤的医疗环境对保持环境清洁是极大的挑战。对于环境,我们需要清洁?还是需要消毒?抑或关于清洁或消毒的辩论并不重要,更重要的是如何正确进行清洁?清洁的频次该如何拟定?


  对环境进行风险评估以决定通过何种方式进行清洁/消毒得到多位专家的认同。对于感染多重耐药菌的患者,尽管给予常规清洁、终末清洁,环境中的致病微生物仍有可能难以彻底去除,不恰当的环境清洁流程导致的医院感染暴发亦有报道。


  近年来,包括纳米技术在内的减少病原体传播风险的新技术不断发展,但在资源有限的国家仍要着重于流程/正确操作的设计,以保证在繁忙的医疗工作同时拥有理想的清洁环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