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城区古迹古建简介(三)

 pengxq书斋 2015-07-01

老城区古迹古建简介(三)

(2010-03-26 09:46:06)
标签:

杂谈

分类: 【神都老城区】

洛阳古代艺术博物馆(古墓博物馆)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坐落于老城区邙山镇冢头(北魏世宗宣武帝景陵)村,距市区6公里,占地3公顷,建筑面积8200平方米。

    建国以来,文物考古工作者在配合洛阳市基本建设中,调查发掘了一百余处原始社会和五大古城(夏代二里头郭城、商代西毫城、周代王城、汉代洛阳城、随唐东都城)遗址,以及万余件古代墓葬,出土了数十万件文物。1985年为发掘景陵,经专家多方鳞选,颇具有代表性的墓葬26座,集中复原于此陵东侧,成为我国第一座以历代典型墓葬为主要陈列内容的专题性博物馆——洛阳古墓博物馆,也是世界上规模最大展示中国古代葬俗制度演变轨迹的特色型博物馆。

老城区古迹古建简介(三)
   1987年新馆落成,至2000年搬迁复原上自两汉、下迄宋金的历史典型古墓葬
25座。其中包括著名的西汉“傩戏图壁画墓卜千秋画墓新莽时期壁画墓东汉东骑图壁画墓曹魏正始八年墓西晋关内候裴诋墓北魏孝文帝之孙常山之台已墓南平王元墓以及西域安国人唐代定远将军安菩夫妇墓五座仿宋木结构、雕梁画栋的砖室墓等。尤其是琳琅满目的古墓壁画,堪称古代绘画艺术的瑰宝。江阳王元叉墓墓室顶所绘的一幅大型天象图是研究我国古代天文学的一份弥足珍贵的事物资料

老城区古迹古建简介(三)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北魏世宗宣武帝景陵
老城区古迹古建简介(三)
东汉出车出行图

老城区古迹古建简介(三)
    洛阳市古墓博物馆分为地上和地下两部分。地上部分建筑由仿汉代、北魏两组建筑群组成,规模宏大,古朴典雅。院内珍花异木,郁郁葱葱,松柏修竹,四季常青。草木花竹掩映着庄严肃穆的殿阁和迂回曲折的游廊,环境幽雅、景色宜人,堪称一座山顶公园式的博物馆。地下部分分为两大展区,一是历代古墓葬区:有两汉厅、魏晋厅、唐宋厅和休息厅四厅相联的复原葬墓组成;另一是北魏帝王陵区,以宣武帝景陵为中心,集中展示了北魏帝王陵寝制度的基本面貌。景陵冢丘巍峨,气势壮观、玄官幽邃、风格朴实,显示着帝陵的宏大气派。

    整个博物馆集几十座历代典型墓葬为一体系列化的展出,对研究我国古代史、美术史、建筑史、墓葬形制、丧葬制度、风尚习惯等都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八路军驻洛办事处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全称: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驻洛办事处,又称八路军驻洛办事处,占地面积4800平方米,宽30名方米左右。

    原址:位于洛阳市老城区南关贴廓巷56号(今门牌35号)。建于道光年间的三座四合大院,坐南朝北,房厦百余间。前门临大街,后门外有一篮球场,可直通院外菜地.1995年修建九都东路,后院被部分扩充成路面,后门现辟为南大门。1985年辟为第十八集团军驻洛办事处纪念馆。今已修复,是洛阳市现存的一处重要革命纪念地。

老城区古迹古建简介(三)
洛八办大门

老城区古迹古建简介(三)
清代铁炮

老城区古迹古建简介(三)
清代民居建筑

老城区古迹古建简介(三)

洛阳县衙
    明、清期间曾几易驻地。明万历四十二年(公元1614年)之前,在今青年宫处。之后,该处扩修府王府,县衙东迁迎恩巷(今民主街)之北,今民生制药厂、铁路家属院和消防中队址。民国元年(1912年)裁府留县,县衙回迁明朝福王府处。民国3年(1914年),再次东迁民主街之北至洛阳解放初。之后至1955年此处为洛阳市人民政府驻地。县衙占地54万平方米,东西宽600米,南北长900米,坐北向南,据说大门两侧的石狮为唐代所雕(现已失)。进大门迎面影背墙高9米,长12米。县衙内建筑为明清式风格殿堂、庭院。




 

妥灵宫

洛阳市文物保护单位
   又名关帝庙,位于今文明街东端。该宫坐东向西,有门楼三间,通道一间,卷棚三间,大殿三间,供关羽像.据现存碑记记载:“妥灵宫为曹氏(操)所建”。因关羽死后,其头颅曾妥放于此故名。自汉以来,妥灵宫成而毁,毁而复成,经历了1000年风雨。明末,妥灵宫再次被焚,宫殿沉埋于瓦砾之中。乾隆年间,由河南府学博士张宾贤(儒学教授)、郜大鼎(儒学训导)创议,因旧基而重建,贵官士大夫及商贾细民不约而集百余人,四方慕义而捐者不计其数,越三月而就.现原建筑几乎全毁,仅存石碑二通和门房通道三间,遗址为文明街小学家属院

老城区古迹古建简介(三)
宫内清乾隆十三年碑刻

老城区古迹古建简介(三)


五圣堂

洛阳市文物保护单位
    位于老城区西和巷西头,其建筑基本完好。据其门楼下北墙镶嵌碑文记载:光绪元年(西元1875年)重修。始建何年不详。该堂座西向东,面对西和巷。堂址长13米,宽4米,木板楼房建筑,后殿一间,卷棚一间,门楼半间,楼上供奉财神、火神、关帝、瘟神。楼下供白衣大士。每年农历正月十六为香火会。

 

 

山陕会馆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又称西会馆,位于今老城区南关九都东路南侧,正对路北风化街口,是清代陕西、山西两省来洛商人聚居场所。该馆全部建筑,均为清代木结构,座北朝南。 山陕会馆原位于南关马市街与校场街一带,1995年修建九都路时,从其穿过,会馆保存基本完整。

     老城区古迹古建简介(三)
会馆正殿

老城区古迹古建简介(三)
琉璃影壁

老城区古迹古建简介(三)
会馆内舞楼

老城区古迹古建简介(三)
清代石坊残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